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山花鼓戲
- 分類:戲曲
- 地區:信陽市
基本介紹,藝術特色,發展歷程,藝術現狀,花鼓之鄉,
基本介紹
文化遺產名稱:光山花鼓
遺產編號:Ⅴ-17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信陽市光山縣
遺產級別: 省
花鼓戲由說唱轉為戲曲至遲在清光緒年間已經完成,以後便成為流行於大別山一帶的戲曲劇種。光山花鼓戲雖屬於一個地域性的地方小戲,但一些研究者認為它不僅吸收了當地的民歌小調,而且吸收了流行到當地的弋陽腔和柳子戲的音樂和表現方法,擁有豐富的音樂語彙。道白使用地方方言、俚語,加上演唱時的幫腔,生活氣息濃郁,活潑熱鬧,很受當地民眾的歡迎。光山花鼓戲有傳統劇目200多出,多是反映民間生活,宣傳傳統道德,具有趣味性的劇目。一個花鼓戲班社一般只有七八人,服裝道具簡單,適用於上山下鄉演出。光山花鼓戲已經沒有專業表演團體,名老藝人相繼去世,劇目不斷減少,亟待扶植和保護。
藝術特色
豫南花鼓戲演出,人員省而精,演員一專多能。道白分3種:一是韻白;二是口白,採用土語鄉音,類似家常用語;再一種是數板道白,多由丑角採用,語言幽默風趣。
發展歷程
1953年,光山花鼓戲《夫妻觀燈》參加中南大區匯演並被評為優秀劇目。隨後到中南海懷仁堂作匯報演出。受到當時在場觀看的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表揚。1989年省文化廳曾在光山縣舉辦了大型研討會,有省內外60多名專家參與研討,由於豫南花鼓戲深受當地民眾歡迎,2008年,仍有業餘文藝團體活躍在當地。
藝術現狀
“光山花鼓戲”是光山縣特有的民間藝術,從1967年以來多次赴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由於種種原因,與其他民間藝術珍品一樣,“花鼓戲”也面臨著後繼乏人、無法傳承的窘境。為復興這項民間藝術,政府超常規投入,先後募集資金300多萬元,拯救“花鼓戲”。如今,“光山花鼓戲”已有了5個培訓基地,200餘名專兼職演員,來自農民、醫生、教師等各行各業。“光山花鼓戲”已成為一張金名片,在全國各地都有演出活動,年初新版“花鼓戲”《夫妻觀燈》、《頂椅》等走進省人民會堂,並獲全省地方劇目展演金獎。
花鼓之鄉
文殊鄉是信陽市第一個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的鄉鎮。這一命名是從傳承獨具地方特色的光山花鼓戲藝術著手的。光山花鼓戲是具有土色土香的戲曲劇種,集萃著豫、鄂、皖邊區的民間小調、山歌、花會、舞蹈的精華於一體。2004年,花鼓戲被列入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2006年,又被列入省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品錄。為支持這一劇種的傳承創新,光山縣和文殊鄉有關部門搭建了廣闊的平台,鼓勵老藝人招收學徒。每年提供8000元資金補貼戲班購置服裝、道具,逢年過節,組織各戲班到指定地點演出。富裕起來的文化戶開始增大對花鼓戲班的投資,各戲班之間也出現了頻繁的聯袂演出。花鼓戲已成為當地民間藝術龍頭,帶動了地燈戲、皮影戲、獅舞、龍舞、旱船、竹馬、花挑和大鼓書等地方戲的蓬勃發展。止2009年,該鄉已有職業花鼓戲班8個,皮影戲班4個,光州大鼓班12個,民間花會表演隊36個,農民職業演員210人,業餘演員600人,每年各類演出累計達1800餘場(次),觀眾達5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