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障礙

兒童行為障礙,兒童的行為偏離一般正常規律的病理現象。發生率很高。其表現可分為兩類。一是兒童中常見的心理生理行為偏異,如遺尿(見遺尿症)、厭食、偏食、夜驚、夢魘、睡行、口吃等。另一類是一些習慣性動作,如吮手指、咬指甲、咬衣襟、習慣性抽動(如習慣性眨眼、努嘴、扭頭、聳肩等)。兒童的品行不良行為、反社會行為一般歸屬品行障礙範疇(見兒童品行障礙),不算一般行為障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行為障礙
  • 外文名:Behavior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 別名:兒童行為過失
病因,治療,

病因

①多數是發育問題,與暫時性心理生理髮育延遲有關。以遺尿為例,出生以後,神經系統對排尿功能的控制有由不成熟到完善的發育過程,嬰幼兒排尿不能自控是正常生理現象,大多數兒童要到3歲時才能完全控制白天排尿,4~5歲時才能控制夜間排尿,5歲以後的遺尿才算行為障礙。隨著年齡的成長和發育的成熟,大多數遺尿會自然消失。
②有些行為障礙屬於習慣性質,開始時是偶然發生的,但由於不斷得到強化,便逐漸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咬指甲開始時往往是模仿他人的行為。習慣性抽動開始時往往是對帽子過小、衣領太緊、毛織物刺癢等具體原因的反應,但由於甩頭、扭頸等動作可以緩解不適或獲得舒適快感而使行為得到強化以致形成習慣動作。
③有的行為障礙的發生,與環境影響不良、教養失當有關,厭食、偏食的發生,多數與溺愛縱容、餵食不規則、飯前吃零食有關。而吮手指的習慣,常發生於孤獨無聊、缺乏玩具或遊戲的情況之下。
④少數行為障礙是器質性疾病的結果,例如不到10%的兒童遺尿是由於器質性病因所致,常見的病因有隱性脊柱裂、膀胱及尿道發育異常、膀胱及尿道慢性炎症等。

治療

強調綜合治理。醫生、家長和教師要通力協作,對兒童應當熱情關懷、耐心引導,多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少作空頭說教,更不要一味斥責或嘲笑。因為兒童行為障礙涉及的都是一些具體的單個行為,所以適宜於行為治療。實踐證明,行為治療對遺尿、口吃、習慣性動作的療效都相當不錯。藥物治療有時有輔助價值,例如用丙咪嗪治療遺尿有時有效。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