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是一種通過十二指腸鏡到達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開口,用切開刀通過高頻電發生器將乳頭括約肌切開,使開口擴大後進行各種內鏡下治療的手術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
- 外文名:EST
- 麻醉方式:靜脈麻醉或喉部局部麻醉
- 適應症:不宜接受外科手術的膽管結石
- 禁忌症:膽總管下端狹窄長度>2cm者等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術後護理,術後飲食,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靜脈麻醉或利多卡因咽喉部局部麻醉。
2.術前準備
(1)參照相關消化道內鏡檢查術前準備要求進行。
(2)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要了解患者的一般狀況、病史及影像學檢查結果,進一步明確適應證、有無禁忌證等。
(3)向患者及家屬充分告知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消除患者的顧慮,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適應證
EST主要用於治療不宜接受外科手術的膽管結石,各種原因引起的乳頭狹窄及結石和狹窄所造成的膽管和胰腺的併發症。
1.膽管結石:是EST最主要的適應證,約80%的EST旨在將結石取出。
2.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繼發於膽總管下端結石或狹窄的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EST效果十分顯著。
3.膽總管下端良性狹窄:是EST的絕對適應證,適用於經內鏡下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顯示膽總管下端狹窄,狹窄段長度<2cm以內者。
4.膽道蛔蟲症:對於已完全鑽入膽道內的蛔蟲(包括死蛔蟲),可行EST取出。
5.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6.十二指腸乳頭或壺腹部腫瘤及膽道腫瘤。
7.膽管手術後的膽瘺。
8.膽囊結石伴有膽總管結石。
禁忌證
1.絕對禁忌證
①膽總管下端狹窄長度>2cm者;②肝內膽管結石伴膽管狹窄者。
2.相對禁忌證
①凝血功能嚴重障礙者;②膽總管內巨大結石(直徑>3cm,且無碎石設備)者;③術後引起膽管狹窄,無法排石者。
手術步驟
EST包括拉式電刀切開法、推式電刀切開法、針狀電刀切開法等。乳頭切開的長度與方向決定了EST成功與否及併發症的發生率。
1.拉式電刀切開法
(1)直接插入法
進鏡方法同ERCP。將電刀插入膽管或胰管內,注入造影劑造影。確定病變後將電刀稍向後退,使電刀前1/3位於乳頭內。此時收緊手柄,展開電刀,使刀絲呈弓弦狀,將刀絲置於乳頭開口11點至12點處。核對好輸出功率後,可通電切開。每次通電時間不可過長,1~2秒即可。
(2)經導絲切開法
先行ERCP,造影后拔出造影管,將導絲留在膽管內,再將切開刀沿導絲送入膽道內,之後再行乳頭切開。
2.推式電刀切開法
造影完畢後,稍退出電刀或沿導絲將電刀插入十二指腸乳頭內。調整電刀刀絲,使其2/3在乳頭以外,一邊推開電刀的刀絲,一邊調整方向。通電1~2秒,到切開長度適宜為止。此法目前較少使用。
3.針狀電刀切開法
是一種特殊的切開法,適用於乳頭結石嵌頓或普通電刀無法插入膽管的情況。
4.切開長度與方向
電刀的切開方向應始終與乳頭口側隆起相一致,切開的長度應該自乳頭開口至膽總管末端,實際上切開範圍不應超過解剖學上的十二指腸壁內部。
術後護理
①臥床休息1~2天;術後3小時及次日晨檢查血清澱粉酶、血常規,直至數值正常;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的情況,注意有無意識變化,觀察有無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
術後飲食
術後遵醫囑禁食,確認無併發症及出血,可開始進流食,而後逐漸恢復至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