《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是農業部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發布單位:農業部
簡介,規劃全文,
簡介
近日,農業部印發《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十三五”期間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安排。
《規劃》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激活農村發展活力為目標,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支撐,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和保障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為核心,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強化農產品加工業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建設,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推動要素集聚最佳化,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0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更加穩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生產結構更加最佳化,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產業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協調、企業效益有所上升、產業逐步邁向中高端水平,帶動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用持續增強。
《規劃》確定了四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做優農村第一產業,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推進優質農產品生產、最佳化農業發展設施條件,夯實產業融合發展基礎。二是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全面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整體水平、努力推動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能力。三是做活農村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各類專業流通服務、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拓寬產業融合發展途徑。四是創新融合機制,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發展多類型產業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激發產業融合發展內生動力。
《規劃》結合主要任務,依託自然和區位優勢、重點產業、優勢產業集群,對融合發展區域功能定位、重點產業結構、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產業融合先導區建設進行了合理布局。圍繞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提出了專用原料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四項重大工程。
規劃全文
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的重要舉措,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四化同步”、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簡稱“產業融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制定本規劃。
一、環境條件
農產品加工業連線工農、溝通城鄉,行業覆蓋面寬、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作用強,是產業融合的必然選擇,已經成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建設健康中國保障民眾營養健康的重要民生產業。“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持續向好,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產業融合新主體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湧現,為“十三五”發展打下紮實基礎。
(一)發展基礎
1.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持續向好,奠定了產業融合的堅實基礎。2015年,我國糧食總產量62145萬噸,棉油糖、肉蛋奶、果蔬茶、水產品生產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1000元,“十二五”年均增長10%。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建設取得新發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56%和63%。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家庭經營、合作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成為了產業融合的重要力量。規模水平提高,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8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近20萬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超過10%,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由1.7∶1提高到約2.2∶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創新步伐加快,初步構建起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示範推廣了一批成熟適用技術。產業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東北地區和長江流域水稻加工、黃淮海地區優質專用小麥加工、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加工、長江流域優質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區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環渤海地區蘋果加工、沿海和長江流域水產品加工等產業聚集區。帶動能力增強,建設了一大批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原料基地,輻射帶動1億多農戶。
3.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構築了產業融合的重要支撐。到2015年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超過250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不斷壯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入股入社、訂單契約、託管聯耕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與合作,融合機制不斷健全,融合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在大宗農產品生產供給、產前、產中及產後服務和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4.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拓展了產業融合的新領域。2015年全國有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0多億元。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引入,涉農電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眾籌等亮點頻出,農產品市場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農業生產租賃業務、農商直供、產地直銷、食物短鏈、社區支農、會員配送等新型經營模式不斷湧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呈暴發增長態勢,2015年全國年接待人數達22億人次,經營收入達44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超過10%;從業人員790萬,其中農民從業人員630萬,帶動550萬戶農民受益。
(二)重要機遇
