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2021年10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24日
印發通知,內容全文,

印發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內政辦發〔2021〕66號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10月24日

內容全文

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第一節 發展現狀
第二節 面臨形勢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第三節 發展定位
第四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發展布局
第一節 打造呼包鄂烏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引領區
第二節 建設和林格爾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核心區
第三節 發展一批基礎良好優勢鮮明特色示範點
第四章 加快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升級擴面通信網路基礎設施
第二節 建設綠色高效算力基礎設施
第三節 加快部署泛在感知基礎設施
第四節 積極布局融合創新基礎設施
第五章 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
第一節 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
第二節 加快發展電子信息製造產業
第三節 做強做優軟體與信息服務業
第四節 積極培育新興數位技術產業
第六章 著力實施產業數位化
第一節 推動農牧業數位化轉型
第二節 加快工業數位化轉型
第三節 加快服務業數位化轉型
第七章 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
第一節 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
第二節 推動建設數字絲綢之路
第八章 努力構建良好發展生態
第一節 夯實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
第二節 營造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環境
第三節 提升數字經濟安全保障能力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強化組織協調機制
第二節 提升數字治理能力
第三節 打造數字人才隊伍
第四節 創新扶持政策舉措
第五節 加強評估考核管理
前 言
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重要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路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套用、全要素數位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
當前,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向以數字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型,國內外數字經濟正處於快速演進期和深化發展期。數據資源的爆發式、指數化增長及分析套用水平的持續提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興數位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日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新時代發展新趨勢、新要求的戰略抉擇,是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推動實現歷史性新跨越的必然選擇,是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實施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關鍵之舉。加快謀劃和布局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促進三次產業數位化融合,對於自治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培育數字發展優勢、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於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書寫數字時代內蒙古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規劃按照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關部署,銜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立足自治區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和需求編制形成。規劃期為2021至2025年。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第一節 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搶抓數位化發展機遇,以建設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契機,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支撐體系,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全區光纜線路長度達到153.9萬皮長公里,固定寬頻和行動網路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85.4%、97%,全區行政村寬頻通達率99.98%,4G網路覆蓋率達99.39%以上。呼和浩特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建成開通,建成5G基站9199個,實現全區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轄區域5G網路覆蓋。全區獲得IPv6地址的LTE終端比例超過98%,建成NB-IoT(窄帶物聯網)基站1.5萬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全區大型數據中心伺服器裝機能力達到120萬台,綜合裝機率超過60%,在建規模200萬台,伺服器裝機規模位居全國首位。超算平台增加至4家,高性能計算能力達到100PFLOP/S。
數字產業點狀譜系初步形成。和林格爾新區建成年產10萬台伺服器的生產線。烏蘭察布市引進13家數據加工、呼叫外包等企業,坐席達到2000席。赤峰市建成多個數位化產業園區。鄂爾多斯市積極培育數據清洗、雲渲染、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產業。全區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4.5%,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1%,規模以上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
產業數位化促進“羊煤土氣”轉型升級。農牧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建成內蒙古海芯華夏全國設施農業大數據運營平台、蒙牛乳業數位化工廠、華頌馬鈴薯單品種大數據平台等示範項目。工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建成智慧型工廠15個(包括國家級6個)、智慧型車間36個,成立5G+無人礦卡聯合實驗室,建成一機萬佳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10個自治區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自治區萬企登雲公共服務平台已為1.3萬戶企業提供了5大領域、76類服務、212個雲端產品。服務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穩步發展,呼和浩特市、赤峰市、滿洲里市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呼和浩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線上線下平台建成投運,全區54個電子商務示範縣網路銷售單品增至8845個,全年累計網路零售額達142.3億元。
數字經濟發展“組合拳”不斷豐富。相繼制定出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發展總體規劃(2017—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5G網路建設的若干政策》《內蒙古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暫行)》《關於加快全區煤礦智慧型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成立了內蒙古數字經濟研究院、內蒙古創新區塊鏈研究院、北疆蒙古語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引進工業大數據套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清華大數據分散式數據處理系統研究中心等在內蒙古設立分支機構,建設了和林格爾新區微軟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套用中心、烏蘭察布百度創新中心等一批孵化平台。全區累計認定自治區級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家。
當前,自治區數字經濟仍處於起步階段,整體水平還較為落後,主要問題是:數字基礎設施在農村牧區覆蓋盲點依然存在,數據中心建設呈現碎片化分布,綠色、智慧型技術及裝備套用不足,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總體規模小,缺少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領軍企業;傳統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產業鏈條短、智慧型化水平不高;自治區層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點防護和監管平台方面建設不足,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回響機制建設方面還需完善;數位化人才面臨內部培養能力有限、外部引進缺乏吸引力的窘境。
第二節 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內蒙古數字經濟發展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
