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

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

《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高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
  • 作者:張高臣
  • 類別:歷史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489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張高臣編著的《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首先對 光緒朝自然災害的種類和頻次、空間和時間分布、破 壞強度等展開統計分析,以達到對光緒朝災況的巨觀 認知。其次對光緒朝荒政舉措、荒政效果及荒政實施 的制度性缺陷展開分析,得出光緒朝政府荒政漸趨頹 廢的結論,而這種頹廢,客觀上又為近代“義賑”的 興起提供了發展空間。再次分析光緒朝災荒的社會影 響。後對光緒年間各政治派別的災荒觀展開比較分 析。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的學術回顧
一 災荒史研究的階段性發展
二 光緒朝災荒與社會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 現有研究的不足與本書的目標
第二節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創新點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三 創新點
第一章 光緒朝(1875-1908)災況概覽
第一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的種類和頻次
一 自然災害種類多
二 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
第二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
第三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的破壞強度
第二章 光緒朝荒政的制度運作及發展困境
節 清代“荒政”簡介
一 備荒
二 救荒和恢復生產
第二節 光緒朝荒政舉措及其社會影響
一 光緒朝荒政舉措及效果
二 光緒朝荒政的制度性缺陷
第三節 光緒朝荒政失控的社會政治經濟原因
一 封建國家中央集權的政治權力日漸衰微
二 國家財政匱乏
三 吏治嚴重腐敗
第三章 光緒朝救荒機制的近代轉型
節 近代義賑的興起與發展
一 義賑的緣起
二 近代義賑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近代義賑興起的社會歷史背景
一 官賑不力客觀上為近代義賑的興起讓出了活動空間
二 傳統慈善機構慈善活動的傳承
三 近代東南地緣共同體的形成——近代義賑興起的支點
四 西方傳教士對華賑災活動的影響和刺激
五 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的參與
六 近代傳播媒介的出現
第三節 近代義賑對傳統民間賑濟的超越
一 募捐和賑濟範圍的差異性
二 技術手段的差異性
三 賑災地位的差異性
四 賑災性質的差異性
五 組織形式的差異性
六 工作程式的差異性
七 價值取向的差異性
八 救濟理念的差異性
第四節 近代義賑對傳統救荒機制的制度性衝擊
一 近代義賑的社會效果
二 近代義賑對傳統救荒機制的衝擊
三 近代義賑的經驗啟示和局限性
第四章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社會危機
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人口變遷
一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人口的增減
二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流民潮
三 光緒朝自然災害對人口結構和災民素質的影響
第二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社會經濟
一 使封建國家的財政愈顯拮据
二 光緒朝自然災害對農業經濟的嚴重破壞
三 光緒朝自然災害對商業貿易的影響
第三節 光緒朝自然災害與社會衝突
一 光緒朝因災引發的社會衝突概況
二 光緒朝因災引發的社會衝突類型
第五章 光緒朝各政治派別災荒觀探析
節 “天象示警”的傳統災異觀的延續
第二節 清流派“重本”、“恤民”的災荒觀
一 清流派關於災因的認識
二 清流派關於防災救荒的務實性建議
第三節 洋務派“師夷”特色濃厚的災荒觀
一 洋務思想家對傳統災異觀的批判
二 洋務派對於中國災荒成因的認識
三 洋務派關於防災救荒的荒政主張
第四節 戊戌維新派“維新”特徵突出的災荒觀
一 維新派關於中國災荒成因的揭示
二 戊戌維新派對於解決中國災荒問題的思考
第五節 “標本兼治”——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災荒觀
一 資產階級革命派對近代中國災因問題的深入思考
二 資產階級革命派關於祛災除荒的遠見卓識
三 對資產階級革命派災荒觀的簡單評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張高臣(1969—),男,山東平度人,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2000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近代災荒史和社會史的研究。在《東嶽論叢》、《甘肅社會科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