1.一系列“三農”政策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強調“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村服務業發展,拓展農民增收渠道”“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6年中央1號檔案提出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調結構、提品質、去庫存;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農業降成本、補短板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對農產品加工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培育新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營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2.新型城鎮化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十三五”時期,新型城鎮化加速發展,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對強化產業支撐,引導農村二三產業向城鎮集聚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農村改革全面深化,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農村資源要素市場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3.消費結構升級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我國人均GDP約8000美元,城鄉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結構正在發生新的重大階段性變化,對農產品加工產品的消費需求快速擴張,對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牌農產品消費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市場區隔、市場分層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不斷深化;農產品消費日益呈現功能化、多樣化、便捷化的趨勢,個性化、體驗化、高端化日益成為農產品消費需求增長的重點;對新型流通配送、食物供給社會化、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服務消費不斷擴大,均為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4.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不斷變革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注入了不竭的發展動力。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以農產品電商、農資電商、農村網際網路金融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農業服務產業迅速興起。綠色製造、食品科學、材料科學加速創新套用。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重構了產業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了城鄉居民的消費方式,為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注入了不竭的發展動力。
(三)面臨挑戰
1.農業產業體系不完善,產加銷發展不夠協調。農村產業之間互聯互通性差,融合程度還比較低。農業生產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如土地、水等資源約束加劇,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壓力加大,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信心問題日益突出。農業市場化發育程度還處於初級階段,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後環節被人為地分割在城鄉工農之間不同的領域、地域,導致農業成本高、效益低。
2.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滯後,帶動能力不夠突出。與農業生產規模不協調、不匹配,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2.2∶1,明顯低於已開發國家的3~4∶1。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比已開發國家落後15~20年。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資源性的傳統產品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少。加工專用品種選育和原料生產滯後,農產品產地普遍缺少儲藏、保鮮等加工設施,產後損耗大、品質難保障。融資難、融資貴、生產和流通成本高等外部環境制約依然突出。
3.股份合作數量較少,利益聯結關係不夠緊密。農業集約化和農民組織化程度偏低,農民與企業之間訂單交易普遍缺乏法律約束力,有些契約不夠規範,履約率不高,雙方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受風險防範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制約,合作、股份合作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方式數量不多。
4.國際競爭不斷加劇,國內產業融合不夠充分。國內大宗農產品普遍缺乏國際競爭力,同類產品的國內外價格差不斷擴大,進口壓力不斷加大,產品市場受到擠壓。中美中歐農業投資協定正在加快談判,國內企業發展粗放、產業鏈條短、融合度低,銷售渠道和品牌效應與外資競爭面臨更大壓力。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激活農村發展活力為目標,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支撐,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和保障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為核心,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強化農產品加工業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建設,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推動要素集聚最佳化,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產業交叉融合互動發展,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現代化、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為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驅動,激發融合活力。把創新作為引領產業融合發展的第一動力,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樹立“大食物、大農業、大資源、大生態”觀念,深入開展產業融合理論創新;大力發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逐步推進產業融合制度創新;積極套用網際網路、智慧型製造、綠色製造等現代技術,切實加大產業融合科技創新。
2.堅持協調發展,最佳化產業布局。把協調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推進產業交叉融合。要增強發展的協調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市場主體的作用,推動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和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引導最佳化產業布局,拓寬發展空間,促進城鄉、區域、產業間的協調發展。
3.堅持綠色生態,促進持續發展。把綠色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基本遵循,著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通過綠色加工、綜合利用,實現節能降耗、環境友好,形成“資源—加工—產品—資源”模式,發展營養安全、綠色生態、美味健康、方便實惠的食品產業;遵循生產生活生態並重,發展培育新業態;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推動形成產業融合的綠色發展方式。
4.堅持開放合作,拓展融合空間。把開放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著力推動產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流通等涉農企業參與雙向開放,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搭建區域間、國際間投資貿易合作平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
