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時期南海經略

元明清時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最後一段旅程,同時也是中國歷史疆域得以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近6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歷朝統治者不僅在陸地上導演著一幕幕邊疆經略的傳奇,而且也並不缺乏經略海洋的經世情懷。就南海而言,這一時期的管轄力度呈現日漸加強的趨勢,元明清三朝諸多措施的實行為中國南海歷史海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學術界對中國擁有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地名考證、史料辨析等方面均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和探討,並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對元朝以降尤其是從政府層面如何加強對南海海域系統化地管轄,以及這一時期的管轄對中國現代海疆形成的影響研究較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明清時期南海經略
  • 所屬學科:歷史學
  • 類型:歷史學術語
歷史背景,歷史演變,管理辦法,軍事維權,實地測繪,歷史海域形成,評價,

歷史背景

傳統疆域的形成是歷代王朝長期不斷擘畫和經營的結果。就南海海疆而言,元明清時期歷代政府採取了諸如設立建置、軍事巡視、島嶼測繪和輿圖識等與其時代相適應的管理方式,而且這一時期的南海經略呈現出一條由弱而強、由模糊到清晰的發展主線。毋庸置疑,這是一個不斷繼承與發展完善的過程。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期,元明清三朝的南海經略為南海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

歷史演變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開發經營和管轄南海的國家。秦朝以降,中國古代政府已經開始對南海進行行政管轄。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郡縣天下,在南方設閩中、桂林、象郡、南海四郡,其中治所在今之廣州的南海郡所轄範圍即包括廣義上的南海海域。東漢以後的中國史志中多次出現對南海諸島嶼進行的描述,如東漢楊孚的《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形象記載。當時稱南海為“漲海”。南朝的宋、齊、梁、陳都曾多次派舟師巡視南海。唐朝時設振州(治所在今海南三亞市)管轄“西南至大海千里”,依次而論其地界當在大沾島一帶。唐代嶺南節度使即有管轄南海諸島的職責。宋代的廣南西路水軍也已將西沙群島列為巡海範圍之內。唐宋時期僅記載當時南海的地理著作就多達數百種。此時的南海諸被稱為“九乳螺洲”、“石塘”、“長沙”、“千里石塘”、“千里長沙”、“萬里石塘”、“萬里長沙”等。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說:“海外諸藩國”,“大抵‘海’為界限,各為方隅而立國”,此處之海即為中、外界限。另謂“三佛齊之來也,正北行舟,歷上下竺與交洋,乃之中國國境”。《瓊管志》說今海南島,“其外則烏里,蘇吉浪之州,南與占城相對,西則真臘、交趾,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塘。”