從國際層面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逐步成為引領全球經濟走出總體下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低潮、邁向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中堅力量。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背景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動更深層次的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是各個國家短期走出經濟低迷、長期培育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地。數字經濟不斷催生出新業態與新模式,創造新需求和新供給,重塑世界貿易格局,是傳統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全球經濟成長的新動能。
從全國層面看,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引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持續推進,信息通信、軟體、電子設備製造業等行業快速增長,技術體系和生態系統不斷擴張。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和融合套用進一步發展,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快,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經濟發展潛力不斷凸顯。
從自治區層面看,當前既處於傳統產業發展面臨生態環境壓力和增長瓶頸、新興產業發展面臨基礎薄弱和未成體系的特殊時期,也處於數位技術不斷成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前所未有,危與機同生並存。抓住數字變革帶來的戰略機遇,加快自治區數字經濟發展,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高地區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數據資源為重要生產要素,以數字賦能為主線,以產業數位化為主戰場,深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一區一核多點”的發展格局,著力培育數字賦能的新增長點、新增長極,加快建成引領祖國北疆現代化發展的數字經濟高地。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創新引領,數據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能力。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充分發揮數據作為數字經濟關鍵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以數據資源價值挖掘激發經濟新活力。
——融合賦能,提質增效。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在農牧業、工業和服務業數位化、智慧型化、綠色化轉型中的賦能引領作用,促進效率提升和產出增加,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業態創新,培育動能。鼓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形成新動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限制新業態發展的不合理體制機制障礙,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營造有利於新業態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
——開放合作,特色發展。積極回響“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提升對內合作與對外開放水平。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內蒙古數字經濟發展,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等多主體有效協同的合作格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基礎先行,保障安全。優先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善新一代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強化數字經濟基礎支撐。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安全保障體系,推動網路信息安全與數字經濟發展良性互動。
第三節 發展定位
國家算力網路樞紐節點。發揮內蒙古能源、地質、氣候、區位等優勢,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提供時延不超過10ms的實時算力保障,為東中部省(區、市)提供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保障,助力京津冀及東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為“東數西算”工程提供有力支撐。
北方數字經濟發展高地。集聚數據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發展要素,培育數字基礎設施、數據加工處理、數據分析套用、數據流通交易、電子信息製造、軟體與信息服務等數字經濟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數位化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優勢明顯、特色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體系。
數字絲綢之路戰略樞紐。以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巴彥淖爾、滿洲里、二連浩特、阿爾山等城市為重點,圍繞技術合作、經貿合作、投融資、生態環保、人文交流等領域,著力打造絲綢之路數據存儲、交易和服務中心,形成面向歐亞的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樞紐。
第四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區數位技術融合創新及信息產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產業數位化進入全面擴張期,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具有較強創新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不斷湧現。基本建成全國數字產業化發展新興區、產業數位化轉型示範區。
數字基礎設施完善。實現骨幹網與全國重要城市直接聯通,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初見成效;5G基站數量達4.5萬個,萬物互聯、人機互動、天地一體的網路基本形成,數據中心規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達到國內一流,建成支撐全國、輻射亞歐的數字基礎設施基地。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發展,重要領域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水平不斷提升;關鍵核心數位技術研發與創新套用取得重大進展,數位化生產力水平顯著提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左右。
數字開放合作深化。在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金融科技、人才等領域,深度融入數字絲綢之路、中蒙俄經濟走廊、京津冀一體化等建設與發展,與東北亞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或地區開放合作進一步深化,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區、市)的數位化合作範圍不斷擴大。
數字生態初步構建。數字經濟公共設施基本滿足需求,公共服務平檯布局合理,配套關聯設施有效配置,數據要素市場規則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不斷增強。支持政策形成體系,人才支撐形成基礎,創新活力顯著提升,逐步形成促進自治區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創新、開放、健康、安全的良好生態。
展望2035年,全區數字基礎設施類型多樣、覆蓋全面、套用廣泛,全面支撐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數位化治理的發展需求。數字經濟區域發展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協同創新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數字產業化取得豐碩成果,雲計算、大數據、電子信息、軟體等數字產業不斷集聚,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總體規模和效益產出位居全國前列,國內及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產業數位化全面深化融合發展,三次產業生產效率極大提高,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增長潛力充分發揮,經濟結構更加最佳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綠色生產方式廣泛形成,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安全,支撐載體更加全面,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對外交流和合作更加頻繁,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建設良好。
第三章 發展布局
統籌規劃全區數字經濟空間布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深化數字領域國內外合作,加快建設呼包鄂烏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引領區,著力打造和林格爾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核心區,重點發展一批基礎良好優勢鮮明特色示範點,形成“一區一核多點”聯動發展格局,共同推動內蒙古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第一節 打造呼包鄂烏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引領區
