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跳娘娘)

儺舞(跳娘娘),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跳娘娘)
  • 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

歷史淵源

儺舞(跳娘娘)是一種宗教祭祀性舞蹈,出自古巫、古儺這個淵源,明末清初,它出現在“香火會”中,成為人們設壇請神、祈福消災時的必跳之舞。
“跳娘娘”者手持花香鼓,“舞不離鼓,鼓不離手”,所以亦稱“花香鼓舞”。它雖具有儺舞性質,但不帶面具,不扮鬼臉,不演鬼戲,不呈兇惡狀,而是衣著艷麗、舞姿嫵媚、韻律優雅,自始至終給人以美感。

基本特徵

跳娘娘”為男扮女裝獨舞,身著鳳冠、霞帔、百褶裙,裙邊掛滿了小鈴鐺,在簡單的打擊樂伴奏下,舞蹈動作優雅嬌柔。全套動作計有28式,而且多以鳳鳥形態取名,有“鳳凰朝拜”、“鳳凰展翅”、“鳳凰理衣”、“鳳凰抖毛”、“鳳凰三點頭”、“丹鳳朝陽”等。這種獨具魅力的舞蹈,亦被稱為“鳳舞”。鄉親們評價道:“遠聽鑼鼓近聽聲,唯有鳳舞最拿魂。”
昔時,“跳娘娘”,舞前唱“訣術歌”,舞后誦鼓兒詞,擊鼓而舞,舞畢而歌,三天三夜唱不完。其內容上達天文,下通地理;各種知識,包羅萬象;合轍押韻,通俗易懂,集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是一種別種樣式的百科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