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Oddi括約肌測壓術

內鏡下Oddi括約肌測壓術指Oddi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s,SO)由膽總管和胰管末端及Vater壺腹管壁內圍繞的平滑肌纖維組成,依靠它的張力及節律性活動,調節膽汁的排出和胰腺的外分泌。在非消化期間,Oddi括約肌對膽汁的流出起主要的調節作用,它通過蠕動性收縮將膽汁和胰液擠入十二指腸內,由於它存在著高壓帶及前向收縮的特性,可阻止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胰膽管,使之保持無菌狀態。某些胰膽疾病或手術可導致Oddi括約肌功能失調,反之Oddi括約肌功能失調又可引起或加重胰膽疾病,產生相關臨床症狀。因此,很有必要對SO功能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將有助於探討某些胰膽疾病的發生機制,診斷某些胰膽疾病,為臨床診療工作提供理論依據。過去,有關SO測壓的研究僅能在術中或經T型管中進行,這就限制了它在臨床上的套用。1974年,Vondrask首先報告了在ERCP時進行測壓,為非手術檢測Oddi括約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測定膽管或胰管壓力,可以間接了解Oddi括約肌功能。

禁忌證,內鏡下Oddi括約肌測壓術臨床操作,準備,方法,注意事項,

禁忌證

無特殊禁忌證,與普通內鏡相同。

內鏡下Oddi括約肌測壓術臨床操作

準備

1.檢查和治療前,必須向患者和(或)家屬說明檢查的目的、方法、時間及併發症,履行簽字手續。要解除患者的顧慮。
2.全面體檢,對患者的全身狀態了解與處理
3.準備好醫療器械和物品
4.檢查前2天禁用任何對Oddi括約肌功能有影響的藥物,如阿托品、擬膽鹼類藥物等。
5.禁食12小時。

