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曹四夭鉬礦詳查

《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曹四夭鉬礦詳查》是由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勘查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李香資、權知心、黃超勇、王令全、李振國、李文智、馬雁飛、岑朝正、沈衛立、丁軍召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曹四夭鉬礦詳查
  • 主要完成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勘查院
  • 主要完成人:李香資、權知心、黃超勇、王令全、李振國、李文智、馬雁飛、岑朝正、沈衛立、丁軍召
  • 等級:二等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 獲獎序號:20160050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6-2-38
項目摘要
“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曹四夭鉬礦詳查”為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2013年度第一批礦產勘查項目,項目編號:13-1-KC01,任務書編號:[2013]礦產1-01。
礦區範圍:東經113°51′00″~113°56′00″,北緯40°47′45″~40°50′45″,面積為38.99km2。礦區位於內蒙古興和縣城關鎮南5km,交通便利。
該區以往未開展過礦產勘查工作。2007~2009年,我院在開展《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渾源窯等四幅1∶5萬區域礦產地質調查》過程中,通過1∶5萬礦產地質填圖在曹四夭村南新發現有小面積早白堊世花崗斑岩出露;1∶5萬高精度磁測圈出有相應的似環狀磁異常;1∶5萬化探在曹四夭一帶圈出了規模較大的以鎢、鉬為主的AS4-甲1綜合異常;1∶5萬遙感解譯出了由隱伏花崗斑岩引起的環狀構造;經異常查證了發現了面狀矽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和鉬礦化,圍繞鉬礦化伴隨有脈狀鎢、金、鉛鋅礦化(體),並圈出一與鉬礦蝕變相對應的大面積大延深高極化低電阻激電異常體。2010~2013年,在內蒙古國土資源部門大力支持下,通過預查、普查工作發現了曹四夭超大型斑岩型鉬礦床。
詳查工期7個月,完成主要工作量:地質鑽探17410.75m(17個孔);水文鑽探2507.24m(3個孔);各類樣品9091件。勘查費投入3766萬元。
礦區大地構造位置位於華北陸塊北緣陰山隆起東部。出露地層主要為中太古界集寧岩群黃土窯岩組(Ar2h)淺粒岩、片麻岩及新生界泥岩、砂岩、玄武岩。礦體主要賦存在早白堊世花崗斑岩體外接觸帶黃土窯岩組淺粒岩中。花崗斑岩體鋯石鈾-鉛年齡為137-132Ma,輝鉬礦錸-鋨同位素年齡為129Ma。
區內圈定鉬礦體4個,主鉬礦體Mo1總體為一反扣的碗狀。Mo1礦體埋藏淺、厚度大、品位較高,適宜大規模機械化露采。
區內估算鉬礦資源儲量(122b)+(333) 礦石量130235.60萬t,金屬量1327649.27t,平均品位0.102%,。估算低品位礦(332) 低+(333) 低礦石量108290.24萬t,金屬量459402.94t,平均品位0.042%。共估算鉬礦石量238525.84萬t,金屬量1787052.21t,平均品位0.075%。
查明區內礦石類型簡單,通過實驗室流程試驗,獲得了較好的選礦成果,入選品位Mo0.092%,精礦品位為45.48%,回收率為93.02%,產率為0.19%。
通過預可行性研究,推薦礦山建設規模為年採礦石量1500萬噸,年工作330天,礦山服務年限約80年。鉬礦開發建設的外部供水、供電及交通運輸條件較好。財務分析表明,項目的投資利稅率66.63%,投資利潤率33.80%,靜態投資回收期1.65年(不含基建期)。綜合分析認為,曹四夭鉬礦開發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社會效益顯著,將極大地促進興和地區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