從全區發展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各市發展基礎和產業特色,推動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四市協同錯位發展,打造內蒙古數字經濟建設發展引領區,全方位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呼和浩特市加強科技創新、對外合作和數據新業態發展,重點開展技術產品研發,發展數據匯聚與交易業務,建成自治區數位技術創新中心和全國數據服務交易中心。包頭市重點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包頭裝備製造業提檔升級,建成自治區智慧型製造業基地。鄂爾多斯市重點推進數位化技術在煤炭、電力、羊絨、煤化工、天然氣等領域的套用,建成自治區特色產業數位化套用先導區。烏蘭察布市重點發展數據中心、數據清洗加工、呼叫和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智慧能源、遊戲渲染等產業,建成自治區大數據產業集聚區。
呼和浩特市:以支持和林格爾新區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核心區為抓手,建成自治區數位技術創新中心和全國數據服務交易中心。一是加大新一代數字經濟創新與套用技術研發力度。以和林格爾新區為重點,建設3—5個數位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套用創新中心,開展核心技術研發與套用成果轉化。支持自治區高校開設數位技術相關專業,加大數位化人才培養。圍繞數字經濟發展,開展數位技術套用示範,建設一批示範工程,建成自治區數位技術創新和套用中心。二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探索建設呼和浩特大數據服務交易平台。針對農牧業、工業和服務業,探索形成包括數據源、模型算法、可視化組件、套用平台、數據安全、工具組件、數據治理、雲資源等在內的數據產品體系。積極引入京東萬象、聚合數據、數據寶、天眼查等平台型數據交易服務企業入駐呼和浩特市,不斷壯大數據服務交易產業,把呼和浩特市建成全國重要的數據服務交易市場。
包頭市:以提升工業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著力點,建成自治區智慧型製造業基地。一是進一步加強試點示範項目培育。不斷深化智慧型製造創新探索,完善智慧型製造服務體系,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在“虛擬現實及生產線仿真技術、基於5G的工業網際網路、無人駕駛、智慧礦山、網路協同製造、數控設備聯網、車聯網、機器人車間”等領域的項目試點培育,突出包頭市在全區乃至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發展的前沿性示範作用。二是深化智慧型製造標準化推廣套用。進一步深化國家《智慧型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標準規範的套用,組織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開展智慧型製造能力成熟度評估診斷,對標國家標準,幫助企業制定和完善智慧型化改造升級實施方案,為企業和地區深化智慧型製造提供對策建議和決策參考。三是完善工業綠色製造體系。深入貫徹國家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和“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發展戰略,建設和完善工業能耗智慧監管平台。
鄂爾多斯市:以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數位化轉型先行城為目標,建成自治區特色產業數位化套用先導區。一是建設行業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面向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生產和供應等重點行業提供數據採集、數據集成、數據分析、開源工具、套用開發等平台服務,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平台支撐和大數據套用服務。二是推動能源產業數位化,以打造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為目標,加快智慧型電網建設,推動智慧型物聯網、大數據在電力生產、傳輸、存儲、消費等環節的套用,建設能源網際網路示範基地。三是推進煤炭化工數位化,著力推進生產過程智慧型化,加快人機智慧型互動、工業機器人、智慧型物流管理等技術和裝備的套用,深化工業大數據套用,實施煤炭化工領域大數據云計算創新套用試點,建設煤炭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四是推動羊絨產業數位化,建設羊絨產業大數據示範中心,加強羊絨大數據套用,推動羊絨品牌建設,提高行業話語權和全球定價權。推進羊絨行業智慧型製造,引導羊絨企業實現生產全流程數位化轉型。五是提升工業數位化服務能力,針對能源、化工、紡織等行業數位化升級需求,選取信息化基礎較好的行業企業,培育和發展一批高水平的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面向全行業推廣。
烏蘭察布市:以做強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為發展目標,建成自治區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一是著力推動北斗、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創新發展。推進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內蒙古分中心建設,布局無人機、無人駕駛等大數據試驗場。鼓勵創業創新,引進一批高科技企業入駐,加快培育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創新套用,助推產業發展。二是著力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依託烏蘭察布市氣候冷涼、地質結構穩定、雙迴路專用光纜等獨特優勢,引進國內外知名綠色數據中心項目。推進數據中心高質量發展,並在數據資源整合、套用服務推廣、產業聚集發展等方面形成示範效應,實現數據中心套用服務水平提升、綠色節能降耗。三是著力發展大數據外包服務。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大力引進從事系統運行維護、呼叫中心、網路安全、雲渲染、軟體研發、高精地圖編輯等大數據服務外包企業入駐。四是著力提升算力服務能力。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夯實網路基礎保障,積極承接全國範圍需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面向全國提供非實時性算力服務。
第二節 建設和林格爾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核心區
加快和林格爾核心區建設,在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充分發揮數據中心規模優勢,積極建設大數據中心集群,培育引進一批領軍企業,加快形成科技研發、大數據套用、增值服務、終端產品等大數據全產業鏈,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5G等數位化技術在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率先套用,健全產業生態,打造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高地,率先建成自治區數字經濟樣板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加快推進計算存儲能力倍增計畫。統籌推進網路基礎體系、能源保障體系和數據中心建設,創新算力調度、數據流通方式,深化數據套用,提升數據安全。繼續支持協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做強大數據計算存儲能力,加快吸引大數據、雲計算套用項目落戶新區,鞏固擴大數據源頭的領先優勢。依託東方國信工業網際網路北方區域中心項目以及中國銀行總行金融科技中心和林格爾新區項目等數據中心項目,加速構建集套用承載、數據存儲、容災備份等服務於一體的新區IDC生態集群。
積極推動信創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百信生態適配中心國產化伺服器及PC機產線、同方伺服器製造項目等安全自主可控項目早日達產擴能,加快推進新區數聚小鎮、智慧型製造產業園、信息技術套用創新產業基地及其相關配套建設,集聚一批設備製造企業,推動大數據產業從數據存儲向數據開發套用轉型升級,向中高端延伸。
提升數位技術賦能能力。圍繞綠色食品、乳業、煤炭、電力、化工、新能源、農牧業等重點領域,全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拓展大數據套用場景。繼續加快推動工業企業上雲,探索農牧業數位化發展,努力打造數字驅動的工業、農牧業轉型發展新模式。加快新區5G產業創新基地建設,圍繞5G+智慧礦業等重點領域實施成果研究、轉化,部署華為軟體開發雲,加快軟體開發雲建設,推動軟體開發企業孵化成長,不斷推動數位技術賦能傳統優勢特色產業和重點企業。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華為、同方等行業領先企業的產學研合作,繼續開發、培育多方數據融合套用創新平台,推動新區大數據產業向智慧套用方向發展依託內蒙古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台的匯聚和引領作用,推動新區成為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聚集區,為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相關企業的科學計算需求提供算力,在人臉識別、智慧型算法套用、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等重點套用領域引進一批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催生一批一流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助力自治區建設支撐大數據、人工智慧發展的國內外知名算力中心。
加快數字經濟人才培育引進。加快推進華為ICT學院、科大訊飛“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打造自治區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積極開展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等科研機構、高校及華為、科大訊飛、東方國信等企業的深度合作,加大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科學計算等領域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探索建立和林格爾新區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形成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新區、呼和浩特培養集聚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相關產業人才提供支持。
第三節 發展一批基礎良好優勢鮮明特色示範點