方法

常用的測壓方法有兩種:灌注導管法和微型感測器法,以前者使用較多。後者是使用一根2~4m長的微型感測器進行測壓,可以用通常的牽拉法,也可將導管留置來測壓,與前者相比,它不依賴於導管直徑的大小和順應性,且與液體流量無關,消除了這些可變因素的影響,微型感測器測定的是管腔內壓力的絕對值(直接測定),故準確性更高,但它只能測定一個部位的壓力,且其基線可能隨時間“漂移”,為此預先把微傳器置於38℃恆溫箱內以消除其影響,另外,感測器在管腔中的扭曲亦可造成測壓不準。內鏡測壓術測壓原理如下:由於導管開口處不斷有液體緩緩流出,被測管腔內的壓力即變成液體滲出的阻力,通過感測器轉換成電信號輸出至生理記錄儀,由生理記錄儀顯示其讀數或曲線。通常選用側視式十二指腸鏡,測壓管有單腔和三腔兩種。下面以灌注導管測壓法為例說明具體的操作步驟:
1.術前及術中可肌注安定10~20mg,不用任何解痙劑,如乳頭插管有困難者,可肌注0.2mg胰高血糖素以利插管。
2.測壓管可用改良的ERCP導管,即在普通導管頂端開口處嵌以長約3mm之緊密相合的金屬小棒使之封閉。小棒前端呈粗鈍圓錐狀,便於插入乳頭,而又不易損傷局部組織,還可在X線下觀察導管頭端的位置。在緊鄰封閉處之導管側壁開一直徑為1mm的小孔,灌注液由此孔流出。這種導管既可用於測壓,也可用於注射造影。有條件者最好用三腔測壓管。
3.測壓系統用美國Sensor Medics公司生產的R-611多導生理記錄儀,該系統包括若干體外感測器及偶聯器,一隻氣壓毛細管灌注泵等。無菌蒸餾水經氮氣驅動而毛細管流入測壓管內,液體流速為0.25ml/min。Oddi括約肌內壓力經傳導管前端之側孔由管內所充滿的灌注液傳至體外感測器,再經偶聯器引入生理記錄儀,由墨筆記錄壓力變化。
4.在十二指腸鏡身外用紙質膠另縛一根同樣的測壓管,其測壓孔置於鏡前端內4.0mm處,該測壓管連於生理記錄儀之另一組感測-偶聯器,可與前述測壓管同步記錄十二指腸內壓力,作為零點對照。
7.插管的方法同一般ERCP檢查者。病人取左側臥位,咽部用1%地卡因噴霧麻醉後,按ERCP檢查法進鏡,發現乳頭後將充滿液體的測壓管插入乳頭並深入進去,在螢光屏上觀察導管的位置,也可以通過抽吸的方法確定導管頭端的位置,如抽出膽汁表明在膽總管內,如為無色透明液體則表明在主胰管內,以導管遠端的刻度判定進入的深度。
5.首先將導管進入膽總管內,測定膽總管內壓力(CBDP),然後以定點牽拉法測定壓力變化,即導管插入管腔之後,每次退出1~2mm,每點測壓30~60秒鐘。在膽總管遠端可見到一斜向上的高壓帶,此為膽總管括約肌壓力帶,再將導管送入主胰管內測定胰管內壓(PDP)及胰管括約肌壓力。最後將導管留於Oddi括約肌,以每次1~2mm的間距向外牽拉,可見一高於十二指腸內壓(DP)的壓力帶,此即為Oddi括約肌基礎壓。如用慢速牽拉法可計算出Oddi括約肌的長度。如將測壓管的測壓孔置於Oddi括約肌持續觀察,可以見到Oddi括約肌的蠕動波,即在高壓帶基礎上的高振幅波,據此可計算蠕動波的振幅、間期、傳播方向等。
6.計算方法 CBDP、PDP和Oddi括約肌壓力均以測壓孔記錄出的壓力減去DP計算。膽總管和胰管括約肌的壓力以峰值壓力減去CBDP或PDP而得,Oddi括約肌蠕動波的振幅以峰值壓力減去Oddi括約肌基礎壓而得。蠕動波間期以波的上升支開始至下降支回到基礎壓力所占時間計算,蠕動波傳播方向的確定是以遠端測壓孔蠕動波起始點至該蠕動在近端測壓孔出現的蠕動波起始點連一條直線,如該直線向右偏斜表明蠕動方向為前向性,向左偏斜則蠕動方向為逆向性,如成垂直線表明蠕動同步存在。如計算前向、逆向和同步蠕動波所占的百分比必須持續測壓至少2~3分鐘。

注意事項

1.某些疾病Oddi括約肌壓力的改變 須注意某些疾病Oddi括約肌壓力的改變如下:
(1)慢性胰腺炎:患者胰管內壓常明顯增高,可能因此引起腹痛。
(2)膽道結石:CBDP增高,逆向蠕動波明顯增多,蠕動頻率變慢,這將導致膽汁排出受阻,膽汁淤積,結石易於形成或滯留。
(3)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CBDP、Oddi括約肌基礎壓和蠕動波振幅明顯增高,可能因此引起腹痛,行EST後症狀有可能消失。
(4)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Oddi括約肌基礎壓力和峰值壓力均下降,這有利於腸內細菌進入膽管內而導致結石形成。
(5)不明原因腹痛:某些慢性腹痛者ERCP正常,此時測壓研究發現Oddi括約肌運動異常者發生率較高。Lebories等在一組不明原因腹痛中發現78%的Oddi括約肌至少有以下一種異常:①逆行蠕動波增加;②收縮頻率增高;③對膽囊收縮素及去神經反應異常;④基礎壓力升高;⑤括約肌切開術未可靠地切除所有括約肌纖維。
(6)乳頭狹窄:Oddi括約肌基礎壓及峰值均明顯增高,內鏡測壓法被認為是診斷乳頭狹窄最可靠的方法。
2.注意併發症的防治 Oddi括約肌測壓術簡便實用、安全、無嚴重併發症,僅偶有急性胰腺炎的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