迄至元代,其疆域空前遼闊,“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在如此龐大的疆域內,元朝對南海諸島地理方位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記載。民間航海家汪大淵先後兩次遠涉大洋,遊歷了今越南、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索馬里、莫三比克、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等國家,在遊歷過程中還記述了各地的山川、土俗、風景、物產,其對南海諸島的描述尤為精確:“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邐如長蛇,橫亘海中,越海諸國。俗雲萬里石塘。……故原其地脈。歷歷可考。一脈至爪哇,一脈至渤泥及古里地悶,一脈至西洋遐崑崙之地。”蔡微《瓊海方輿志》中說:“外匝大海,接烏里蘇密吉浪之洲,南則占城,西則真臘、交趾,東則長沙、萬里石塘。”從其描繪的地理位置來看,其中的“萬里石塘”即指包括今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同時,元朝對南海海域的行政管轄的力度也開始加強。元至元十五年(1278),元政府將宋時的瓊州改為瓊州路,在今海南三亞設吉陽軍管轄南海諸島。
明朝初年的疆域“東起朝鮮,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從距離上看,今南沙群島及其海域盡在版圖之內。依據明朝的行政體制,明朝在全國設定兩京十三使司,海南設瓊州府,作為隸屬廣東的地方行政管理機構,恢復崖州、儋州、萬州建置。當時的南海隸屬於萬州管轄。明代已經將今南海四大群島分別命名為“南澳氣”、“七洲洋”、“萬里長沙”、“萬里石塘”。而且《萬州志》等。
官方誌書中已經把今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歸入“疆域”、“山川”等條目之下:“萬州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顯然“千里長沙”和“萬里石塘”系前代所指稱的今西沙、南沙群島。此外,在被稱為“海上的遠征”的鄭和下西洋活動中,鄭和等人將南海中的一些島嶼進行命名,如“景宏島”、“馬歡島”、“費信島”、“鄭和群礁”、“永樂群島”等,這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時明政府對南海海域的管轄情況。
入清以後,其前期和後期疆域的範圍變動較大,但南部海疆的管轄區域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動。在行政管轄上,由於東沙群島地近廣東惠州而劃歸屬惠州管轄。其他如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依明舊制仍由海南的萬州管轄。此外,從清水師巡洋的線路和範圍亦可以看出清代對南海的管轄狀況。據明誼撰《瓊州府志》記載:“崖州協水師營,分管洋面;東自萬州東澳港起,西至昌化縣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羅、占城夷洋。”1840年代以後,南海局勢日益惡化,西方列強和日本開始不斷染指南海諸島。同治六年(1867)英國測量船“萊夫曼(Rifleman)”號到南海非法調查;光緒九年(1884)德國軍艦“伊爾剔斯”號到南海測繪航海圖;光緒三十三年(1907),日本竊占東沙島並瘋狂進行資源掠奪。
日本謀占東沙島事件發生之後,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前往東、西沙群島巡視勘察,並命令海防總辦劉冠雄,在東沙島設立旗台,派水師駐守。以此證明東、西沙群島屬於中國領土。宣統元年(1909)5月19日李準率兵分乘“伏波”、“深航”等艦,巡視西沙和南沙群島,對甘泉島等12個島嶼或以軍艦名稱或以隨行諸人的籍貫給予命名。最後在永興島升旗鳴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為了加強對東沙島的行政管理,收回東沙、宣示西沙後,宣統二年(1910)7月,清政府相繼成立了“管理東沙島委員會”和“籌辦西沙島事務處”,同時增派駐守東沙島人員。東沙島的設治管理和西沙群島主權的宣示,改變了南海諸島嶼長期無人駐守的局面,表明了清政府已開始意識到海島在海疆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從元明清三朝對南海行政管轄的發展脈絡來看,其管轄力度呈現一種逐漸加強的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是自元以後中國歷代政府對南海認識不斷加深的結果。元明清時期的南海管轄並不是跳躍式的發展曲線,而是一脈相沿帶有很強的歷史繼承性。