突出各盟市資源稟賦優勢,聚焦特色產業,發展一批基礎良好優勢鮮明的特色示範點,以示範點為中心帶動周邊區域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呼倫貝爾市積極推動數位技術賦能生態產業,加快發展智慧旅遊,建設知名旅遊目的地,利用先進數位技術,積極推動冰雪、生物科技、農畜林產品生產等產業數位化發展。興安盟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做大做強以“興安盟大米”為代表的特色優質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通遼市依託玉米、肉牛等產業基礎,深化數位技術融合套用,推進農畜產品向高端產業延伸,利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動鋁深加工產業提質增效、中醫藥(蒙醫藥)產業數位化升級改造。赤峰市加快建設雲計算產業園,打造紅山數谷,發展以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為重點的智慧型製造和以數字創新、網際網路安全、軟體套用研發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建設高品質絨毛纖維數位化生產示範基地,打造蒙東區域性數字經濟發展高地。錫林郭勒盟依託大數據產業園,提升大數據服務支撐能力,利用大數據技術推動肉羊、肉牛、奶製品等傳統農畜產品加工產業數位化轉型。巴彥淖爾市發揮農業基礎優勢,加快高端農畜產品加工服務輸出基地建設,推動物流領域數位化轉型,打造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和甘其毛都陸上邊境口岸型自治區物流樞紐。烏海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煤炭企業技術升級,淘汰煤炭落後產能,實現由工礦城市向生態城市、數位化創新城市轉型。阿拉善盟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產業,推動鹽化工、煤化工等產業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層次和發展水平,加強智慧文化旅遊建設,推動文化旅遊業提檔升級。
第四章 加快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持續推動傳統網路基礎設施升級,加快推進5G、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泛在實用、智慧型高效、綠色安全的數字經濟信息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第一節 升級擴面通信網路基礎設施
深入貫徹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戰略,完善升級全區傳統基礎網路,積極推進5G、IPv6、衛星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加強傳統基礎網路最佳化升級。加快推進千兆固網普及工程,基本建成覆蓋城市和有條件蘇木鄉鎮的千兆網路基礎設施,實現固網普遍具備“千兆到戶”能力,深化農村牧區通信網路、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加快建設與主要省(區、市)間的省際直達鏈路,前瞻擴容網際網路出口頻寬,提升網際網路流量承載能力和互聯互通能力。
積極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細化落實5G基站選址、站址配套資源、用電等扶持政策,推進5G基站共建共享,持續深化5G網路建設部署,進一步擴展覆蓋區域。支持全域特色領域探索5G網路切片套用,積極打造面向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型製造、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等5G融合套用場景。
全面推進新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域關鍵數字基礎設施和重要套用的IPv6升級改造,加強IPv6的在網移動終端、固定終端IPv6地址分配管理,全面提升IPv6用戶普及率和網路接入覆蓋率。積極推動和林格爾新區申建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工業企業高效優質上雲、接入標識解析及套用。在和林格爾新區引入和部署網際網路根鏡像節點和國家頂級域名節點,提升網際網路用戶網路訪問質量。探索量子通信網路建設,積極對接國家及京津冀量子通信商用幹線網路,培育量子通信技術創新和套用生態。
加快推動衛星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落實國家戰略,完善北斗衛星地面增強網覆蓋,支持建設北斗數據中心、共性套用支撐、共享網路等平台,鼓勵探索運用商業衛星在偏遠地區提供通信服務。積極布局浮空平台、高中空航攝飛機、低空無人機等網路技術,大力引進衛星遙感、地面遙測等技術。
第二節 建設綠色高效算力基礎設施
緊抓數字產業化發展機遇,堅持綠色、集約、高效發展方向,大力推動數據中心、智慧型計算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提升數字經濟支撐能力。
建設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提供時延不超過10ms的實時算力保障,支撐上述地區數位化發展。為東中部省(區、市)提供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保障,助力東中部地區數位化發展。
加強數據中心最佳化布局。最佳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合理規劃建設若干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推動數據中心向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加強區域協同發展,跨層級、跨地區、跨系統布局高端、智慧型、綠色數據中心。引導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在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集聚發展,構建數據中心集群,承接“東數西算”工程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在包頭市、赤峰市、鄂爾多斯市等其他10個盟市主要城市城區,加快對現有數據中心的改造升級,支持發展高性能、邊緣數據中心,主要承載當地金融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等政務服務和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慧電力、智慧型工廠等對網路要求較高的業務需求。
大力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積極推進整機櫃伺服器、規模化數據中心、綠色智慧型伺服器等新型IT設備在數據中心中的套用。加強分散式供能、自然冷源、直流供電等技術在數據中心建設中的套用。加強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套用,推動能源、資源智慧化管理技術在數據中心運營中的普及。鼓勵新建數據中心按照綠色智慧型、軟硬體全棧集群計算設計,大幅降低總體投資與運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積極推進智慧型計算中心建設。全面提升AI算力生產供應、AI算法訓練數據質量,培育區域智慧型生態,以智慧型算力生態聚合帶動多層級產業生態體系的形成,助推自治區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AI產業創新聚集,加速AI套用場景落地,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最佳化公共服務供給。積極推動和林格爾新區人工智慧超算中心建設,力爭將內蒙古建設成為支撐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產業發展的國內外知名智慧型計算中心。
第三節 加快部署泛在感知基礎設施
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積極打造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網路,加強新型物聯網集成載體建設,助力產業數位化融合發展。
大力建設物聯網基礎設施。協同部署5G、NB—IoT、Lora、eMTC(中等速率物聯網)等物聯網,加強NB—IoT和eMTC基站建設與信號覆蓋,重點實現NB—IoT網路城區全覆蓋,打造多場景、立體覆蓋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系統,支撐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等物聯網套用。圍繞城市未來發展需求,加快部署面向街區樓宇、道路橋樑、綜合管廊、環境衛生、公共治安等重點場景的前端智慧型感知終端,合理布置智慧燈桿、智慧井蓋、智慧型電網終端等物聯網設施。加快構建城市物聯網管理平台,鼓勵企業參與跨行業跨領域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升城市感知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數據共享利用能力,增強人民美好生活體驗。
推進物聯網與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工業製造、交通物流、生態環保、文化旅遊、農牧等領域物聯網感知設備部署,積極推動物聯網在森林草原防火、生態監測、農業管理、礦山管理、工業製造、能源化工、旅遊景區管理、交通物流等行業典型場景套用,提高社會治理、產業發展、公眾服務等的數位化管理水平,打造數字生態、數字農業、智慧型製造、智慧交通等新業態。
第四節 積極布局融合創新基礎設施
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牽引,依託自治區地理環境、特色產業、區位交通等優勢,加強融合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區產業向高端邁進。
加強5G+智慧礦山試驗基地建設。依託包頭、通遼、赤峰、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盟市礦山,充分利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加快基於礦產開採、運輸、加工等環節的5G+無人機(車)套用試驗基地建設,推進井下無人鑽機、無人礦卡、封閉廠區及短途非公路運輸等領域的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和場景套用,引進培育5G+智慧礦山相關企業,推進5G+智慧礦山上下游產業落地發展,為自治區礦產採掘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加快推進5G+無人駕駛示範基地建設。依託自治區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多樣的氣候條件,聯合國內無人駕駛領域的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打造不同條件、不同場景、不同模式下的5G+無人駕駛示範基地,加強試驗環境搭建,開發試驗器材生產改裝、檢驗檢測及維護保養、人員資質培訓、試驗數據採集分析、試驗成果轉化等服務,培育引進5G+無人駕駛上下游企業,打造5G+無人駕駛產業集群。
