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可達15米,胸高直徑可達35厘米;樹皮灰色;枝紅褐色或灰褐色,散生近圓形縱裂的小皮孔;小枝纖細,黃褐色,被灰白色的短柔毛;
腋芽小,長圓形,長約1.5毫米,有灰白色的短柔毛。葉紙質,多數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9厘米,寬1.5-3.3厘米,先端多數鈍,或為漸尖而具鈍尖頭,或有凹缺,基部渾圓,或鈍或淺心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乾時兩面同色,常呈橄欖綠色或黑橄欖綠色,中脈在上面凹陷,初時有微柔毛,下面凸起,嫩時有伏柔毛,側脈纖細,略明晰,每邊4-6條;葉柄纖細,長4-5毫米,有短柔毛或無毛,上面先端有診溝。
雌花生在當年生枝下部,腋生,單生,芳香,淺黃色;花萼綠色,深4裂,裂片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鈍,邊緣有睫毛,兩面略被短柔毛;
花冠壺狀,長約4毫米,直徑4-5毫米,兩面無毛,4裂,裂片寬卵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退化雄蕊8枚,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2-3毫米;
子房球狀,無毛,6室;花柱3;花梗纖細,長5-10毫米,有短柔毛。果球形,直徑約1.5厘米,嫩時綠色,熟時黑色,光滑無毛;種子扁,近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5毫米,黑褐色,腹面平直,較薄,背面拱形,較厚,厚約3毫米;宿存萼增厚,直徑約1厘米,4裂,裂片長圓形,向後反曲;果柄纖細,長5-10毫米,變無毛。花期4-5月,果期8-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西南部、廣西(合浦)和海南(澄邁、臨高、儋州、昌江、樂東和崖縣)。生長於丘陵疏林中,河畔林中,路旁灌叢中等處。光葉柿生長於北熱帶至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暖,陽光雨水充沛,植物資源具有多樣性。光葉柿生境中光熱條件好、喜強光照及通風環境。光葉柿生境土壤為高鹽鹼性沙土、沖積泥土或風化酸性磚紅壤,表土腐殖質豐富,喜壤土環境;在沿海高潮線附近生境林地多呈孤獨木生長,也見於濱海灌叢;在次生風水林中多見於林內與當地鄉土樹種伴生。
繁殖方法
光葉柿的繁育以播種為主,通常採用撒播法,溫度適宜即可播種。種子應在果實充分成熟並經堆積軟化後,用細沙磨擦果實裸露種子,用0.3%
高錳酸鉀或1%多菌靈浸種消毒30分鐘,然後直接播種。
圃地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四周為荒地或者丟荒地,土壤為酸性磚紅壤。露地播種前,選擇有機質含量高、疏鬆和排水良好且有一定蓄水能力的土壤設定苗床,且東西走向為宜,經翻地平整後去除雜物耙細,深翻鬆土,土壤消毒,然後再整地築畦,安裝噴灌設施。播種地面積為10.35米×1.6米,分2行,行寬65厘米,行距30厘米。播種時應選擇無風、晴天進行。播種量以每行1000粒,種子均勻撒於床土上,用紅壤土覆蓋,蓋土厚度以2-3厘米為宜。覆土後澆透水,避免雨水過大沖刷床面,待水滲透後加蓋薄膜,至發芽出苗前給水均勻,保持土壤濕潤。
栽培技術
出苗後逐步揭膜經一段時間煉苗,每周對苗地以及周邊地塊進行除草、鬆土。雜草防治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防止除雜時傷至光葉柿的根系。待真葉出現後,施高氮水肥1次,培育壯苗。過密應適當進行間苗。
苗床由噴灌保持濕潤不積水;出苗後施肥可採用根外施肥(葉面噴施),用肥少、肥效快,能及時滿足幼苗生長所需,又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追肥要採用適當的肥料品種和施肥濃度,防止肥害,最好是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噴施後最好12小時內不淋雨。噴施時葉子正反兩面都要噴到,以葉背吸收較快。
採用噴灌技術能節水、保土、保肥,減少土壤流失,避免土壤板結,改變苗床小氣候,避免高溫和乾熱對苗床的傷害,還具有節省人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優點。因此,在光葉柿的生長過程中採用噴灌技術,幼苗期應根據天氣狀況適時澆水,夏季高溫每日傍晚開水噴灌至土壤完全濕潤,降雨量大則少澆或不澆,光葉柿耐旱,但不耐澇,雨季雨水較多時得開好排水溝,及時排水。幼苗時期極易滋生雜草且不宜噴施除草劑,應人工進行鬆土除草,促進幼苗的生長。待幼苗生長為壯苗時,可進行移栽,培育成林。
主要價值
園林及經濟:光葉柿樹形高大挺拔,樹冠龐大,與一般的園林綠化樹種比較具有明顯的優勢,其次光葉柿的材質緊密,木紋均勻,可以作為家具樹材種植。光葉柿經受了漫長的自然選擇,具有適應性強、樹幹強壯、經濟壽命長等優良特性,是中國華南珍稀樹種,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
生態:光葉柿具有抗風和耐鹽鹼的優良特性,同時具有提供鳥類棲息、護岸和優良生態景觀等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