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第二中學始建於1964年9月。學校成立之初是一所用維吾爾語言文字授課的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拉瑪依市第二中學
- 簡稱:民漢合校
- 創辦時間:1964年9月
- 所屬地區:克拉瑪依市
- 類別:中學
- 學校類型:民漢合校
學校概況,學校規模,教學成就,政府扶持,培養目標,辦學理念,
學校概況
克拉瑪依第二中學始建於1964年9月。學校成立之初是一所用維吾爾語言文字授課的中學。1967年9月,成為一所民漢合校。隨著民漢學生的不斷增長,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1980年7月,漢語部整體從第二中學分離出來,併入新建的第六中學。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的精神,根據《克拉瑪依市“十一五”及2020年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工作要求,經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克拉瑪依市第二中學於2009年9月恢復為民漢合校的完全中學。
學校規模
學校改擴建之前,建築面積8372平方米,其中二號教學樓2625平方米,科技樓4839平方米,階梯教室324平方米,綠化面積3893.5平方米,綠化率20.47%,生均綠化面積4.06平方米。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學校辦學條件逐年改善,特別是2006年以來,市財政對第二中學又投入了5200多萬元,新建了一幢面積為10860m2的綜合教學樓和一幢面積為5808m2的體育館,鋪設了人造草坪和塑膠跑道,及有地下訓練場的標準運動操場和風雨操場,改擴建了籃球場和教職工宿舍樓;新建改建了生物、化學、體育、歸諒己朵音樂、美術、物理、科學實驗室、計算機室、網路中心等專用教室43間,同時又投入了820多萬元配置了現代化教學裝備以及各類教學儀器。
2012年,學校硬體建設整體水平達到了我市教育現代化的標準和要求,為更好的滿足學校今後的教育教學要求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教學成就
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級教烏臘應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校各族師生的共同努力,第二中學先後獲得了“克拉瑪依市規範化學校”、“克拉瑪依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學校”、“克拉瑪依市平安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以“克拉瑪依市足球學校”為辦學特色,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大教科研力度,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每年高考、抽考、中考成績穩定,在全市民族中學中始終處於前列。2008年學校國中部有教學班14個,2006年、2007年、2008年國中適齡少年總數分別為550人、515人和529人,入學率達到100%。適齡殘疾少年入學率、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始終保持在100 %。輟學率為0。
四十多年來,學校不但為各級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了大量的民漢優秀畢業生,同時培養出了一批師煮市滲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優秀教師,其中教師布齊阿依?思得克同志於2004年獲得自治蒸轎拜區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2005年獲得自治區勞動模範,2007年8月作為我市優秀教師代表,受到溫家寶總理的接見;阿爾孜古力汽說?吐爾遜老師榮獲市級“師德標兵”光榮稱號;胡爾西丹.依卜拉音老師連續兩屆被評為市人大代表。2012年,學校專任教師任職條件達標率、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新任教師學歷合格率以及校長崗位培訓率均達到達標率100%。
政府扶持
2005年來,市政府始終站在確保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保證了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並逐年有所加大。生均費用做到逐年遞增。教師工資納入財政預算並及時足額發放。
2006年、2007年、2008年財政對教育撥款分別為13169662.23萬元,25900831.03萬元和45469421.62萬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國中教育事業費支出數分別為 578.09 萬元、1082.69 萬元和1790.56 萬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國中公用經費支出數分別為 99.19萬元、100.09萬元和116.24萬元;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2234元、2254.35元和2343.57元。
培養目標
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能力、知識、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養,始終圍繞以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目標,認真落實“規範、精講、善導、激趣、啟智”的課堂教學改革十字方針,始終堅持“弘揚民族文化,想整騙加強自身學習,不斷進取”的校風、“端正學習態度,規範學習方法,發揮自身優勢”的學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謹慎踏實,不斷進取”的教風和“重能力,講道德,提高自殃嚷乘駝身修養,團結,勤奮學習”的校訓,在注重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廣泛運用教育城域網及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手段以及通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精講多練等形式,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步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牢固樹立“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辦學指導思想,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制定並實施學科教育滲透德育的指導意見,倡導並要求全校學生以“全國中國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自治區公民道德建設教育月”、“民族團結教育月”以及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等為契機,堅持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為主旋律,以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四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為基礎,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法制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系列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
學校建立了安全教育制度、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和重大責任事故追究制度,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學校辦學思想端正,辦學理念先進,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豐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2006年、2007年、2008年財政對教育撥款分別為13169662.23萬元,25900831.03萬元和45469421.62萬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國中教育事業費支出數分別為 578.09 萬元、1082.69 萬元和1790.56 萬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國中公用經費支出數分別為 99.19萬元、100.09萬元和116.24萬元;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2234元、2254.35元和2343.57元。
培養目標
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能力、知識、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養,始終圍繞以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目標,認真落實“規範、精講、善導、激趣、啟智”的課堂教學改革十字方針,始終堅持“弘揚民族文化,加強自身學習,不斷進取”的校風、“端正學習態度,規範學習方法,發揮自身優勢”的學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謹慎踏實,不斷進取”的教風和“重能力,講道德,提高自身修養,團結,勤奮學習”的校訓,在注重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廣泛運用教育城域網及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手段以及通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精講多練等形式,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步伐,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牢固樹立“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辦學指導思想,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制定並實施學科教育滲透德育的指導意見,倡導並要求全校學生以“全國中國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自治區公民道德建設教育月”、“民族團結教育月”以及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等為契機,堅持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為主旋律,以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四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為基礎,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法制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系列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
學校建立了安全教育制度、重大事故報告制度和重大責任事故追究制度,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學校辦學思想端正,辦學理念先進,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豐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