加快車聯網車路協同試驗示範基地建設。積極部署集智慧型感知、通訊、邊緣計算於一體的智慧型道路基礎設施,推動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包頭等區域建立風險等級齊備、測試場景豐富的開放道路測試場景。探索5G+車聯網和車路協同套用試驗、測試、認證試點示範,鼓勵頭部車企、公路運營集團、政府部門聯合創新,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型聯網汽車先進示範區。
第五章 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
緊抓數字科技發展機遇,重點發展雲計算、數據中心、積體電路、新型顯示產品、高端軟體、網路與信息安全、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不斷壯大自治區數字產業規模和能級,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引領和支撐。
第一節 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
積極承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算力樞紐建設,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基礎保障能力,加強數據加工、數據套用及數據流通等方面實踐創新,努力發揮示範和帶頭作用,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
推動大數據存儲產業高端發展。聚焦高端大數據存儲需求,加快發展多點採集、多路高並發、實時海量數據存儲與管理平台,打造高端智慧型大數據存儲服務。依託自治區數據中心網路、規模和資費優勢,面向全國政府和行業企業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擴展性的套用承載、數據存儲、容災備份等服務,打造中國北方大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
加速大數據加工處理產業優質發展。鼓勵數據標註、清洗、脫敏、建模、分析挖掘、行業套用等領域大數據企業本地化發展。積極推進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特異群組挖掘等新型數據加工處理技術產業化,鼓勵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圍繞自治區礦產、農牧、能源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開發大數據可視化分析、數據挖掘、語義引擎、數據倉庫等解決方案,推動大數據加工處理產業優質發展。加快推動呼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等大數據清洗加工基地建設。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緊盯國內外數據交易流通產業發展方向,加強自治區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及先進企業合作,探索開展數據交易流通服務。探索建立數據權屬規則及分級分類規範標準,積極培育數據資產評估、大數據徵信、數據資產質押等關聯業態。重點推動自治區特色行業數據商品、算法、數據服務、商業數據衍生品交易。
第二節 加快發展電子信息製造產業
圍繞大數據核心業態,大力推動數據中心裝備製造、配套電子元器件生產及新型顯示製造等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實現電子信息製造產業跨越式發展。
大力發展數據中心裝備製造業。依託清華同方、中國長城、百信等數據中心裝備生產企業,培育發展海量數據存儲設備、高性能計算機、網路設備、數據採集產品及大數據一體機等數據中心核心裝備,推動安全可靠的數據中心核心裝備產業化。積極推動數據中心暖通、電力、通訊等相關配套裝備研發與製造,聯動發展數據中心設計、施工、系統集成及運維服務等相關產業,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數據中心裝備製造基地。
積極推動配套電子元器件產業高端發展。以數據中心整機裝備製造為牽引,積極發展相關配套電子元器件產業,面向晶片、元器件、高頻頻率器件、積體電路、新型印刷電路板、高純矽材料、物聯網感測元器件等重點產品,開展關鍵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提升配套電子元器件產品性能和質量,大力推動配套電子元器件在智慧型終端、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型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差異化套用和疊代升級。
大力引導新型顯示產業跨越發展。大力推動OLED/AMOLED顯示器件和終端產業化,積極布局全息、柔性、量子點(QLED)、Micro-LED、雷射顯示等前沿顯示技術,加速拓展在物聯網、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領域套用。加快發展4K/8K超高清視頻產業,以行業套用創新為引導,帶動制播設備、終端產品、顯示面板、晶片、套用服務等產業配套產品升級發展,打造國內領先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第三節 做強做優軟體與信息服務業
立足區內產業轉型需要,大力推進信息服務業發展,增強產業發展協調性,打造國內具有競爭力的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高地,全面助力產業數位化轉型,開啟產業競爭新圖景。
加大軟體產品研發力度。加快研發以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雲計算作業系統、桌面雲作業系統、分散式系統軟體、虛擬化軟體等基礎軟體。大力發展大容量數據存儲與處理、雲計算平台資源監控與管理、大數據挖掘分析等軟體產品,推動基礎軟體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重點支持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製造執行系統、企業管理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高端分散式控制系統、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等軟體產品及套用解決方案。
發展網路與信息安全產業。加快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可信計算、安全測評、工控安全等領域,推動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大力支持信息安全服務發展,針對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集成、安全加固、安全審計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從事網路安全產品研發和生產、技術諮詢、服務運維、檢測認證和安全培訓的本地化企業。
發展大數據服務外包產業。充分發揮自治區數據中心規模及數量優勢,圍繞系統運維、安全測評、軟體研發、文化渲染、線上服務、金融保險等產業,引進和培育一批從事系統運維服務、IT服務管理、信息安全服務、軟體運營服務的大數據服務外包企業,全面助力大數據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價值鏈重組及資源配置最佳化。
第四節 積極培育新興數位技術產業
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結合自治區產業發展特點,積極布局關鍵數位技術相關產業,培育壯大5G、北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產業,加快相關技術研發及套用推廣,全面提升行業運營效率。
加快發展5G相關產業。加快5G晶片國產化節奏,在核心元器件、平台類產品的自主研發方面制定積極的鼓勵支持政策,鼓勵核心平台及系統的自主研發。加快構建基於5G的套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慧型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範。藉助5G技術低時延、高頻寬的特點,積極推動5G與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的深度融合發展。
加快發展北斗產業。加快推進金融、能源、電力、水利、氣象、減災防災等領域北斗國產化替代。支持北斗晶片、終端及上下游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加快農牧、交通、物流、城市管理、醫療、文化旅遊等領域北斗導航技術套用。加強基於北斗的套用開發與技術創新,著力打造集北鬥智能製造、北斗開發測試、北斗終端套用於一體的龐大產業鏈,促進北斗產業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軍民融合成果轉化套用。
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積極研發人工智慧翻譯、生產智慧型軟硬體、智慧型機器人、智慧型運載工具、智慧型終端等產品,推動人工智慧與各行業融合創新。推動人工智慧規模化套用,全面提升製造業、農牧業、物流、金融、商務等產業智慧型化水平。支持和引導企業在設計、生產、管理、物流和行銷等核心業務環節套用人工智慧新技術。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迫切民生需求領域,加快人工智慧創新套用,為公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服務。
積極培育區塊鏈產業。依託綠色大數據中心,建立區塊鏈算力中心。大力引進區塊鏈技術和套用企業,開展區塊鏈創業孵化、套用推廣、產品驗證、教育培訓等服務。加快推進區塊鏈在公共安全、政務服務、民生服務等領域的示範套用。出台對農產品追溯、能源交易、產業轉型等重點套用方向的支持政策,推進區塊鏈+政務服務、區塊鏈+生物醫藥、區塊鏈+電力交易等套用場景建設,打造北方重要的區塊鏈產業特色套用基地。
加快發展遙感衛星產業。在農牧、應急、環保、生態、文化旅遊、交通、水利等重點領域與國內先進科研團隊合作,開展遙感衛星套用技術研究和套用示範建設,開展5G、北斗、遙感等新興信息化技術融合研究和數據共享,為自治區提供優質高效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六章 著力實施產業數位化
推進數位技術和傳統產業的融合套用,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以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創新全要素生產配置,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數位化生產力。
第一節 推動農牧業數位化轉型
推進網際網路及新一代數位技術與農牧業生產經營、監管治理全過程套用,促進農牧業發展提質增效,不斷催生農牧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自治區農牧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加快農牧業生產經營數位化轉型。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地理信息(GIS)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牧業生產過程全面深度融合,推動農業機械設備和生產設施智慧型化改造,加快推進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農機定位耕種、飼料精準投放、畜禽糞污處理、疾病自動診斷等智慧型化作業。鼓勵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智慧型技術套用試點,打造一批國家級農業數位化示範基地。