管理辦法

軍事維權和版圖實地測繪是疆域存在和保障安全的必要條件。不但陸疆的穩定需要有力的軍事鎮轄和勘測,海疆也是如此。同時由於海疆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軍事維權的方式和測繪上又自有其特點。就南海而言,為了保障海域的主權和安全,元明清時期的歷代政府在軍事維權和實地測繪上相繼做了不懈的努力,為中國南海歷史海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軍事維權

南海的軍事維權並不始自元代,漢、唐、宋時期均有舟師巡視南海的記載。入元以後,巡視的規模和距離已遠超前代。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3)十二月,元將史弼“拜榮祿大夫、福建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往征爪哇,以亦黑迷失、高興副之,付金符百五十、幣帛各二百,以待有功。十二月,弼以五千人合諸軍,發泉州。風急濤涌,舟掀簸,士卒皆數日不能食。過七洲洋、萬里石塘,歷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東董西董山、牛崎嶼,入混沌大洋橄欖嶼,假裡馬答、勾闌等山,駐兵伐木,造小舟以入”。七洲洋、萬里石塘分別指南海諸島中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史弼的海上之行不僅是一次海上軍事遠征,同時也是一次規模龐大的南海巡視。
明代由於海寇活動猖獗,所以明政府對海域和海島的管理極為重視。如在海南島設有海南衛備倭指揮所,其主要職責是“督管軍船於所部海面巡視”。據黃佐《廣東通志》載:“海寇,有三路,設巡海備倭官軍以守之,春末夏初,風迅之時,督發兵船出海防禦,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另據《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 統 兵 萬 余,巨 艦 五 十 艘,巡 邏 海 道 幾 萬里。”由此可以看出,明代的海南衛所管轄的地區已經包括南海諸島嶼。
值得一提的是,從1405~1433年的28年間,鄭和率領200餘艘船七下西洋,造訪亞、歐、非等國,被後世稱為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壯舉。南海是鄭和西行的必經之路,在出航的過程中巡視南海島嶼、保障航線安全是鄭和船隊的主要任務之一。鄭和與費信、馬歡等人曾親自到今西沙群島巡視,並在航行中對其他島嶼位置進行標繪和命名,如石塘(今西沙群島)、萬生石塘嶼(今南沙群島)、石星石塘(今東沙群島及中沙群島)及其他530多個島嶼的名稱。鄭和下西洋不僅是明朝海上國威的展示,同時也是對中國南海的軍事巡視和主權維護。
步入清代,海疆建設的格局有所變化。清朝一反明代棄海島而守沿岸的做法,而是建立了以海島為依託的外海防線,並以此為基地加強對遠海的巡視和維權行動。
南海的軍事巡視主要由清政府在海南島崖州設定的協水師營負責,其管轄範圍基本包括大部的南海海域,據《崖州志》記載水師的巡視路線是,崖州協水師營分管洋面,東自萬州東澳港起,西至昌化縣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邏,占城夷洋。西接儋州營洋面,東接海口營洋面。康熙末年廣東水師副將吳升巡海,“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而且由於“粵省地勢,東西袤長,南北稍狹,然前襟大海,其中島嶼多屬險要,故水師每歲例有巡洋”。另據《廣東輿地圖說》記載,清水師“每歲例有巡洋,東自南澳之東南南彭島,而迄防城外海之大洲、小洲、老鼠山、九頭山……皆粵境也。今之海界以瓊南為斷,其外則為七洲洋,粵之水師自此還矣。”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南海巡視已成為水師的定例。從水師巡視的範圍來看,已基本包括今南海的大部海域。
晚清時期,西方列強覬覦南海諸島的行為,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視。1900年代初,日本謀占東沙島事件發生後,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人駿立即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前往東、西沙群島巡視勘察,並飭海防總辦劉冠雄,在該島東沙島設立旗台,派水師駐守。由此證明,東、西沙群島屬於我國領土,則毫無疑義。接收之後,為了加強東沙島的防守,清政府“派委營牟,酌帶勇丁,同蔡守(候補知府蔡康)前往東沙島,以資駐守。”1909年4月,為了西沙群島的安全,張人駿又“特派副將吳敬榮前往勘查”,“勘得該島共有15處,內分西(東)七島、東(西)八島,其地居瓊崖東南,適當歐洲來華之要衝。為南洋第一重門戶,若任其荒而不治,非唯地利之棄,甚為可惜,亦非所以重領土而保海權也。”次月,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廣東補用道李哲浚、署赤溪副將吳敬榮等率170餘人奉命乘軍艦再次巡視西沙群島,對伏波、甘泉等島嶼的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每到達一島嶼即勒石命名,鳴炮升旗,以申中國主權。清政府維護海權的行動也得到當時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帕拉賽爾群島(西沙群島)是分散在海南島南部中國海上的群島。”“1909年中國政府把該群島歸於中國所有。”

