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初年山西災荒與救濟研究》是山西大學導師郝平著的一篇博士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緒初年山西災荒與救濟研究
- 作者:郝平
- 導師:行龍指導
- 學科專業:中國近現代史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關鍵字:自然災害 救災 社會救濟 山西
- 館藏號:D691.9
- 館藏目錄:2010\D691.9\3
內容簡介
自然災害始終是人類的共同大敵,人類一直在同自然災害頑強的鬥爭中艱難地發展著自己。從古到今,災荒對人類社會的困擾從未停止,防災減災依然是人類面對的永恆課題。發生於光緒初年華北地區特大旱災,波及地區廣,持續時間久,影響極為深遠,是中國歷史上特大災荒之一。對中國歷史上這次重大災害進行細緻地研究,梳理其發生,發展的歷史,不僅有助於了解當時不同層面的救濟行為和舉措,而且有助於揭示災荒救治的傳統與近代變遷的歷史脈絡。同時,對當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減災救災工作的開展也具有借鑑意義。 基於此,本文將對本次大災荒在山西的發生、蔓延和各方力量的救治情況予以展開分析和研究。 論文前兩章側重於災情描述和災情指數分析研究。第一章對災荒的發生和災情的蔓延加以梳理,展現災荒不同階段的時空分布特徵,並著重以《晉災淚盡圖》中的十個典型事例和圖畫為主線,結合其他史料,描述災荒發生時山西社會各階層的悲慘命運,再現山西災荒的民生圖景,凸顯“現場感”。第二章從食物、糧價、瘟疫和狼災鼠患等顯示災情最為突出的指數展開分析,呈現災荒的肆虐程度,並說明這次大災在山西是一場以旱災為主,多災並發的複合性大災荒。 第三至第七章是本文重點,強調災荒救濟中人的作用。主要探討社會各個階層在山西自然災害救濟過程中的組織行為和應對措施。第三章闡述了山西高層四位省府大員在災荒救濟過程中的態度和認識,以及所採取緊急應對的措施,進而說明他們的不同表現,對於減輕災荒影響、穩定社會秩序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四章主要選取中間層面的兩位辦賑官員,考察他們在災荒最重地區具體展開賑務工作的經歷,以及形成的一些獨到的救災見解、構想和因地制宜採取的系列救濟措施。第五章則通過對基層州縣官員群體在災荒中的不同表現即積極與推諉、清廉與貪婪等,分析州縣官員對災荒救濟的不同認識和態度,進而在具體執行救濟措施時所表現出的不同對應辦法。第六章考察了鄉村民眾、士紳文人、地方富戶、商人、女性等社會角色在災荒中的各種表現,加以說明民間自發應對災荒的舉措和救助行為,從而豐富對災荒救濟的認識和理解,第七章對西方傳教士和江南“義賑”的賑災活動進行了論述,詳細分析了他們的運作方式和救濟效果,客觀地評價了他們在救災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八章主要從人口、經濟和文教等方面闡述了災荒對山西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並就時人對這次災荒事件的認識和反思給予了考察分析。由此,突顯了此次大災在山西地域社會中的社會經濟後果。 可以看出,在面臨罕見的大災時傳統的官方救濟仍居主導地位,但是官員個人的素質和賑濟認識直接影響著其救濟工作的展開和成效。而民間自救和外部援助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是對官方救濟的重要補充。整體而言,呈現出了一種“政府為主,民間為輔,南北相援,西方介入”多渠道的救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