推動農牧業服務與管理數位化轉型。加強農牧業信息化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健全最佳化數據採集體系,持續深化大數據套用,疊代升級內蒙古農業農村大數據管理平台,提升行業管理智慧型化水平。套用推廣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與服務平台,加快擴大平台監管覆蓋面積,打造“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質量有保障、責任可追究”的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培育農牧業數位化新業態。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農畜產品網路銷售全覆蓋,發展區域農畜產品電商服務平台。完善農村牧區電子商務配送、綜合服務網路及農畜產品電商配套體系,創新發展農村牧區直播帶貨等新業態,多方拓寬農畜產品銷售渠道。推進農牧業和休閒旅遊業融合發展,挖掘農村牧區資源優勢,借力網際網路及新型信息技術,著力構建“生態環保兼顧、數位技術助力、地方特色突出、經濟效益明顯”的農牧休閒業發展格局。
提升生態資源數位化監管保護能力。自覺擔負起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的重大責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新型數位技術賦能,努力提升生態環境全地域、全過程監測保護能力。加快提升重點領域及環境物聯網監測網路密度,最佳化監測點位布局,創新開展物聯網生態監測套用。加強北斗、雷達、無人機及地面站點協同套用,構建空天地一體生態環境數字監測網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災害防治、生態狀況監測、非法活動打擊等工作精準度。加快對部門自建的生態資源監管平台進行互聯整合,儘快實現數據的聯通共享,打造統一的自治區自然資源大數據中心,實現全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資源“一張圖”治理。強化數據收集、傳輸、儲存、處理等各環節緊密銜接,促進大數據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創新套用,不斷豐富數位化治理手段,提升全區生態環境預警、防災減災、應急指揮、決策分析、災情評估等數位化水平。
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建立健全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嘎查村五級聯動機制,重點培育打造一批數字鄉村示範鄉鎮、示範村。加大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北斗、5G網路以及物聯網技術融合套用,振興農牧產業發展,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充分利用數位化公共服務平台加快條塊數據融合,推動數位化服務向農村牧區延伸,加快鄉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領域數位化升級。加快全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探索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持續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進一步提升益農信息社服務能力。大力推廣新型智慧型服務終端套用,加快數字服務直達農村牧區。加大市場化服務資源整合力度,探索構建面向“三農三牧”的農村牧區金融科技服務體系。加大對農牧民的數位化套用宣傳培訓力度,培育數字鄉村職業經理人,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第二節 加快工業數位化轉型
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全面滲透和深入套用,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圍繞能源、化工、冶金、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推進企業級、產業鏈級、行業級、區域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建設,加強邊緣計算、深度學習、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的套用研究,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大力推廣工業雲建設,依託航天雲網內蒙古工業雲平台、東方國信內蒙古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等工業雲平台,為自治區工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平台支撐,完善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區工業園區、重點企業內外網升級改造。深入推動中小企業按需上雲上平台。
加快重點產業數位化轉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能源、化工、裝備製造、冶金、農畜產品加工等傳統行業數位化升級改造,深入實施智慧型製造和綠色製造工程,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壯大培育新支柱,加快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通用航空等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釋放產業新動能。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套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套用。建設智慧型製造示範工廠,完善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推動製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以數位化智慧型化技術、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套用為導向,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以智慧型經濟為代表的未來產業,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轉向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將數位技術有機融入研發設計、物流供應、生產製造、消費服務等環節,促進產業線上線下循環。積極部署創新鏈,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鏈和深化信息技術與各產業鏈的融合套用,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特色產業供應鏈生態系統,培育大中小企業共存的“1+N”產業供應鏈生態。
增強工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和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統籌布局煤炭清潔利用、智慧電力、生物育種、現代化工等領域技術創新,突破前沿技術攻關。建設特色創新平台載體,在優勢特色產業領域培育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建設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構建形成創新平台體系。提升製造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和傳統企業合作發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第三節 加快服務業數位化轉型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創新服務技術、理念、業態和模式,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化發展,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發展,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數位化轉型。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融合套用,以服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聚焦提高產業創新力,加快發展智慧型設計、協同設計、雲設計、眾包設計等數位化設計新業態,提升商務諮詢、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等科創服務能力。創新要素配置方式,運用新技術和新套用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牧業深度融合,支持智慧型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流程再造等新型專業化服務機構發展。
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新場景。圍繞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體育、物業等服務業,加快生活服務平台建設,完善吃、住、行、休閒、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產業鏈,逐步形成數字生活新服務生態體系。深化信息技術的融合套用,積極發展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引導業態線上線下結合、跨界融合發展,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完善各領域服務標準,健全生活性服務業認證認可制度,打造若干數字生活新服務標桿城市。
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引導製造業企業依託技術和專業化優勢,培育發展研發設計、市場行銷、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品牌培育和售後專業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平台經濟、分享經濟和體驗經濟,加快各行業各領域數位化改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整合資源、對接供需、協同創新功能,創新發展線上線下新型體驗服務,推動服務產品數位化、個性化、多樣化。發展服務消費,推動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體育等服務業提質擴容,鼓勵定製、體驗、智慧型、時尚消費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第七章 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打造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平台,加快培育參與國內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為導向,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服務融入國內大循環