實地測繪

實地測繪是明晰疆域界限和維護領土主權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歷史時期而言,有效的疆域測繪對一個國家歷史疆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元明清時期對南海海域進行了多次的實地測繪,而且達到了相當高的精準度。事實證明,這些政府組織的測量行為對中國南海歷史海域的主權維護有積極的作用。
元世祖在統一中國前夕即著手制定新朝曆法,治歷主管機構為太史局,王恂負責學術推算,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制儀和觀測。郭守敬的測量精度很高,他主持實測的子午線的緯度,誤差幾乎都在1°以內。曆法修改以測驗晷景數據為依據,為此元帝敕郭守敬由上都、大都,歷河南府,抵南海,測驗晷景,此即為元代著名的“四海測驗”。當時“四海測影之所,凡二十有七”,“南踰朱崖,北盡鐵勒,是亦古人之所未及為者也”。衡岳、雷州、瓊州和南海等4個觀測站在元朝湖廣行省內。郭守敬“抵南海”後“測得南海北極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一尺一寸六分,晝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換算為緯度則基本上在今黃岩島的方位。郭守敬所主持的全國測量為元朝新曆《授時曆》的制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中國古代維護南海疆域主權提供了確鑿的歷史證據。明代對南海的測繪以鄭和下西洋最為突出。鄭和西航不僅是15世紀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而且在歷次航行中對南海島嶼進行了測量、命名和標繪。鄭和的隨行人員費信著《星槎星覽》、馬次著《瀛涯勝覽》、鞏珍著《西洋番國志》等書,對南海及南海諸島的方位和地理特徵均進行了準確的記載。收錄於茅元儀所著《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蕃圖》(《鄭和航海圖》),詳細地標繪了南海海域中的灘、礁、島礁和航路,其中明確標明萬生石塘嶼(南沙群島)、石塘(西沙群島)、石星石塘(中沙群島)的方位。而且該圖明確地把南海諸島劃入明朝瓊州府的行政管轄範圍之內。
清代南海的測繪主要集中在晚清時期,由於列強對南海海域主權的不斷挑釁,清政府開始不斷加大對海島的實地測繪工作。
1902年,清政府為參加米蘭和華盛頓的國際漁業展覽會,根據張騫的建議,按照國際通例繪製《江海漁界全圖》,“非繪成全圖,不足劃清漁界,即不足表明領海”藉此以伸中國海域主權。當時清廷高層認為,“南洋為重要之區,江海各防尤關重要,應將此項圖志,加以考核,準經緯線,著色精繪。江海漁界全圖,並該書內載中國漁船所到之處,地名及注說明華文,兼譯英圖原下文,俾外人明曉,趁此會場,得據此表明漁界,即可以表明領海主權。”日人侵占東沙島事件後,兩廣總督張人駿深感“中國志書,只詳陸地之事,而海中各島,素多疏略”,“我國輿地學詳於陸而略于海,偏於考據方向遠近,向少實在測量,記載多涉疏漏。沿海島嶼,往往只有土名,而未詳記圖志。欲指天度為言,舊書無考。所恃者,仍英國海圖”之痛,在派員巡視西沙群島的同時,令隨船的測繪委員和海軍測繪學堂的學生繪製了西沙群島總圖和西沙各島的分圖。
綜上所述,元明清時期的軍事維權和實地測繪是維護疆域安全和主權的主要手段。由於時代的局限,這些措施的實施可能與現代海疆管理的要求相距較遠,但卻是符合當時的客觀實際的。