5.堅持利益共享,增進人民福祉。把共享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本質要求,著力促進農民增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產業發展為增進人民福祉服務,拓展產業功能,通過支持政策與帶動農民分享利益掛鈎,激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大力發展農民共享產業,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完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使農民有體面的就業,有尊嚴的生活,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更加穩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生產結構更加最佳化,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產業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協調、企業效益有所上升、產業逐步邁向中高端水平,帶動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用持續增強。
——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農產品加工業產業布局進一步最佳化,產業集聚程度明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質量品牌建設邁上新台階,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到2020年,力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萬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左右,其中糧食、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分別達到88%、23%、13%、17%、38%;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規模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自建基地擁有率達到50%,專用原料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更加活躍。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網際網路+”對產業融合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拓展農業多功能取得新進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產業融合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更加活躍。到2020年,力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達到55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5%左右;企業電商銷售普及率達到80%;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休閒農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接待遊客突破33億人次。
——產業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業產加銷銜接更加緊密,產業融合深度顯著提升,產業鏈更加完整,價值鏈明顯提升。產業融合主體明顯增加,農村資源要素充分激活,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方式更加多元,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增值收益不斷增加。城鄉之間要素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改善,產業融合體系更加健全,培育形成一批融合發展先導區。
主要指標 | |||||
類別 | 指標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長 | |
農產品加工業 | 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萬億元) | 19.4 | 26 | 6% | |
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1 | 2.2∶1 | 2.4∶1 | [0.2] | ||
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 | 總體 | 65 | 68 | [3] | |
其中:糧食 | 85 | 88 | [3] | ||
水果 | 20 | 23 | [3] | ||
蔬菜 | 10 | 13 | [3] | ||
肉類 | 16 | 17 | [1] | ||
水產品 | 35 | 38 | [3] | ||
加工企業自建基地擁有率2(%) | 25 | 50 | [25] | ||
新業態 | 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億元) | 4300 | 5500 | 9.5% | |
加工企業電商銷售普及率3(%) | 50 | 80 | [30] | ||
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億元) | 1500 | 8000 | 40% | ||
休閒農業年接待旅遊人次(億人次) | 22 | 33 | 8.4% | ||
休閒農業年營業收入(億元) | 4400 | 7000 | 10% |
註:為五年累計增加數。
1.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之比=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其中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以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數據為基礎計算。
2.加工企業自建基地擁有率=規模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擁有自建基地的企業數量/規模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量。
3.加工企業電商銷售普及率=規模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交易的企業數量/規模以上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量。
三、主要任務
(一)做優農村第一產業,夯實產業融合發展基礎
1.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立足實際,從時間和空間上合理布局,科學引導不同類型區域農業生產,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發展漁業和林下經濟,推進農漁、農林複合經營。圍繞適合精深加工、休閒採摘的特色農產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形成產加銷結合的產業結構。
2.推進優質農產品生產。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穩步發展農業生產。在優勢農產品產區,組織科研單位開展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篩選推廣一批加工專用優良品種和技術,促進農產品加工專用原料生產。引導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契約等方式,帶動建設一批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原料生產基地。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生產,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嚴格生產全過程管理,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高標準化生產和監管水平。
3.最佳化農業發展設施條件。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專用原料生產能力。加強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不斷健全以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為支撐的農村物流網路體系。支持農村公共設施和人居環境改善,不斷完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道路、供電、供水、停車場、觀景台、遊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將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引導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等集中,培育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小城鎮,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加強產業融合發展與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效銜接,完善縣域產業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通過農村閒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產業融合發展。
