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克魯什內山脈
- 外文名稱:Erzgebirge
- 地理位置:捷克、德國邊境
- 別名:厄爾士山
簡介,地理位置,礦產資源,交通,
簡介
克魯什內山脈
Krusne Hory
捷克語作克魯什內山脈(Krusne Hory),英語作奧雷山脈(Ore Mountains)。
地理位置
波希米亞高原邊緣山系。沿德國-捷克邊界延伸160公里(100哩),平均寬度40公里(25哩)。波希米亞(東南)一側有陡崖,局部高600∼750公尺(2,000∼2,500呎)。西北側坡度平緩。最高點,捷克境內的克利諾韋茨山(Klinovec,海拔1,244公尺〔4,080呎〕)和德國境內的菲希特爾山脈(Fichtelberg,高1,214公尺〔3,983呎〕),位於山脈之中心。東北端是洛烏奇納(Loucna,海拔956公尺〔3,136呎〕)山,西南端為斯皮恰克(Spicak,高1,115公尺〔3,658呎〕)山。
礦產資源
該山脈的名稱就表明這裡具有採礦傳統,工匠們世世代代成群結隊前來開採金、銀、鉛、銅、鎢和瀝青鈾。礦產資源吸引了來自西北方的中世紀德國移民礦工,給整個地區帶來了濃厚的德國傳統特色。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人被驅逐為止。除原有的礦業外,德國人發展起林業、家具製造、紡織業和一些種植業。山脈兩側居民點的主要形式為小城鎮。1945年後,該地區居民由幾乎全是德國人變為幾乎全是捷克人。有些地方,如伸入德國領土的西部,人口大量減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希莫夫(Jachymov,捷克境內)和奧厄(Aue,當時屬東德)的鈾礦得到開發。捷克比利納(Bilina)河流域霍穆托夫(Chomutov)和莫斯特(Most)周圍開採了大量褐煤。
交通
厄爾士山脈公路交通良好。也有鐵路,但大陡崖形成障礙,使波希米亞一側的線路蜿蜒曲折,常常是之形路線。厄爾士山脈眾多礦泉和冬季運動場所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