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姜尚
- 別名:元始神君
名稱由來,封神傳說,繼承闡教,
名稱由來
姜尚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尚封神之後,在人間享福五十多年後去世,靈魂歸於崑崙山玉虛宮。事後,元始天尊感念姜尚斬將封神有功,便將闡教教主之位傳於姜尚,並賜號“元始神君”。
元始之名,乃元始天尊之號,後為了讓姜尚更好的掌管闡教,所以允許姜尚延用“元始”之號。神君之稱,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因為姜尚執掌封神榜,有著凌駕於眾神之上的地位;第二種解釋,便是相傳古時人間賢明的官吏都被尊為神君,據說姜尚在人間為將相侯伯時,很受百姓愛戴。
元始之名有繼承之意,神君之稱又有兩種含義,姜尚皆有,所以後世便尊稱姜尚為元始神君。
封神傳說
姜尚,字子牙,號飛熊,乃闡教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弟子,後被派下山輔佐明君,代理封神。周西伯夜夢飛熊,遇子牙於渭水,拜為右靈台,武王拜為相父。後殷三十六路伐周,其掌封神榜,執打神鞭,與截教門人鬥智鬥法。後金台拜將,準備東征,為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武王克殷,其領玉虛法牒,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封神完畢後姜子牙命中無福成正果,元始天尊知其赤誠、正直,他在麒麟崖上攻讀兵書40載,有才幹,精通六韜三略,所以派他下界順天道,助周家得主天下,享位極人臣之福。其間元始天尊賜姜子牙打神鞭,封神完畢之後,奉還此鞭,元始天尊念其封神有功,故而不收,並特許他可雲遊眾神部,每去一處,該部正神暫時讓位,就是所謂的“太公在此,諸神迴避”,也有人說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
繼承闡教
封神大業結束後,姜尚因伐紂有功,武王封其於齊營丘,為五侯九伯之首。武王謂師尚父年老,不便在朝,乃厚其賜賚,賜以黃鉞白旄,得專征伐,為諸侯之長,令其回國,以享安康之福。次日子牙入朝,拜謝賜賚。武王乃率百官餞送南郊,子牙叩首謝恩曰;“臣蒙陛下賜令回國,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天顏也?”武王慰之曰:“朕因相父年老,於王室多有勤勞,欲令相父歸國,以享安康之福,不再勞相父,在此劬勞耳。”子牙再三拜謝曰:“陛下念臣至此,將何以報陛下也?”其日君臣分別,子牙就道,往齊國而來。太公至齊,治國有法,便民以時,齊國大治。且說武王西都長安,垂拱而治,海內清平,萬民樂業。後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自太公伐紂,周公作相,遂成周家八百年基業。
後人有詩讚子牙斬將封神,開周家不世之基,以美之:“寶符秘 出天先,斬將封神合往愆;敕賜崑崙承旨渥,多班冊籍注編全。斗瘟雷火分前後,神鬼人仙任倒顛;自是修持憑造化,故教伐紂洗腥膻。”
又有詩讚周公相成王,戡定內難,為開基首功,而又有十亂以襄之: “天潢分派足承祧,繼述訐謨更自饒;豈獨簪纓資啟沃,還從劍履涉宗朝。和邦協佐能戡亂,典禮威稱善補貂;總為周家多福蔭,大土十亂始同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