(二)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能力
1.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以糧食、果蔬、茶葉等主要及特色農產品的乾燥、儲藏保鮮等初加工設施建設為重點,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實施區域、品種範圍及資金規模。鼓勵各地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加強初加工各環節設施的最佳化配套;積極推動初加工設施綜合利用,建設糧食烘儲加工中心、果蔬茶加工中心等;推進初加工全鏈條水平提升,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實現生產、加工、流通、消費有效銜接。
2.全面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整體水平。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特別是玉米深加工,去庫存、促消費。培育主食加工產業集群,研製生產一批營養、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實惠的傳統面米、馬鈴薯及薯類、雜糧、預製菜餚等多元化主食產品。加強與健康、養生、養老、旅遊等產業融合對接,開發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關產品。加快新型非熱加工、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綠色節能幹燥和傳統食品工業化關鍵技術升級與集成套用,開展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及蛋白質工程等生物製造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開展信息化、智慧型化、成套化、大型化精深加工裝備研製,逐步實現關鍵精深加工裝備國產化。
3.努力推動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重點開展秸稈、稻殼、米糠、麥麩、餅粕、果蔬皮渣、畜禽骨血、水產品皮骨內臟等副產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建立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體系,研製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堅持資源化、減量化、可循環發展方向,促進綜合利用企業與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有機結合,調整種養業主體生產方式,使副產物更加符合循環利用要求和加工標準;鼓勵中小企業建立副產物收集、處理和運輸的綠色通道,實現加工副產物的有效供應。
(三)做活農村第三產業,拓寬產業融合發展途徑
1.大力發展各類專業流通服務。健全農產品產地行銷體系,推廣農超、農社(區)、農企、農校、農軍等形式的產銷對接,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城市社區或郊區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鼓勵各類服務主體把服務網點延伸到農村社區,向全方位城鄉社區服務拓展。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在各省(區、市)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單列一定比例,專門用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產地批發市場等輔助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支持開展託管服務、專項服務、連鎖服務、個性化服務等多元服務。
2.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經營、加工、流通、服務領域的滲透和套用,促進農業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支持流通方式和業態創新,開展電子商務試點,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全國性和區域性農業電子商務平台,鼓勵和引導大型電商企業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完善農村物流、金融、倉儲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逐步創建最快速度、最短距離、最少環節的新型農產品流通方式。積極探索農業物聯網套用主攻方向、重點領域、發展模式及推進路徑,穩步開展成功經驗模式在國家級、省級、縣級等層面推廣套用。
3.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休閒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多樣化發展。最佳化布局,在大中城市周邊、名勝景區周邊、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周邊、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態區、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特色農區,支持發展農(林、牧、漁)家樂、休閒農莊、休閒農園、休閒農業產業融合聚集村等。改善設施,加快休閒農業經營場所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興建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等設施,改善休閒農業基地的種養條件,鼓勵因地制宜興建特色農產品加工、民俗手工藝品製作和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配套服務設施。規範管理,加大休閒農業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宣貫,加強品牌培育和宣傳推介,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四)創新融合機制,激發產業融合發展內生動力
1.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強化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基礎作用,促進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引導大中專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以及各類農業服務主體興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流通、銷售,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經營活動。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其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電子商務和社會化服務,建設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原料生產基地,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支持工商資本投資現代農業,促進農商聯盟等新型經營模式發展。
打造產業融合領軍型企業。鼓勵一批在經濟規模、科技含量和社會影響力方面具有引領優勢的企業突出主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流通服務、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等,推進產業化經營,增進融合,帶動產業鏈前延後伸,挖掘各環節潛力,創新多種業態,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充分發揮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的領軍作用。
2.發展多類型產業融合方式。延伸農業產業鏈,積極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主體向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閒農業延伸;積極支持企業前延後伸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發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行銷體系,探索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模式。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培育產業集群,完善配套服務體系。積極打造產業融合先導區,推動產業融合、產村融合、產城融合,加快先導區內主體間的資產融合、技術融合、利益融合,整合各類資金,引導集中連片發展,推動加工專用原料基地、加工園區、倉儲物流基地、休閒農業園區有機銜接。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廣“網際網路+”發展模式,支持各類產業融合主體借力網際網路積極打造農產品、加工產品、農業休閒旅遊商品及服務的網上行銷平台。
