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觀點,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要點之一。目的在於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而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人民總動員
- 外文名:general mobilization of the whole nation’s people
- 所屬學科:軍事
- 提出者:毛澤東
- 所屬分支:軍事思想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觀點,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要點之一。目的在於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而鬥爭。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觀點,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要點之一。目的在於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而鬥爭。1931年9月,日本侵略者發動侵占中國東北的“九一八”...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該法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要求,貫徹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對國防動員的方針原則、組織機構、基本內容...
對言論、出版、著作、通訊、集會、結社等,加以限制;對人民的土地、住宅或其他建築物徵用或改造;要求經營國家總動員物資或從事國家總動員業務的單位人員,擬訂總動員計畫並舉行必要的演習;等等。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局部動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規定,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並行使憲法規定的國防方面的其他職權。第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宣布戰爭狀態,...
只有全國海陸空軍與全國人民總動員,開展神聖的反日的民族革命戰爭,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以消滅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漢奸賣國賊蔣介石,中國民族才能得到最後的徹底的解放。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與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曾經不斷喚醒全國...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前身為1930年八總部時期代與總參、總政平行的“總動員武裝部”。1985年7月,因百萬大裁軍,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草案)》,根據該決議併入原總參謀部。2016年1月,設立的...
解放戰爭時期,實行土地改革,發展工農業生產和軍工生產,動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戰爭,為解放全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進行了國民經濟動員,開展捐獻活動,有力地支援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我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如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
1938年8月,由王式廓設計草圖,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美術科的畫家們集體創製的武昌黃鶴樓壁畫,表現前方將士英勇抗敵,全國人民總動員支援抗戰。這幅壁畫於武漢失陷前趕繪完成。黃鶴樓壁畫在戰火中誕生,後又毀於戰火,它標誌著中國壁畫由...
張陸(Zhang Lu),男,漢族,籍貫湖南漢壽,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張陸,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大校軍銜。曾任空軍某訓練基地某團司令...
中國由全國或局部地區的動員機構,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動員決定和國家主席的動員令組織實施動員。中國的國防教育實行國家、軍隊、社會、學校和家庭密切協作的“五位一體”的國防教育網路體系。中國的國防法制是依據憲法精神,由...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國防領導體制進行了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擔任國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