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量詞研究》是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先秦兩漢量詞研究
- 作者:李建平
- ISBN:9787520309615
- 定價:125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先秦兩漢量詞研究》是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平。
《先秦兩漢量詞研究》是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平。內容簡介本書綜合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兩百餘種,對先秦兩漢時期的量詞系統進行全面描寫和研究。先秦兩漢時期量詞總計三百三十九個,其中名量詞三百二十...
《簡帛量詞研究》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顯成,李建平 內容簡介 由於傳世的先秦兩漢魏文獻基本上都是書籍,缺乏文書文獻,故很難真實反映當時的量詞及稱數法面貌,而簡帛中不光有大量文書,而且有極其豐富的必須使用稱數法的簿籍類文獻,故本書以簡帛為量詞及稱數法研究的材料,自然可以科學地地反映所在時代...
第四節現代漢語常用、次常用個體量詞的數量 第三章個體量詞產生與發展的系統研究 第一節先秦——個體量詞系統的萌芽期 第二節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個體量詞系統的發展期 第三節宋元——個體量詞系統的成熟期 第四節明清至現代——個體量詞系統的調整期 第四章個體量詞產生與發展的個案研究 第一節個體...
《兩漢語法比較研究》是2011年0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光惠。該書介紹了西漢和東漢詞語附加、量詞、否定句中代賓位置、動趨式和被動式等語法專題進行細緻的描寫和比較。內容簡介 本書利用西漢和東漢的詳盡的共時和後時語料,對兩個時期詞語附加、量詞、否定句中代賓位置、動趨式和被動式等語法專題進行...
二動詞重疊研究綜述 三研究目標、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先秦時期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重言、重疊和疊用 第二節《詩經》中有無動詞重疊形式之考辨 一“采采”等詞的考辨 二單純重疊詞和合成重疊詞 第三節先秦其他古籍中的重疊現象 第三章漢魏時期的動詞重疊 第一節漢魏詩文中的VV式 第二節動量詞的產生和發展 一動...
近年來,在《中國語文》《語言科學》《漢語史學報》《勵耘語言學刊》《歷史文獻研究》《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 》等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其他各類項目多項。一、主要項目 “先秦兩漢出土簡帛和傳世典籍異文語言研究”,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漢簡逐字索引(附原文及校釋)”...
程度副詞 第二節 範圍副詞 第三節 否定副詞 第四節 頻率副詞 第五節 情狀副詞 第六節 關聯副詞 第七節 時間副詞 第八節 語氣副詞 第六章 介詞 第七章 連詞 第八章 量詞 第一節 《法言》中的量詞 第二節 《揚雄集》中的量詞 第九章 語氣詞 第十章 助詞 第十一章 嘆詞 總結 參考文獻 後記 ...
一、先秦兩漢時期的古語詞成分 / 255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古語詞成分 / 263 三、隋唐五代時期的古語詞成分 / 265 四、宋元明清時期的古語詞成分 / 267 五、牛蹄贛語古語詞的歷史層次特徵 / 276 參考文獻 / 280 索引 / 282 作者簡介 楊運庚,安康學院教授,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陝西...
1.《隋唐五代量詞研究》(30.9萬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2.《先秦兩漢量詞研究》(50.8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1月。主要論文 1. 動量詞“行”產生的時代及其來源,《中國語文》2011(2)。2.漢語個體量詞研究出土文獻語料二題,《中國語文》2012(1)。3. “同生”“同產”辨正,...
7.專著《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2005年8月9日獲“重慶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叄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頒。8.專著《簡帛文獻學通論》2006年12月30日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獎”,重慶市人民政府頒。9.專著《簡帛文獻論集》2011年8月8日獲“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叄等獎”,重慶...
《〈元曲選〉個體量詞研究》,《求索》,2006年第6期;《漢語妾稱謂詞的文化解讀》,《中州學刊》,2006年第6期;《“乘涼”義解》,《語文建設》,2008年7-8合刊,獨著;《兩漢時期的服裝量詞考據》,《求索》,2008年第2期,獨著;《先秦時期的服裝稱數》,《語文知識》,2008年9月第3期,獨著;《說猒...
25.《先秦兩漢時期的“云何”》,《語言研究》2003年第3期。26.“走作”補義,《中國語文》2004年第4期。27.面對三千年前的語法,刊登在《光明日報》2004年4月22日C1版頭版頭條。28.《全元散曲》中的“被”字句,《長江學術》第6輯(2004年5月)29. 黃侃,《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河北省教育出版...
李亞明運用同理探討該文獻“名-量”同詞形的語義基礎,看到漢語名詞和量詞之間的詞義淵源,同樣證實了漢語語義和語法的有機關聯、協同發展。(三)語言套用 1. 古籍整理 1995年,李亞明受邀參加台灣地區訓詁學會學術研討會,順道參訪“中央研究院”、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高雄)、輔仁大學、高雄師範大學、...
一、上古時期(從股商時代到先秦兩漢)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辭反映了商代語法的基本面貌,為商代語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甲骨卜辭在詞法和句法上都不太複雜。(一)詞類 甲骨卜辭中的詞,按其意義和語法功能可以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嘆詞等類。各個詞類發展不平衡,...
另有觀點認為許慎說著《說文解字》所述的“畝”為土地的單位量詞並非“畝”字之本義而是引申義。“畝”字的本義應為“田壟”,如《左傳·成公二年》:“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所謂的“東其畝”,就是讓田壟都是東西向的。詳細釋義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三】【田部】畝 六尺為步,步百為畮。從...
此外,介詞“著”、概數詞“所”、量詞“過”、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否定副詞“未”這四個獨具特色的魏晉口語詞至今仍為閩南語的常用口語詞。章太炎對客家語言系統作過一番研究工作,他選取了63條客家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
先秦兩漢之前的文獻中,“耑”“端”二字還常常出現混用現象。如《周禮·考工記·磬氏》:“已下則摩其耑。”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耑,本或作端。”孫詒讓《周禮正義》雲:“耑、端古今字。”又,《漢書·藝文志》“言感物造耑”顏師古注:“耑,古端字也。”段玉裁“端”字下注云:“端,用為發耑、耑緒...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əp 王力系統 緝 ɣ əp 董同龢系統 緝 ɣ ə̂p 周法高系統 緝 ɡ əp 李方桂系統 緝 ɡ əp 兩漢 西漢 緝 東漢 緝 中古音 魏 緝 əp 晉 緝 əp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合 əp 北魏後期北齊 合 əp 齊梁陳北周隋 合 əp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在兩漢時期,中央王朝對烏桓民族採取安撫和靖剿兩種政策,近撫遠攻,屢有御派使者到北方的烏桓族各部落,並在幽州置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使不得與匈奴通。這些御使就負有“監領烏桓”之責,常駐烏桓。早在西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烏桓族主要活動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相當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