3.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發展訂單農業,引導支持企業在平等互利基礎上,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簽訂購銷契約、提供貸款擔保、資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鼓勵農產品產銷合作,建立技術開發、生產標準和質量追溯體系,打造聯合品牌,實現利益共享。鼓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加快推進將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農戶,探索不同區域的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為農戶土地入股或流轉提供依據,探索形成以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利潤分配機制。強化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引導從事產業融合的工商企業優先聘用流轉出土地的農民,提供技能培訓、就業崗位和社會保障,輻射帶動農戶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管理水平,強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健全風險防範機制,規範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行為,建立土地流轉、訂單農業等風險保障金制度,鼓勵制定適合農村特點的信用評級方法體系,制定和推行涉農契約示範文本,加強土地流轉、訂單等契約履約監督。
四、重點布局
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區域布局,因地制宜推進融合發展。依託自然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優質原料基地和加工專用品種生產,積極推動科技研發、電子商務等平台建設,培育優勢產業集群。依託重點加工產業,合理布局初加工、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以及傳統食品加工業,推進冷鏈物流、智慧型物流等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商業行銷模式。依託各地特色農業農村資源和農業文化遺產,發展美麗休閒鄉村,培育特色小鎮,打造休閒農業品牌體系。依託重點產業和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培育一批集專用品種、原料基地、加工轉化、現代物流、便捷行銷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產業融合先導區,不斷提升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一)融合發展區域功能定位
1.糧油生產核心區。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大力發展優質原料基地及加工專用品種生產,積極推動大宗糧食作物產地初加工、傳統加工技術升級與裝備創製。在東北、長江中下游等稻穀主產區,黃淮海、長江中下游等小麥主產區,東北、華北等玉米主產區,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馬鈴薯主產區,東北和黃淮海等大豆主產區,長江流域和北方等油菜主產區,東北農牧交錯區及沿黃河花生主產區,重點開展優質原料基地建設。在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大宗糧油作物生產核心區形成初加工產業帶,引導生產合作組織、創新聯盟發揮更大作用,建立更加專業、便捷的糧油生產倉儲、物流、金融、信貸平台與服務網路,打造自然生態與傳統文化結合的休閒農業發展模式。
2.經濟作物生產優勢區。在經濟作物生產優勢區,加強加工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加快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積極推動經濟作物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升級與裝備創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在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地區發展蘋果原料基地;在長江上中游、浙閩粵和贛南湘南桂北、鄂西湘西發展柑橘原料基地;在華南與西南熱區、長江流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北部高緯度、黃淮海與環渤海等地發展蔬菜原料基地;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西南地區發展綠茶、烏龍茶等茶專用原料基地,在華南、西南熱區發展熱帶水果原料基地。在東南沿海、環渤海等地以及西部地區分別建設速凍果蔬、果蔬漿及果蔬乾制等初加工產業帶;在熱帶、亞熱帶、東北地區建設果蔬制汁制罐及副產物高值化加工產業帶;在河北、山西、山東、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蘇、新疆等地建設果蔬乾制及營養健康食品加工產業帶;在中原、西北、貴州及江浙閩地區等建設茶飲料及速溶茶加工產業帶。在新疆、長江及黃河流域等棉花主產區和廣西、雲南等糖料主產區,發展優質原料基地及加工產業帶。推動果蔬茶原料企業電子商務平台及物流體系建設,積極拓展“農產品生產+精深加工+休閒旅遊”的融合模式,大力發展休閒農業。
3.養殖產品優勢區。在養殖產品優勢區,進一步加強加工原料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產地初加工和高值化綜合利用,物流體系和信息網路共享平台。穩步推進養殖標準化和適度規模養殖,在東北、中部、西南的生豬主產區,在中原、東北、西北、西南的肉牛主產區,在中原、中東部、西北、西南的肉羊主產區,在東北、內蒙古、華北、西北、南方和大城市郊區奶業主產區,在華北、長江中下游、華南、西南、東北等肉禽優勢產區,在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禽蛋主產區,分別建設肉、奶、蛋製品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在沿海地區積極保護灘涂生態環境,鼓勵發展生態養殖、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開展海洋牧場建設,拓展外海養殖空間,打造生態“海上糧倉”,提供優質海產品食材。在內陸地區穩定宜養區域養殖規模,充分利用稻田、低洼地和鹽鹼地資源,積極發展生態健康養殖,建設優質淡水產品生產基地。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建設優質水產品加工產業帶。推動產學研結合,大力推進技術創新與先進裝備研發與推廣,建立市場導向、資源聚集的加工產業集群。在原料主產區建立初加工和高值化綜合利用產業帶。
4.大中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南沿海、長江經濟帶等大中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發展區建立主食加工、方便食品加工、休閒食品加工產業帶以及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產業帶,培育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產業園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帶。結合大中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區農業資源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帶,創新農業文化、農耕(漁事)體驗、教育科普、生態觀光、人文創意、飲食文化、生活服務、餐飲服務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模式,鼓勵建設中央主食廚房、休閒農園、農產品及加工品的倉儲物流設施及配送體系、網上行銷等設施平台,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5.貧困地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探索支持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生態涵養地區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加快農村貧困勞動力向加工業、休閒農業及服務業的轉移。以農民合作社、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龍頭,立足當地資源,與農戶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保鮮、銷售及休閒、服務等融合經營,確保貧困人口精準受益。適當集中布局,培育重點產品,以縣為單元建設特色產業基地,以村(鄉)為基礎培植特色拳頭產品,實現就地脫貧,提高扶貧實效。
(二)融合發展重點產業結構
1.糧棉油糖加工業。依託我國糧棉油糖資源與產業優勢,著力建設優質糧棉油糖原料基地,大力培育推廣糧油加工專用品種;健全糧棉油糖加工科技創新體系,積極推動糧棉油糖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以及傳統食品工業化,提升糧棉油糖加工企業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的水平與能力;適應市場消費需求,豐富糧棉油糖加工產品種類,改善供給產品結構與質量;建立糧油加工產品信息平台、交易市場,發展新型商業行銷模式;推行低溫儲糧、散糧流通的糧食貯運模式,藉助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大力推進智慧型倉儲、智慧型物流。