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統籌自治區東中西部差異化協調發展,強化與京津冀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合作,助力“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實施,在全方位融入國內市場中增創發展新優勢,實現數字經濟互利共贏。
促進區域內協調發展。探索推進自治區數字經濟共商共建共享機制,引導全區數字經濟領域資金、技術、數據和人才等核心資源集聚,促進數字經濟資源有效流動,形成協同共進的發展體系。結合各盟市發展基礎和條件,最佳化自治區數字經濟生產力布局,推動重大產業和項目落地,提升數字經濟發展層級,實現全區經濟同步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最佳化幫扶機制,以點及面、以強帶弱,推進自治區東中西部優勢互補、差異化高質量協調發展。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向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升級,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全方位加強國內合作。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京蒙協作機制,吸引京津冀地區大數據業務向內蒙古國家樞紐節點遷移,充分利用高性價比算力資源支撐京津冀數位化發展,強化與京津冀地區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全面合作。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內數字經濟領先發展地區的項目合作和人才交流,有序承接國內先進產業轉移,吸收先進數位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新型業態模式,共享發展紅利。建設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面向東中部地區提供非實時算力保障,助力東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聚焦數字經濟領域重點產業,強化與國內重點地區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對接,積極引進產業鏈補短板的重點企業、產業項目。
第二節 推動建設數字絲綢之路
立足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自治區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全面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建設絲綢之路戰略樞紐,深化設施、經濟、人文等領域務實合作,加快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動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區域性國際通信樞紐,推進呼和浩特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呼和浩特國際網際網路轉接點、國際數據專線等建設,完善通向蒙古國、俄羅斯、歐洲等國際光纜。提升沿線國家信息流、數據流互聯互通能力,積極發展大數據、雲計算、數據存儲、算力等跨國業務和項目,合理促進國際數據資源的匯集和利用。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提升滿洲里、二連浩特、呼和浩特等口岸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拓展“單一視窗”功能,增強“通關+物流”“通關+金融”等服務支撐能力。最佳化國際物流通道,構建數字物流體系,推廣套用無人倉、無人車、智慧型倉儲、智慧型運輸船舶等技術,加快保稅物流中心、綜合保稅區數位化升級。
推動數字經濟跨境融通發展。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數字產業合作,引導國內外信息技術龍頭企業落地發展,加快建設大數據中心、國際大數據產業園,提升雲服務、數據挖掘、軟體外包、數字內容等數字服務、數字產品、數位技術在服務貿易中占比。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加快呼和浩特、赤峰、滿洲里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支持二連浩特市跨境電商產業園國際快件分揀中心建設,支持鄂爾多斯申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規模化。推進面向全球的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提升通關、物流、結匯等服務能力,創新跨境電商數位化監管方式,提供良好營商環境。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構築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加大本土知名品牌和特色產品供給,推動更多優質、綠色“蒙字號”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推動跨境金融基礎設施數位化升級改造,建設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健全“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路。
套用數位技術促進人文交流。利用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創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文化、體育、旅遊、教育等領域人文交流方式,發展“雲旅遊”“雲展覽”“雲賽事”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加快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建設,夯實生態環保信息產品、技術和服務合作基礎。推動建設健康絲綢之路,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醫療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合作。
第八章 努力構建良好發展生態
結合自治區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堅持放管並重,促進發展與規範管理相統一,進一步夯實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營造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環境,提升數字經濟安全保障能力,努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生態。
第一節 夯實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
構建良好數字經濟發展生態,重在夯實創新發展基礎。通過搭建技術研發創新平台、完善公共服務綜合平台、建設創業創新支撐平台,為數字經濟主體提供全面的發展平台和多維立體的支撐服務。
搭建技術研發創新平台。通過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培育和引入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創新主體集群,引進國內外新一代信息技術科研機構,支持相關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自治區設立分中心。積極融入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主要圍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引進國家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設立分支機構,加快培育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參與京津冀重大科研、技術攻關等項目,促進自治區科技創新要素與京津冀同頻互動,構築京津冀蒙區域協同創新高地。
完善公共服務綜合平台。支持各大高校建設大數據套用技術網路學院,建立統一科研教學平台,實現課程上雲、資源上雲、實訓上雲、科研上雲,共建共享教育教學資源。支持高校與企業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培訓當地人才。加快雲計算大數據在自治區製造行業中的套用,幫助企業向數位化、互聯化、智慧型化為特徵的“智慧製造”方向發展。建設科技金融服務平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諮詢、政策、融資、上市等一站式金融及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資金及相關服務支持,推動科技服務機構進行產品及服務創新以適應科技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進行創新,為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條件,為自治區承接京津冀地區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京津冀蒙區域金融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平台。
建設創業創新支撐平台。建設重點面向中小企業的創業創新服務雲平台,提供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中小微企業所需服務,匯聚全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創新創業企業和人才。順應創新2.0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構建面向全社會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台,激發億萬民眾創造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發動機”。建設人才交流服務平台,全力打造“高學歷、高層次、高素質”的產業人才高地,為企業間交流學習搭建溝通平台。最佳化高端人才服務平台,在加大政策吸引力、激發機制活力的同時,最佳化高端人才發展環境,夯實引才、留才軟實力,不斷提升對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第二節 營造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環境
