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狄·塔西佗(Claudius Tacitus,200年—276年),全名馬庫斯·克勞狄·塔西佗(Marcus Claudius Tacitus), 羅馬皇帝,275年9月25日至276年6月在位。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
小傳
就在塔西佗隱居的時候,羅馬皇帝奧勒良率軍東征波斯,可是不久就傳出訊息稱皇帝在拜占庭附近遇弒。元老院對奧勒良的駕崩並不詫異,實際上,許多元老都對皇帝打擊貴族扶持平民的政策不滿,他們私下對奧勒良的遇刺感到高興。而軍隊在皇帝遇刺後也無主見,他們停止了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通過書信請求元老院推舉新一任的皇帝,元老們遂一致舉薦塔西佗擔任皇帝。這樣,在與元老們充分協商後的AD275年11月,在羅馬帝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空位期後,已經75歲高齡的塔西佗接受意見登上了帝位,這也是元老院最後一次履行選舉皇帝的權力。後來的《奧古斯塔史》將奧勒良死亡至塔西佗上任之間的這個空位期誇大為六個月,並稱軍隊和元老院都非常客氣,互相謙讓著讓對方推選新皇帝,甚至有奧勒良的遺孀烏爾庇婭·塞維利娜單獨統治過一段時期的說法,其實這個時間不過幾周而已,至於其他的故事,除了軍隊和元老院確實曾經互相謙讓過外,都是後世的謠傳。
在順利平息了過渡時期國家的不安穩因素後,塔西佗開始實行自己的政策:他發布命令,沒收犯罪人員的財產,充公後重新熔化鑄成錢幣以彌補巨大的財政支出;他打擊奴和被釋奴的地位,規定奴不得反抗和背叛主人,哪怕主人涉嫌犯罪;為重整風氣,他禁止人們穿奢侈豪華的絲綢製品,並關閉帝國境內所有豪華洗浴中心和遊樂設施,宣布在恢復羅馬榮光之前一律不得重新開放;他還選舉和提拔一些聲譽較好的能幹官員以維持內政秩序;他聲稱自己是古代偉大的同名作家塔西佗的後裔,命令記錄員收集並重新謄寫他偉大祖先的著作,據說他曾要求這些書記員每年必須將十份重新謄寫後的史料放置於圖書館中;在宗教上,他放棄了奧勒良尊崇太陽神教的政策,對帝國境內眾多宗教一視同仁,這其實有利於基督教的傳播。
不過塔西佗最令人難忘的政策還是他恢復元老政治的舉措。作為曾經的首席元老,又是被元老們集體推選而當上皇帝的塔西佗,自然要極力為元老們爭利益。他一向感激元老院,認為國家的議會才是法律的制訂者,個人必須服從法律,他在研究古代史籍中得出結論,羅馬只有恢復到昔日元老政治才能有效控制軍隊和內患,重整已被破壞的制度,因此他採取全面恢復元老政治的措施:第一,賦予元老們舉薦和選舉繼位者的權力,並讓其中一些元老擔任軍隊統帥和各行省的高級官員,這些官員原本在幾十年前還都由元老擔任,但持續不斷的戰亂使軍人地位大幅上升,現在許多高價官吏都是由軍人提升而來,塔西佗希望借抬升元老的地位來打壓軍人的飛揚跋扈;第二,規定元老們有自由行使職權的能力,他們可以決定執政官的歸屬,甚至連皇帝也不能幹涉,據說塔西佗的同父異母弟佛洛利安曾希望獲得執政官一職,但元老院以改職沒有空缺為由拒絕了他的要求,塔西佗對此大加讚賞;第三,宣布元老院有對政府其它部門的監督權和處理案件的審判權,甚至連皇帝的詔書也必須有元老院的敕令才能生效。這些措施實際上使元老院獲得了司法權和一部分行政權,最終目的則是使元老恢復昔日的特權地位。 不能說塔西佗恢復元老昔日地位的措施一點都並不值得,他的出發點是要重整帝國秩序,恢復羅馬的強盛榮光,他以為重整元老政治就能恢復過去。但是時過境遷,他忘記了一件事:他擁有現在的地位,其支持並非來自那些遊手好閒的柔弱貴族,而是來自被他暫時籠絡住的軍隊。一旦失去軍隊的支持,所有的政令都無從下達和執行,就這一點決定了塔西佗政策的必然失敗。
得到警告的塔西佗反應也很迅速,雖然已年逾古稀,但皇帝仍然堅持御駕親征。AD276年初,塔西佗來到色雷斯組織軍隊反攻,他任命自己的弟弟佛洛利安為禁衛軍指揮官隨同出征。皇帝採取的對策很高明:他首先對蠻族許下諾言,表示奧勒良與他們簽訂的協定雖然作廢,但也意味著他們他們可以免於出兵,作為對失信的補償,塔西佗答應給他們相應的賠償;同時他又令軍隊嚴陣以待以對付不肯服軟的死硬分子。他的政策使大部分蠻族平靜下來,撤回了自己的領地,他的軍隊又對不願和平解決的頑固蠻族展開戰鬥,最終在高加索山麓附近將敵人全殲,這也使塔西佗獲得了“偉大的哥特徵服者”(GothicusMaximus)的頭銜。 然而這只是塔西佗生命中的最後輝煌,在他統治僅僅六個月後,AD276年6月,他就在小亞細亞的泰亞納駕崩,時年76歲。關於他的死因,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他任命了一個親戚馬克西米努斯為敘利亞總督,此人極其殘暴、腐敗,因而很快就被刺殺。刺殺他的那批軍官擔心受到懲罰,索性也將塔西佗刺殺;另外一派學者則認為塔西佗是因軍隊放縱任性而導致的焦慮縮短了壽命,最後因年事已高因病而死。但不管怎樣,正如吉本所說的,軍隊的驕橫確實是塔西佗致死的主因。他一死,他的所有為恢復元老統治的措施全部被廢止,元老院突然展現的耀眼遠景,僅僅幾個月後就全部破滅,恰似病人臨死前的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