2.果蔬茶加工業。依託我國原料資源優勢和氣候特點,加強不同地區果蔬茶加工專用原料基地建設,提升果蔬茶加工冷鏈技術及設施裝備水平。積極發展果蔬鮮榨汁、濃縮果漿和新型罐頭加工;發展節能提質果蔬乾制、速凍果蔬、鮮切果蔬、食用菌等加工和果酒釀造、果蔬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調整茶葉加工產品結構,加大精深加工產品比重,開發茶飲料、功能性茶產品,加強茶資源高效利用。
3.畜禽加工業。加快推進畜禽適度規模養殖,建設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提高主要畜產品自給水平和產品質量。大力推進畜禽屠宰工藝升級,淘汰落後產能;強化減損降耗、分等分級,中式肉製品加工技術革新與工業化裝備研製與推廣,著重開展骨、血、臟器和皮毛羽等畜禽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發展適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特色乳製品和功能性產品;重點推廣潔蛋加工技術,開發專用蛋液、蛋粉等系列產品。結合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完善倉儲(冷鏈)物流建設,提高產品可追溯性,保障食品安全。
4.水產品加工業。培育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優質化、信息化水產品產業鏈。開展傳統水產品加工產業的升級改造;開發標準配方預製食品、預包裝食品、方便食品、休閒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現代水產食品,提高淡、海水產品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產品的比例;實現水產品加工的自動化、智慧型化、信息化、品牌化。發展種類齊全、功能完備、技術先進的水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
5.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有規劃地開發休閒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車房車營地、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閒度假產品,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促進休閒農業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依託農業文化遺產、傳統村落、傳統民居,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點、民族風情的特色小鎮,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麗村莊和宜游宜養的森林景區。整合最佳化、重點打造點線面結合的休閒農業品牌體系。
(三)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產業融合先導區建設
1.農產品加工園區。結合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和現代農業示範區布局規劃,對農產品加工業整體以及加工園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引導產業向重點功能區和產業園區集聚。堅持集聚發展和融合互動,打造集專用品種、原料基地、加工轉化、現代物流、便捷行銷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培育標準化原料基地、集約化加工園區、體系化物流配送和行銷網路“三位一體”、有機銜接、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繫緊密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以資產為紐帶,以創新為動力,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後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實現園區內部產業有機整合、緊密相連、一體推進,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最佳化重組,最終實現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延伸、產業範圍擴大、產業功能拓展和農民就業增收,努力提升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水平,為農產品加工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2.產業融合先導區。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區、都市現代農業樣板區、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為載體,推動產業融合試點示範。組織實施試點示範項目,在糧食主產區、特色優勢農產品產區、老少邊窮地區、加工業優勢區,優先培育一批產業融合先導區。在標準化原料基地、集約化加工園區和體系化物流配送及市場行銷網路等開展產業融合先行先試,促進各有關產業和環節交叉融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繫緊密,促進城(鎮)區、加工園區、原料產區互動發展,吸引人口聚集和公共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建設原料基地和行銷設施、休閒農業及電子商務公共服務設施、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設施。通過培育示範,探索路徑、總結經驗,不斷提升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逐步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
五、重大工程
認真組織實施專用原料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產業融合試點示範等重大工程,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一)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工程
組織實施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工程,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稟賦相匹配,為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產後環節提供優質農產品。重點開展專用品種、原料基地、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等建設。工程內容詳見專欄1。
專欄1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工程
1.培育專用品種,發展原料基地。加強基礎設施條件建設,開展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推進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培育和推廣一批適應機械化生產、優質高產多抗廣適、適合精深加工、休閒採摘的新品種。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設資金,創新投融資方式,支持企業與農戶多種形式合作,鼓勵社會資本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建設一批專用原料基地。 2.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園藝作物標準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場)建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加快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實現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為農產品加工、流通提供質量安全的原料來源。 |
(二)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工程
組織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工程,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產業交叉融合發展。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為主線,推動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綠色生產方式、消費方式、資源環境和集約發展,構建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公共服務、組織管理等體系,在初加工、精深加工技術集成、副產物綜合利用、主食加工、質量品牌提升、加工園區建設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工程內容詳見專欄2。
專欄2: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工程
