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葉柯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mairei (Schottky) Rehder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殼斗目
- 科:殼斗科
- 屬:柯屬
- 種:光葉柯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文獻來源,
形態特徵
葉質硬而脆,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寬15-40毫米,頂部漸尖,基部楔尖,沿葉柄下延,全緣,中脈在葉面稍凸起,側脈每邊6-10條,頗纖細,在葉面通常輕微凹陷,支脈常不顯露,葉背乾後黃棕色,有較厚的蠟鱗層;葉柄長8-15毫米。雄圓錐花序長4-8厘米,有時為穗狀花序;雌花序長5-8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長約1/3毫米;果序長3-5厘米,果序軸與其著生的小枝等粗或稍纖細;殼斗碗狀,高5-8毫米,寬10-18毫米,包著堅果約一半,有時稍多或稍少,硬木質,小苞片鱗片狀,三角形,覆瓦狀排列,伏貼於殼壁,被黃棕色蠟鱗;堅果寬圓錐形或略扁圓形,高10-15毫米,寬11-18毫米,頂部略平緩,淡黃棕色,無毛,果臍微凹陷,深約1/3毫米,口徑6-8毫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昆明附近。
花期 8-9月,果次年同期成熟。生於海拔1 500-2 500米較乾燥的山地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光葉柯產自雲南中部以北各地,東北部最常見。現未經人工馴化,為野生分布狀態。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多與櫟屬、栲屬樹種組成混交林,少量伴生於滇青岡Clobal—anopsisglaucoides、滇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華山松Pinusarmandii、旱冬瓜Alnusnepalensis、雲南松Pinusyunnanensis組成的混交林中。在山脊附近常與地盤松Pinusyunnanensisvar.pygmaea、川西棟Quercusgilliana連成一片頗為獨特的次生常綠灌木林。光葉石櫟為喜光樹種,常自然分布於山坡的陽面。光葉石櫟的林地土壤為山地紅壤,土層瘠薄,岩石露頭較多可達50%以上,成土母質為板岩、頁岩、玄武岩。
主要價值
大樹可作用材,果實澱粉含量44%。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 第22卷, 85. 光葉柯 光葉石櫟 圖版52: 1-3
Lithocarpus mairei (Schott.) Rehd. in Journ. Arn. Arb. 1: 128. 1919; A. Camus, Chenes 3: 1162. 1954. ——Pasania mairei Schott. in Bot. Jahrb. 47: 665. 1912.——Quercus mairei(Schott.) Levl. in Fed. Rep. Sp. Nov. 12: 365. 1913. ——Synaedrys mairei (Schott.) Koidz. in Bot. Mag. Tokyo 30: 197.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