構建良好數字經濟發展生態,核心在於營造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環境。堅持放管結合,逐步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構建規範有序的政策法規體系,推動數字發展生態再上新台階。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緊盯國家研究動向,借鑑發達地區經驗,加快建立健全符合自治區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數據市場規則。加強數據資源管理,面向政務、行業、企業、網際網路等數據資源採集、匯聚、流通、交易、共享、套用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標準,提升數據資源規範化水平。數據採集匯聚方面,進一步拓展數據資源採集渠道,有序採集匯聚政務、社會數據。數據流通交易方面,探索數據資源確權、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完善地方數據產權保護制度,構建流通交易標準規範體系。數據共享套用方面,加大對企業、公眾等隱私數據的保護,確保數據套用的合法性。加強數據安全管理,落實數據資源安全管理制度和保密審查制度,維護數據主體權利。
構建規範有序的政策法規體系。結合自治區實際,加快推進全區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健全共享經濟、平台經濟和新個體經濟管理規範,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事項,支持自治區範圍內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網際網路平台經濟監管,明確平台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範,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探索建立無人駕駛、線上醫療、直播帶貨、金融科技、智慧型配送等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
第三節 提升數字經濟安全保障能力
構建良好數字經濟發展生態,關鍵在於確保數字經濟發展安全。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規範體系、加強網路安全監管與保護,不斷提升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安全保障能力,營造安全可靠的發展生態。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規範體系。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法律和要求,建立健全網路安全監管制度,認真落實等級保護、分級保護、安全測評、應急管理、電子認證、無線電管理等制度。積極推進數據套用安全規範化管理,完善政府、行業、企業間網路安全信息共享機制,規範網路安全重要信息報送和發布制度。圍繞數據生命周期,探索建立包括組織建設、制度流程、技術工具和人員能力等方面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加強網路安全監管與保護。針對產業發展、企業管理、公眾生活等領域,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和監管平台,加強對數據中心、雲平台、重點網路設施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安全監測、風險評估及安全防禦。構建全天候、全方位、全領域、全覆蓋的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平台,依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對各類漏洞攻擊等網路安全風險的監測預警,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數據的匯聚共享和關聯分析,提升網路信息安全風險監測、研判、預警、處置和溯源能力。加快構建網路與數據安全眾測服務、安全託管、眾包服務等雲平台,探索發展風險評估、安全測評、安全託管、日常運維、安全加固、密碼套用、應急處置等網路與數據安全雲服務,搭建網路信息安全服務生態圈。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強化組織協調機制
加強對全區數字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自治區數字經濟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完善數字經濟發展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統籌協調機制,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強化協同配合,研究制定數字經濟發展重大政策、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部署實施重大工程。建設區域型、行業型、企業型三類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數位化轉型能力、降低轉型成本、縮短轉型周期。完善專家諮詢制度,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為巨觀決策、項目策劃、招商引資、政策研究等提供支撐。各盟市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和階段目標,加強規劃指導,完善配套政策,探索構建數字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各地區建立相應推進機制,結合實際制定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加快推動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
第二節 提升數字治理能力
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市場準入、行業秩序、貿易交易等方面的創新改革,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謀劃、項目實施、產業發展、政策支持等體制機制。制定完善適應數字經濟新技術、新套用、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加快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不合理束縛和“隱性壁壘”,為數字經濟企業、平台落地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經營環境。
第三節 打造數字人才隊伍
瞄準自治區數字經濟重點領域未來方向,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產、學、研各類人才引培力度。建立數字人才需求目錄和資料庫,將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納入自治區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堅持需求導向、市場導向,依託重大人才工程,圍繞重大研發任務和基地平台建設,柔性引進一批高水平專家人才和創新團隊,積極落實住房、科研經費、個人所得稅等方面優惠和支持,在居留與出入境、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做好服務。加快區內高校、培訓機構培養數字經濟領域專業人才步伐,支持區屬重點高等學校面向數字經濟領域,強化重點學科建設和專業課程設定,探索多元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組織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加快培養大數據、人工智慧、網路技術、虛擬現實等領域緊缺人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數字經濟創新創業。加大對黨政幹部、企事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數字經濟專題培訓,提升對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能力。加快引進培養一批懂科技、懂業務、懂管理的複合型領軍人才,引領自治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強化全民數字教育,提升數字設備普及度,增強數字訪問包容性,為全民數字獲得與數字參與提供便利。
第四節 創新扶持政策舉措
全面梳理現有數字經濟相關支持政策,結合發展新需求,以數字經濟為統領,通過整合、修改、新增等方式予以完善,引導數字經濟健康高效發展。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銜接,統籌數字經濟相關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建設等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對數字經濟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套用示範的支持。加強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用地保障,探索實行彈性出讓年限、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供地方式,支持數字經濟領域重大項目優先列入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庫,優先安排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落實面向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軟體和積體電路設計企業的相關稅收扶持政策。細化落實專項融資等激勵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從信貸審批、產品研發、利率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開發信息科技融資擔保、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增信等產品和服務,推進信息資產作為生產要素投資入股、質押融資,擴大信用貸款規模。提升風險投資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拓展融資渠道。
第五節 加強評估考核管理
結合國家數字經濟統計方法,開展符合數字內蒙古特點的數字經濟監測和評估評價體系研究,定期發布數字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評估報告。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和督導,認真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五年總結工作。自治區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和階段目標,把監測評估結果作為改進各地區各部門工作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政府、網際網路平台企業、行業組織和公眾有效協同、多元參與的監督機制,共同推動規劃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