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造假再畢業

自己刻章“簽就業協定”,在淘寶購買協定,找超市老闆兩元錢蓋一個章子簽假協定。成了不少應屆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的權變之策。而這些協定最終會成為相關部門統計就業率的依據。部分畢業生面臨沒就業協定就沒畢業證的壓力,造成先造假後畢業的社會扭曲現象。

然而,學校簽署”就業協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校的就業率。以此達到社會對於學校的教學要求,進而吸引更多的學子就讀。將就業協定和畢業證聯繫起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縮減了學生的選擇空間,是學校不負責任的現象。

即使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不能作為學生違法的原因。若是遇到就業協定與畢業證相掛鈎的現象。可以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以使保證自己的基本權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造假畢業
  • 解釋:一種獲得就業的手段
正文簡介,被逼造假,就業問題,就業商機,

正文簡介

部分畢業生面臨不交就業協定就不許參加論文答辯、不發畢業證學位證的壓力。而高校低就業率專業縮招、停招的政策壓力,則是個別院系逼著自己學生造假的外在動因。

被逼造假

先造假再畢業 學生沒就業協定,別拿畢業證;學校就業率低,專業減招停招。
先造假再畢業
被逼造假
這是這些大學生們四年的最後一次造假。大二的時候,為了拿到5000元錢的國家勵志獎學金,家境富裕的王林到民政局偽造了貧困家庭證明;大四上學期,林楠外出打工賺錢,而並未按學校的要求去實習單位實習,偽造了全部的實習日誌。
但何光坦言,這一次自己找人刻章造假,也是被學校逼出來的無奈之舉。
從上大學起,每到畢業季,校園就流傳著“找不到工作不準畢業答辯”的說法。2013年6月流言成為現實。按照何光所在學校的規定,“如果在6月10日之前還沒有簽訂三方協定,就不能參加畢業論文答辯”。何光也想過抗拒,“我就是不交,看你能把我怎么樣?真敢不讓我畢業?”但是一看到班裡三十多人的三方協定都蓋好章交了,何光最終選擇了忍耐和屈服,“胳膊扭不過大腿,我不能拿自己的前途賭博”。
何光不願求人,更不願讓家人知道自己上了4年大學“連個飯碗”都沒有,最終何光在網上聯繫了一家刻章公司,“自食其力”。
“沒有簽署就業協定不能答辯”的學校還包括西南科技大學。有學生告訴南方周末,學校給畢業論文輔導的老師們都下了任務指標,如果到答辯前,導師名下的學生按人頭沒有交夠已經簽訂好的三方協定,導師就要被罰款。該校的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董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同學的導師就要求:如果沒有三方協定,論文和實習報告就無法通過。
王林、林楠、吳葉、李承等人所在的學校則是利用畢業證和學位證來要求學生簽訂就業協定。

就業問題

先造假再畢業 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郭獻強告訴南方周末,面臨史上最難就業季,該校並沒有專門要求老師逼迫學生簽約,他所在的管理學院也沒有明說,“但是我知道有些系說過,必須把三方協定拿回來,不然不給發畢業證。”
先造假再畢業
就業問題
郭獻強說,每個學校都有個就業率的問題,教育部會統計學校就業率。“就業率低的專業要取消招生資格,所以大家都想把就業率做高。我們學校就業率本來就不高,你再不要求學生做一些就業的協定,那就業率不就更低了嗎?”
“我們老師也只能發發牢騷。老師相對來說不願作假,但有些部門他在做這個事情,這個壓力主要來自校外。老師們傾向於來真的。”郭獻強說。

就業商機

在淘寶網上,依然有多個出售就業協定蓋章的網店,價格從80元到200元不等。南方周末與其中一家註冊地址顯示為廣州的網店店主取得了聯繫。在最近不到一個月時間裡,該網店的業務成交量已達到20件,店主還上傳了該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組織機構代碼。
7月1日,南方周末從某高校就業網站上下載了一份明確註明僅限於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契約》,填好畢業生信息後發給對方。很快,就業契約的信息被逐項填滿並且加蓋有一家翻譯有限公司的公章,單位的註冊地址顯示為廣州市白雲區。
為了防止偽造“就業協定”,各個高校的就業協定上均有一欄用人單位的“聯繫電話”。這一欄要求必須填,以供學校電聯核實。而這些出售假就業協定的公司,可謂服務到家。7月2日上午,南方周末以學校就業辦老師的身份與契約上留下的人事部門聯繫人取得聯繫。報上契約畢業生的姓名和學校後,負責人稱該畢業生已到公司上班,“表現很優秀,每個月工資能發三千多塊錢”。
網店客服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該公司經常找大學生兼職翻譯外語,2013年5月份,很多兼職的大學生都希望公司能與其簽訂一個虛假的三方或靈活就業協定,否則他們就無法順利畢業。公司老闆發現了商機,便兼職在淘寶上開了網店。網店主要為畢業生提供實習證明蓋章和就業協定蓋章的業務,每份100元錢。根據交易記錄顯示開店的兩個月里已售出62份。
做起簽協定兼職業務的還有一些勞務派遣公司。這些勞務派遣公司甚至將廣告做到了大學校園裡。廣州富禾勞務派遣公司便是眾多兼職簽協定的公司之一,這家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村某商務中心的公司自稱是一家集人力資源引進開發、勞務派遣、就業實習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單位。公司負責人李先生告訴南方周末,該公司和多所高校的畢業班都建立了合作關係。
該負責人說,該公司成立已有十多年了,和大學生簽虛假協定是這兩年的事情。如果簽協定的話,“單人次的話一份150元錢,人數多的話可以按100元一份”,並且也可以“負責配合學校後續的跟蹤抽查”。
經過一輪造假,並未給何光、李楠、王林、吳葉他們帶來什麼實際的影響。畢業之後,又回到了原點。7月2日這一天,感覺“沒有臉面回家”,何光留在南京郊區的一間陰暗、逼仄的出租屋裡,不斷地尋找招聘信息;未找到工作的李承回到了家,開心地和同伴們玩著網路遊戲;王林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在備考2014年的研究生考試
而他們的母校,新的一輪招生宣傳已經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