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波、內潮汐沉積廣泛發育於深水海洋的各種環境中。在不同環境、不同水動力條件下形成的沉積特徵不同,其形成機制也有區別。根據現有的研究程度,內波、內潮汐沉積鑑別標誌歸納為如下幾點形成於深水環境,具有特徵的指向構造一雙向交錯層理,常見脈狀、波狀和透鏡狀層理,具有特徵的沉積層序,沉積物粒度較細,缺乏生物擾動構造,通常出現於海平面上升時期(He and Gao,1999)。此外,還可出現砂岩與頁岩的韻律性互層、雙黏土層、交錯層理與平行層理的互動出現、爬升波紋層理、魚骨狀交錯層理、再作用面等(Shanmugan,2003)。
模式
目前已建立了3種內波、內潮汐沉積模式,分別是水道型內潮汐沉積模式、陸坡非水道環境內潮汐沉積模式和海台內潮汐沉積模式。
形成機制
在水道發育的斜坡環境中,低海平面時期,以發育粗碎屑重力流沉積為特徵,此時內潮汐和內波作用的能量不足以改造砂礫級碎屑重力流沉積,故此時難以形成可鑑別的內潮汐和內波沉積。隨海平面上升,物源區逐漸遠離沉積區,粗碎屑的注人受到抑制,這時內潮汐和內波得以改造細粒重力流沉積物。該環境中形成的沉積主要為雙向交錯紋理砂岩相和單向交錯層理和交錯紋理砂岩相(或粉砂岩相)。
在不發育海底水道的陸坡環境條件下,內潮汐流通常不像水道環境中那樣強,而是流速較低。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典型的床沙載荷和懸浮載荷的交替沉積,即形成砂岩(或顆粒灰岩)與泥岩的薄互層。深海、半深海中廣闊的海底平台上也是內潮汐發育的較有利場所。由於海台上地形平坦,阻力較小,內潮汐流可在較大範圍內保持一定的流速,從而可搬運細粒沉積物並形成內潮汐沉積。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論述的僅指一般情況而言,並不能絕對化,例如在西秦嶺地區發現了海退的濁積岩進積序列也可與內波、內潮汐沉積伴生(晉慧娟等,2002),而在寧夏香山群徐家圖組發現了深水斜坡環境中並未發育脈狀、波狀、透鏡狀層理,這則有可能是由於短周期內波的疊加,使得在弱水流期懸浮的泥質繼續保持懸浮狀態而不發生沉積的緣故(李向東等,20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