1.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通過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引導各地在農產品優勢產區,集中連片建設一批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促進當地農產品減損提質、農民就業增收、農產品市場穩定供應、農業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十三五”末,進一步擴大補助資金規模和實施區域,新增果蔬貯藏能力800萬噸、果蔬烘乾能力260萬噸,實現“減損增供、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品質提升”的目標。 2.主食加工業能力建設。以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加工轉化、滿足城鄉居民食物消費升級的多樣化需求為目標,加快發展主食加工業,鼓勵發展農產品生產、保鮮及食品加工、直銷配送或餐飲服務一體化經營,在農產品產地和大中城市郊區培育主食加工產業集群,建設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力強的主食加工示範企業和主食加工產業集聚區,實現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力爭通過5年努力,在大中城市郊區,發展1000個為城鄉居民生活配套的中央廚房;在縣級區域,發展2000個為縣域居民生活配套的傳統面米等穀物類主食加工生產線;在優勢農產品產地,發展300個預製菜餚加工項目。 3.質量品牌提升。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大力提升標準化生產能力,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積極採用先進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大力提升全程化質量控制能力,鼓勵企業開展先進的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等體系認證,逐步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制度,實現全程質量管理和控制。大力提升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加強企業原始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大力提升品牌培育創建能力,加快培育一批能夠展示“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優質形象的品牌。 4.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面向農產品主產區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縣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以解決糧油、果蔬茶、畜產品和水產品等農產品加工產後損失嚴重、綜合利用率低、水耗能耗高、自動化程度低、風味與營養成份損失嚴重等技術難題為重點,有效整合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資源,依託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及具有較強研究基礎的科研機構,通過中央投資為主的方式建設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工程化研究和核心裝備創製,孵化形成一批“集成度高、系統化強、能套用、可複製”的農產品加工成套技術裝備,提升農產品加工集成創新與熟化套用的科研能力,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共性關鍵技術需求。到2020年,力爭建成40個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 5.農產品加工綜合利用試點示範。以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試點縣、試點園區、試點企業為重點,以財政貼息和稅收減免為槓桿,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引導和促進副產物的產地資源化利用。著力開展秸稈、糧油薯、果蔬、畜禽、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的循環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集成、示範和推廣一批綜合利用成熟技術設備,通過工程、設備和工藝的組裝物化,對秸稈微生物腐化有機肥及過腹還田、稻殼米糠、等外果及皮渣、畜禽骨血、水產品皮骨內臟等進行綜合利用試點推廣,完善產品標準、方法標準、管理標準及相關技術操作規程等。 |
(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
組織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拓展農業多功能。以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為目標,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強化規劃引導,注重規範管理、內涵提升、公共服務、文化發掘和宣傳推介,積極扶持農民發展休閒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閒旅遊項目,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檔升級。重點抓好文化遺產保護、培育特色品牌,推進基礎設施、接待配套設施、展示場所等建設改造,讓廣大城鄉居民養眼養胃養肺養心養腦,為其提供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閒旅遊體驗,促進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工程內容詳見專欄3。
專欄3: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
1.推動休閒農業基礎和配套服務設施改造。引導各地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在城市周邊、景區周邊、沿海沿江、傳統特色農區、脫貧攻堅地區,扶持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休閒農業聚集村和休閒農業園。著力改善休閒旅遊重點村進村道路、寬頻、停車場、廁所、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和配套服務設施。實現特色農業加速發展、村容環境淨化美化和休閒服務能力同步提升。 2.加大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品牌培育。重點打造“3+1+X”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品牌體系。“3”是,在面上,繼續開展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區)創建,著力培育一批生態環境優、產業優勢大、發展勢頭好、示範帶動能力強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集聚區;在點上,繼續開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活動,在全國打造一批天藍、地綠、水淨,安居、樂業、增收的美麗休閒鄉村(鎮);線上上,重點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推介,吸引城鄉居民到鄉村休閒消費。“1”是,著力培育好農業文化遺產品牌,推動遺產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X”是,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農業嘉年華、休閒農業特色村鎮、星級戶、精品線路、農業主題公園等形式多樣的創建與推介活動,培育地方品牌。 3.加強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按照“中央支持、地方配套、農民參與”的思路,以保護、修復為核心,以能力提升為重點,通過遺產資源普查與評估、動態監測、核心區保護設施建設和基礎條件改善、傳統農業優良技術的挖掘保護、宣傳推介、品牌培育和遺產地自我發展能力提升等工作,確保農業文化遺產的長久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構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與傳承機制。 |
(四)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工程
組織實施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工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以培育融合發展載體、探索融合發展模式、完善融合發展機制為主要任務,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項目支持、營造氛圍等有力措施,積極開展產業融合示範點和先導區建設,加快形成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工程內容詳見專欄4。
專欄4:產業融合試點示範工程
