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貼附植骨術用於先天性脛骨假關節的手術治療。雙側貼附植骨術為Boyd所創用。但該法對較低位脛骨假關節的遠端植骨片固定有一定難度。Tachdjian改良了Boyd手術,除雙側貼附植骨外,改用加壓器固定或斯氏針髓內固定,此法除解決了較低位脛骨假關節的固定問題,尚可促進骨癒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天性脛骨假關節雙側貼附植骨術
- 專科分類:骨科
- 相關疾病:先天性脛骨假關節
- 適應證:先天性脛骨假關節已有形成假關節
- 禁忌證:囊腫型和前弓型尚未形成假關節等
- 術後併發症:再次形成假關節、小腿短縮、感染
麻醉方式,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術後併發症,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飲食,手術影響,
麻醉方式
全麻或基礎加硬膜外麻醉。
術前準備
術前全身做系統、全面檢查;並在術前3天開始準備皮膚。
適應證
先天性脛骨假關節已有形成假關節者;年齡在3歲以上。
禁忌證
囊腫型和前弓型尚未形成假關節者;全身情況不良或有重要臟器疾病;手術區域附近皮膚有感染病灶。
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脛骨前內側做一弧形切口,顯露假關節和病變組織。分離並向後牽開比目魚肌和趾長屈肌,顯露後側的病變組織。徹底切除包圍假關節的增厚纖維組織和骨膜。②切除遠、近端硬化的骨組織。鑽通和擴大遠近端髓腔。手法矯正脛骨向前成角畸形,並使健康的脛骨遠、近端互相嵌壓。③植骨:在脛骨遠、近端的外側和後側,用骨刀鑿一薄層皮質。從對側脛骨切取相應大小的骨膜骨瓣兩塊,骨瓣上下端鑽孔,貼附於已準備好的脛骨外側和後側的粗糙面上,以不吸收線縫合固定於脛骨遠、近端。植骨骨瓣間和假關節處植入松質骨碎骨塊和皮質骨細骨條。④用斯氏針與Charnley加壓器固定。⑤縫合小腿三頭肌、脛前肌於脛骨,縫合皮下、皮膚。
術後併發症
再次形成假關節;小腿短縮;踝關節外翻畸形;感染。
術後護理
術後護理用長腿管形石膏固定患肢於屈膝30°,踝關節90°,術後10天拆線,待腫脹消退後,換較貼附的長腿管形石膏,固定4~6個月或更長時間。術後2~3個月去除斯氏針和Charnley加壓器。
注意事項
術中病變切除要徹底;植骨材料以自體骨為最好;內固定必須牢固;畸形矯正要足夠。在切除病變或植骨內固定時,注意勿損傷脛骨遠端骨骺。
術後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手術影響
腿部運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