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林研所國家楊樹良種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林研所國家楊樹良種基地

舍伯吐試驗場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基地總土地面積1638畝,其中科研生產用地面積1200畝,是集科研、推廣、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示範苗圃,生產苗木主要樹種為楊樹,也是通遼地區經營面積最大的國有苗圃之一。2001年和2004年申請自治區良種基地建設,基地建設按照國有苗圃的標準進行設計,四周設有防護林,作業道、排水設施完備,場區內灌溉設施全部為節水管灌。2012年獲批國家級林木良種基地。試驗場現有固定資產123.7萬元,其中各類房屋面積2870m2,林業機械設備32台(套);流動資產現值15.5萬元。試驗場現有職工14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1人,技術工人11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林木種苗培育和科研生產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林研所國家楊樹良種基地
  • 地理坐標東經:122°00′30″
  • 地理坐標北緯:44°02′30″
內容簡介,發展歷史,

內容簡介

一、基地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特點
通遼市林研所國家楊樹良種基地地處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距通遼市區55km,地理坐標為東經122°00′30″,北緯44°02′30″。基地處新開河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海拔高度181.6m,土壤為草甸土,土壤厚度50cm,pH值7.0-8.5,呈微鹼性,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圃地靠近開魯盆地,受其凹陷坡度的影響,地下水儲量豐富,單井出水量80t/h,地下水水質良好。
基地所在地區年均氣溫5.7℃,≥10℃積溫3150℃,無霜期140d。年降水量347mm,年蒸發量1958mm,大氣相對濕度55%,乾旱指數3.56;平均風速3.9m/s,最大風速40m/s。
舍伯吐鎮有國道111線、省道304線及通霍鐵路通過,苗木生產及運輸便利。該地區通訊條件良好,全部實現數位化。農林業及其工業、居民用電利用東北電網,電力供應充足。基地位於鎮居民區及農村村屯交界處,為生產經營提供了可靠的勞動力資源。

發展歷史

舍伯吐試驗場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基地總土地面積1638畝,其中科研生產用地面積1200畝,是集科研、推廣、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示範苗圃,生產苗木主要樹種為楊樹,也是通遼地區經營面積最大的國有苗圃之一。2001年和2004年申請自治區良種基地建設,基地建設按照國有苗圃的標準進行設計,四周設有防護林,作業道、排水設施完備,場區內灌溉設施全部為節水管灌。2012年獲批國家級林木良種基地。試驗場現有固定資產123.7萬元,其中各類房屋面積2870m2,林業機械設備32台(套);流動資產現值15.5萬元。試驗場現有職工14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名,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1人,技術工人11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林木種苗培育和科研生產工作。
三、基地生產情況和主要建設成就
通過建設,基地初步形成了經營規模化、管理集約化、銷售市場化的新格局。先後獲得了全國特色種苗基地和自治區示範苗圃稱號,2010年被評選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林木良種基地,2012年獲批國家楊樹良種基地,為通遼市及周邊地區的林業生態建設提供了優質苗木來源。同時提高了苗圃職工的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充分發揮了職工參與苗圃建設的積極性,從而改善了職工生活生產條件。目前,該基地年向社會提供優質苗木200萬株,種穗800萬穗,已遠銷到吉林省西部地區和遼寧省北部。在林科院的直接領導下,按照科研、推廣、生產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廣泛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工作,初步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經營生產的格局。
1、科研推廣情況
通遼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是一個集科研、開發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科研機構,其中國家楊樹良種基地承擔著良種培育和種苗生產、推廣的重要任務,為保證林業科研的開拓創新和持續高效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先後承擔了"楊樹品種引選育研究"、 "哲林4號楊良種培育"、"哲林4號楊推廣"、"小胡楊培育研究"、"小葉楊基因庫及科爾沁沙地楊樹基因庫建設"、"楊樹遠緣雜交培育多用途抗逆性無性系技術研究"、"科爾沁沙地抗逆性楊樹無性系及配套栽培技術推廣"項目、"科爾沁沙地抗逆性楊樹與樟子松混交林試驗示範"項目。先後成功地培育了"通遼楊"、"哲引3號楊"、"哲林4號楊"、"通林5號"、"通林7號楊"、匯林楊系列以及耐鹽鹼品種小胡楊等優良無性系,其中"哲林4號楊"為國家林木良種,匯林系列中的"匯林88號楊"2010年獲得國家林業局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通林7號楊 與匯林88號楊研究"在2012年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引種篩選出"小黑楊"、"白林2號楊"、"擬青×山海關楊"、"窄冠楊"等,其中"擬青×山海關楊"的引種試驗在2012年被評為國內先進水平。目前基地楊樹種苗生產已超過10個無性系,按照各楊樹生物生態學特性進行區劃,覆蓋了全市楊樹適栽區的楊樹無性系。
在多年的科研生產實踐中,建立了覆蓋全市的科研試驗區。先後與中科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中科院蘭州沙漠研究所、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林科院、遼寧省楊樹研究所、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林科院、內蒙古赤峰市林研所等科研單位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在楊樹常規育種的基礎上,開展了染色體加倍育種、轉基因育種等工作,形成了研製一批、儲備一批、推廣一批的科學發展格局。
1990年-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三北009項目落戶於通遼市,通遼市林研所作為地方性科技支撐單位參與了楊樹基因庫建立和不同產地小葉楊為親本的雜交育種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林業局"小葉楊、榆樹基因資源調查、保存、開發利用研究"課題,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小葉楊基因庫;完成652個楊樹無性系的沙地楊樹基因庫的建立;成功完成147組合的楊樹雜交育種工作,目前有3718個無性系進入對比觀測階段。2008年國際23屆楊樹大會將通遼市作為會前國內外專家重要的考察點,通遼市的楊樹發展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2、成果與獲獎情況
通遼市林研所多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省部地市(廳)級科研推廣項目76項,與國際、國內科研院所合作科研項目13項,其中獲得省部級獎勵19項,地市(廳)級獎勵38項,有10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有23項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5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同類地區空白,15項成果填補自治區空白。2001年被自治區林業廳授予林業科技先進集體;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單位;2009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林權制度改革科技支撐先進單位稱號。
3、良種審定與推廣情況
哲林4號楊於2009年4月29日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確定為良種。從1995年試行推廣至今已推廣面積達300萬畝。目前,選育成功的匯林88號楊等4個楊樹無性系已獲得國家林業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種權受到法律保護,建立采穗圃和繁育圃150畝,推廣造林面積20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