1.推動產業融合試點示範。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的方式,鼓勵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物流企業、農產品電商平台、專業協會等積極開展種養加結合型、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型、休閒農業帶動型、“網際網路+”支撐型、產業園區整合型等多種產業融合模式的試點示範,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合理分享初級產品進入加工銷售領域後的增值利潤。“十三五”期間,總結推廣一批產業融合典型模式,推動形成一批產業融合新型業態,選擇適合融合、有基礎、有優勢、成規模的重點產業和區域進行試點示範。 2.實施產業融合百縣千鄉萬村試點工程。配合有關部門共同推進試點工程實施,建設100個示範縣、1000個示範鄉、10000個示範村,實現各類規模種養區、加工區、物流區、流通區無縫對接融合,農業綜合效益明顯高於一般地區。 3.創建產業融合先導區。結合實施產業融合百縣千鄉萬村試點工程和新型城鎮化,依託農產品加工業園區、休閒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和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等平台,示範創建一批產業融合先導區。鼓勵和支持產業融合先導區進行體制機制創新,開展宅基地入股等試點,改革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體制,探索產業融合政策扶持措施。鼓勵和支持產業融合先導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鼓勵和支持產業融合先導區積極利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等先進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網路行銷、線上租賃託管、食品短鏈、社區支農、電子商務、體驗經濟等多種新型業態。 4.支持優勢特色產區和貧困地區產業融合發展。採用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和產業基金等方式,以能夠讓農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新型經營主體為扶持對象,重點支持鼓勵主產區和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興辦加工流通、加工流通企業與農民股份合作建設標準化原料基地、休閒農業公共設施建設、電子商務企業建設配送體系等。 |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農業部門要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任務,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作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突破口,給予高度重視,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理順部門分工,密切協作配合,轉變工作方式,調動社會力量,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切實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健康發展。
(二)完善產業扶持政策
設立產業融合發展引導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民、農民合作社開展農產品產地加工、產品直銷和農家樂,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擴大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範資金規模和專項投資產業基金規模。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政策的資金規模,拓展支持內容和範圍,初加工用電享受農用電政策,鼓勵地方將農產品初加工產品列入綠色通道。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扶貧開發資金等涉農項目,要將產業融合發展作為重點內容,給予支持。加大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進一步完善《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農產品初加工範圍》。逐步擴大農產品加工企業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範圍,儘快統一農產品加工進銷項增值稅稅率,解決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高征低扣問題。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服務、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產後流通、加工配套、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設施用地,出台專門政策,解決用地難問題。
(三)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要素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辦法,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深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鄉一體的土地市場。注意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的準入、監管和風險防範。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支持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服務業發展,探索加大長期資金投入。健全農業政策性保險,構建農業風險防範體系,降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對農業生產和產後加工、流通環節的影響。積極發展行業協會、技術創新或產業聯盟,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促進經濟、技術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協調發展。深化農產品加工業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加強部門、行業、地區之間的協作配合,形成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合力。
(四)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各級主管部門要積極搭建各類公共服務平台,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創造有利條件。加快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開展協同攻關,研發推廣農產品加工共性關鍵技術。搭建農產品加工對接平台,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專用原料、技術改造、產品開發、市場行銷、融資貸款、參股併購等配套服務。搭建農民創業創新平台,建設農民創業創新園,培育產業融合主體,為農民創業提供場地、技術支持和學習實踐基地,開展創業展示、創業輔導、創業培訓、創業大賽等活動。搭建行業運行分析和監測預警平台,建立專家隊伍,完善資料庫,加強信息發布,指導行業和企業發展。依託各類農業科研、推廣項目和農業高等教育、農民職業教育、人才培訓工程等平台,加強農產品加工業和產業融合人才培養,建設一支熟悉行業情況、充滿農業情懷、具備現代市場管理素質的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等複合型人才隊伍,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激發農民創業創新活力
加大對農民創業創新扶持力度,實施農民創業創新行動計畫、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畫,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農產品加工業與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可靠保障。積極落實和創新政策,確保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的落實,促進強農惠農富農及“三農”金融支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向返鄉創業創新群體重點傾斜;培育一批創業創新帶頭人和輔導師,認定一批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實習和實訓服務的見習基地,樹立一批農民創業創新典型,選拔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敢闖敢幹、勤於耕耘、敢為人先的農民創業創新帶頭人,示範帶動農民創業創新。
(六)營造產業融合發展良好社會環境
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探索產業融合發展好經驗、好典型、好模式。圍繞規劃目標任務,制定分工落實方案,強化責任考核,開展動態監測,加大督促檢查,加強績效評價和監督考核。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加強宣傳,深入貫徹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和本規劃主要內容,宣傳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引導社會各方面提高對產業融合發展的認同,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協力支持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努力把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