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媽

先生媽

《先生媽》發表於1944年,是吳濁流短篇小說代表作。小說深刻地揭示出日本殖民者失敗前夕,與台灣人民之間的矛盾空前尖銳的情況下,瘋狂推行“皇民化運動”,一些民族敗類為了私利,極力使自己“皇民化”。相反,一些具有民族氣節的台灣同胞,對此表現極端不滿和抗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生媽
  • 外文名:misshishi
  • 含義:邵族的女祭師
  • 職能:服侍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
  • 作者:吳濁流
  • 發表日期:1944年
作品名稱,作者介紹,主要內容,作品原文,

作品名稱

「先生媽」是邵族的女祭師,女祭師的邵語發音為misshishi原意為受尊敬的人或作祭的人,日據時期稱為shishi,閩南語發音為「先生媽」,現邵族人也習慣用要「先生媽」來稱呼之。
「先生媽」負責祭祀「祖靈籃」,和主持祖靈祭。族人的婚喪喜慶、男子成丁、建築、造船等祭儀,也都由先生媽來執行,「先生媽」的職能是服侍最高祖靈pasalar和氏族祖靈Apa,並為族人告解、除穢,獲取平安,可以說是邵族宗教生活的支柱,也是精神生活的告慰者。

作者介紹

吳濁流(1900-1976),原名吳健田,台灣新竹縣人,被台灣文學界譽為“鐵和血鑄成的男兒”和“傲骨凜然的獨行俠”。1936年發表處女作《水月》,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先生媽》、《功狗》、《陳大人》,長篇《亞細亞孤兒》等。

主要內容

《先生媽》發表於1944年,是吳濁流短篇小說代表作。小說深刻地揭示出日本殖民者失敗前夕,與台灣人民之間的矛盾空前尖銳的情況下,瘋狂推行“皇民化運動”,一些民族敗類為了私利,極力使自己“皇民化”。相反,一些具有民族氣節的台灣同胞,對此表現極端不滿和抗爭。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永葆民族氣節,極端憎惡、反對“皇民化”,同情並施捨老乞丐的正直、善良而又非常剛毅的先生媽;作品寫的另一個人物是愛錢如命,奴性十足,喪盡人格,毫無民族尊嚴的偽善冷酷的錢金髮。先生媽處處與兒子的“皇民化”作對,最終含恨而死。作品對先生媽的美好品格,給予熱情的歌頌和讚美,而對錢新發之流的民族敗類,給予無情地揭露和批判。
《先生媽》在藝術上除了巧妙的構思,濃郁的鄉土氣息,獨具特色的人物描寫等一般特點外,更為突出的是在尖銳的矛盾對立刻畫人物性格和諷刺手法的運用。先生媽與兒子錢新發在“皇民化運動”中,始終處於對立狀態。先生媽的美好品格正是在與兒子搞“皇民化”的鬥爭中得以展現的。她不學日本話,不穿和服、不住日本式的房子,甚至遺囑中還提出“不可用日本和尚”,表現她高尚的民族氣節。而錢新發的愛錢如命,處處搞“皇民化”的奴才相,又多是通過諷刺手法展現的。

作品原文

部分 原文:
後院那扇門,咿曖地響了一聲,開了。裡面走出一個有福相的老太太,穿著尖細的
小鞋子,帶了一個丫頭;丫頭手提著竹籃子,籃子裡放著三牲和金銀紙香。
門外有一個老乞丐,伸著頭探望,偷看門內的動靜,等候老太太出來。這個乞丐知
道老太太每月十五一定要到廟裡燒香。然而他最怕同伴曉得這事,因此極小心地隱秘此
事,恐怕泄漏。他每到十五那天,一定偷偷到這個後門等候,十年如一日,從來不缺一
回。
當下他見到老太太,恰似遇著活仙一樣,恭恭敬敬地迎接。白髮蓬蓬,衣服襤褸補
了又補,又有一枝竹杖油光閃閃,他到老太太跟前,馬上發出一種悲哀的聲音:
“先生媽,大慈大悲!”
先生媽聽了憐憫起來,立刻將乞丐的米袋拿來交給丫頭,命令她:
“米量二斗來。”
但丫頭躊躇不動。先生媽看了這情形,有點著急,大聲喝道:
“有什麼東西可怕,新發不是我的兒子嗎?零碎東西,不怕他,快快拿來。”
“先生媽對是對的,我總是沒有膽子,一看見先生就驚得要命。”
說著,小心翼翼地進去了。她觀前顧後,看看沒有人在,急急開了米櫃,量米入袋,
愴愴惶惶跳出廚房,走到先生媽面前,將手掌撫了一下胸前,才不那樣怕。因為廚房就
在錢新發房子的隔壁,量米的時候如果給錢新發看見,一定要被他臭罵一頓,他罵人總
是把人罵得無容身之地,那管他人的面子。
有一次丫頭量米的時候,忽然遇見錢新發闖進來,他馬上發怒,向丫頭嚇道:
“到底是你最壞了。你不量出去,乞丐如何得到。老太太說一斗,你只量一升就成
了。”
丫頭聽了這樣說法,不得不依命量出一升出來。先生媽就問明白這個緣故,馬上發
怒罵道:
“蠢極了!”
借了乞丐的杖子,凶凶狂狂一直奔了進去。錢新發尚不知道他的母親發怒,仍在吵
吵鬧鬧,說了一篇道理。
“豈有此理,給乞丐普通一杯米最多,哪有施一兩斗米的!”
母親聽了這話,不分皂白,用乞丐的杖子亂打一頓罵道:
“新發,你的田租三千多石,一斗米也不肯施,看輕貧人。如果是郡守、課長一來
到,就大驚小怪,備肉、備酒,不惜千金款待他們。你成走狗性看來不是人了。”
罵著,又拿起乞丐的手杖向錢新發打下去。家人嚇得大驚,七口八嘴向老太太求恕,
老太太方才息怒。錢新發敢怒而不敢言,氣無所出,只怨丫頭生是生非。做人最難,丫
頭也無可奈何,不敢逆了老太太,又難順主人,不得不每月到了十五日依然慌慌張張,
量出米來交給乞丐。
後來到了戰局急迫,糧食開始配給,米也配分。先生媽因時局的關係不能施米,不
得不用錢代了。丫頭每月十五日的憂鬱,到了這時候,才解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