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道的膜性結構
ZEISS神經外科專用顯微鏡下,內耳道口呈現前窄後寬深,後緣銳利,表面覆蓋白色不透明的硬腦膜,橋小腦池蛛網膜呈現半透明的亮白色,81.81%在內耳道口附近沿著骨質表面的硬腦膜明顯進入內耳道內;另外18.19%的蛛網膜向內延續的同時與內耳道口硬腦膜及神經發生部分的粘連。HE染色的切片上可以看到:①硬腦膜較厚由堅韌的緻密結締組織組成,富含膠原成分,染為紅色或者紫紅色。可見其象骨膜一樣貼附於內耳道骨質表面,延續至內耳道底部,其厚度逐漸變薄,逐漸終止消失。由於標本經過固定,脫水的原因,兩者之間出現了部分的分離。②蛛網膜為一薄層緻密結締組織,呈現紫色或者淺紫色,附著於硬腦膜表面,兩者緊密的貼附在一起但是兩者之間存在一個潛在的間隙,一直延續至內耳道底部的占100%。在內耳道底部可見,蛛網膜包繞在前庭蝸神經節周圍,與之有一較小的間隙,無蛛網膜返折於神經表面的現象。
臨床意義
內耳道內的蛛網膜分布的觀點,橋小腦角池的蛛網膜從內耳道口開始緊密結合於骨質表面的硬腦膜一直延續至內耳道底部終止,包繞聽神經節同時也可以推論聽神經瘤為一個蛛網膜內位的結構:聽神經瘤大多數起源於前庭神經Obersteiner-Redlich區外側的神經鞘膜,沿著神經向阻力小的內耳道外和橋小腦角區生長,表明聽神經瘤是位於蛛網膜內位生長的腫瘤。這也吻合了2002年日本學者對臨床手術的聽神經瘤進行觀察而提出的理論:直徑小於5mm的聽神經瘤完全是蛛網膜內位的腫瘤,隨著聽神經瘤的增大,腫瘤向內耳門方向生長,由於內耳門附近存在的大量的蛛網膜小梁和逐漸與內耳門的蛛網膜發生壓迫而引起相互的粘連,粘連起的蛛網膜包裹內耳道外的腫瘤部分形成腫瘤被膜,若腫瘤繼續增大,反而因為腫瘤的生長速度過快和被覆腫瘤外面蛛網膜發生的病理生理變化的原因,被覆腫瘤外面蛛網膜有時會出現不完整甚至消失的現象。
由於聽神經瘤為蛛網膜內位的結構,所以面神經、前庭蝸神經位於腫瘤與此層蛛網膜之間,因此為了保留面、前庭蝸神經的功能,應該銳性的剪除面、前庭蝸神經的表面腫瘤;相反採用沿著腫瘤表面鈍性剝離面、前庭蝸神經,過度牽拉會對其功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腫瘤的上下極由於蛛網膜的推擠和其他腦池蛛網膜的存在而形成明顯的兩層或者多層蛛網膜,此處腫瘤的剝離比較簡單;腫瘤與腦幹緊密粘連,常常間隔一層軟腦膜蛛網膜,但是不會侵及腦實質,兩者之間分界比較明顯。如有可能,在切除嵌入腦幹部分的腫瘤的時候能在腦幹表面保留一層蛛網膜結構,對於保護腦幹表面的引流和供應血管及其功能的保留將會十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