歷史海域形成

“天地有覆載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編繪地圖在中國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輿圖即是中國古代地圖的一種,其特點是以象形的手法將山川、河流、集鎮等描繪出來的地圖。宋代以後關於國家疆域的輿圖相繼出現,元代以後編制技術逐漸成熟,標繪的疆界精準已能達到很高的程度。即以南海來看,元明清政府編繪的官方輿圖均有明晰的編繪和描述。
《元代疆域圖敘》和元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進行測量後繪製的《廣輿圖》是元朝政府組織編繪的疆域地圖,在兩圖中今西沙群島標識為“千里長沙”,南沙群島標識為“萬里石塘”。另據明朝地理學家羅洪先根據元人朱思本《輿地圖》縮編增廣而成的《廣輿圖》來看,羅圖所繪西南海夷圖對今南海諸島嶼均有明確的標識。其中的《東南海夷圖》圖中有“石塘”和“長沙”的地名,從分布的位置上看,“石塘”指東沙群島,“長沙”指中沙和西沙群島。而且“長沙”的標繪有特殊的圓圈形象地標識了隨著潮起潮落而變化的中沙群島和水面之上的西沙群島。《廣輿圖》用計里畫方之法,按行政區劃分幅列圖,除圖之處還有詳細的文字說明,是一部比較完整地標識南海歷史海域的綜合性地圖集。
明初朝鮮使者金士衡將元人李澤民《聲教廣被圖》和明朝僧人清睿繪製的《混一疆理圖》帶到朝鮮,1402年由李薈和權近在兩圖的基礎上合編為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此圖中繪有兩個“石塘”和一個“長沙”之名,根據方位來看在東北方向的“石塘”應為東沙群島,圖中西南部的“石塘”,為今南沙群島的西部群礁。“長沙”是在菲律賓的西北方向,應指西沙和中沙群島。同時,根據汪大淵《島夷志略》中所述:“俗云:萬里石塘。以余推之,豈止萬里而已。舶由玳嶼門,掛四帆,乘風破浪,海上若飛,至西洋或百日之處,以一日一夜行里計之,萬里曾不足。……蓋紫陽朱子謂海外之地,與中原地脈相連者,其以是歟。觀夫海洋,泛無涘涯,中匿石塘,孰得而明之,避之則吉,遇之則凶,故子午針,人之命脈所系,苟非舟子之精明,鮮不覆且溺矣。”可以推知《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中之“石塘”和“長沙”之名確為今南沙群島西群及其附近海面。
此外,明朝的《鄭和航海圖》、《東西洋考》、《海防纂要》、《皇輿考》、《輿地要覽》和正德《瓊台志》等,不但準確地標識了南海諸島的位置,而且把西沙和南沙群島作為水師的海防區域。
進入清代之後政府編繪的疆域輿圖開始增多,精確程度也有明顯的提高。清朝初年,西方的地圖測繪技術傳入中國,清代的輿圖繪製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翁文灝曾評價清初地圖說:“中國地圖之重要依據,首推清初聘用西洋天主教士之測量。以後雖經西洋遊歷家多次續測,究皆沿循路線,或局於一隅,不及清初之有整個的計畫,與普遍的實測。清末及民國初年,中央及各省測量局皆測有詳圖頗多,然皆注意局部地形,而未作全國之大地測量,迄今中國地圖之七八,實尚源自清初。當十八世紀間,即歐洲各國大地測量亦尚未經始,或未完成。而中國全圖乃告竣。實為中國地理之大業,雖出異國專家之努力,亦見中國計畫規模之遠大。”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諭令“肇開館局,網羅文獻,質訂圖經”,指示繪製官方地圖。據統計,關於南海諸島標繪的清代官方輿圖即有10餘種,清前期和中後期的輿圖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標繪名稱略有不同,但值得肯定的是南海海疆已全部標註在輿圖之中。
1709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圖》、1730年的《海國聞見錄》中之《四海總圖》、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圖》、1767年黃證孫重刻本《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1817年的《大清一統天下全圖》、1904年的《大清天下中華各省府州縣廳地理全圖》、1838年的《洋防輯要》、1905年的《大清天下中華各省府州縣廳地理全圖》等,上述輿圖均為官方主持下編繪的疆域圖,圖上均冠以“大清”二字。在這些輿圖中,“南澳氣”、“七洲洋”、“萬里長沙”、“萬里石塘”分別與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及其附近 海 域、中 沙 群 島、南 沙 群 島 相 對 應。在1800年的《清繪府州縣廳總圖》中,“七洲洋”被標繪為清朝的一個府,由此可以看出西沙群島及其 附近 海域 已經成 為清朝府 級行政管轄區了。
清朝輿圖的繪製與當時國家疆域的拓展和有效管轄密切相關,當疆域穩定之後,清政府即開始組織人力編繪輿圖以達到劃界封疆的目的。隨著地圖繪製技術的提高,清代輿圖的精準程度比前代更高,特別是邊疆地區如蒙古、新疆、西藏和海疆均有清晰的標繪。從南海海域的標繪情況看,在元明時期輿圖繪製的基礎上,清代在官方編繪的輿圖中對南海及其島嶼的標識更加準確和明晰,充分說明了清代對海疆主權意識的逐步提高。

評價

傳統疆域的形成是歷代王朝長期不斷擘畫和經營的結果。就南海海疆的經略而言,元明清時期的經略呈現出一條由弱而強、由模糊到清晰的發展主線。換言之,這一時期的南海經營是一個不斷繼承與發展完善的過程。由於海疆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不可能沿襲陸上疆域的手段和方式。元明清時期歷代政府所採取的管理方式,無論是軍事巡視、島嶼測繪抑或輿圖示識等均是與其時代相適應的管理形式。那么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發展歷程中重要時期,元明清三朝為中國歷史時期疆域的形成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