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壽陽愛社)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壽陽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項目編號:Ⅲ-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4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內容,服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儺舞(壽陽愛社)發源於遠古時期的黃河流域中部,現僅流傳於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境內。“愛社”表演的是“軒轅大戰蚩尤”的古代戰爭場面,於每年陰曆七月十三在當地北神山表演,人稱“耍鬼”。
1937年後,儺舞(壽陽愛社)被迫停止表演活動,直到1949年解放,才又出現了儺舞(壽陽愛社)的活動。但好景不長,1966年,面對當時的社會局勢,儺舞(壽陽愛社)被認為是“牛鬼蛇神”,所有相關的物件被全部燒毀,儺舞(壽陽愛社)的表演又一次中止。
1976年,國家面對社會局勢,提出尊重藝術、尊重文化的理念,儺舞(壽陽愛社)才又重見天日。
舞蹈特色
表演內容
儺舞(壽陽愛社)藉助巫儺形式演繹“軒轅大戰蚩尤”的傳說,將“軒轅大戰蚩尤”這個故事,用六套表演情節、六套固定動作展現出來,每場的表演幾乎都是以“抱勢”“ 推門”作為起始動作,再根據情節的需要進行拆分、重組或重複,每套動作都有若干不同的隊形變換,每場時長不等。表演時由24人組成,6名大鬼戴鬼臉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兩邊助陣,演出順序為:《武勢》 所表現的是將士將“鬼面”戴在頭上,假扮成鬼的樣子,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戰前準備動作;《倒上牆》講述了“大鬼”摸索到敵方城樓下,為攻破城門商討作戰策略,組織對練,並商討出相應的對戰陣法的故事,其中有單人練習、雙人對練、四人對練、並伴隨變幻莫測的隊形變化;《直牆》所表演的是面對重重困難,“大鬼”們不放棄,多次上前進行攻城的場景。表演時,隊伍縱排一列隊形向前行進,最前列依次從兩側退下,再在隊伍後方續上,一直重複,因此,《直牆》 又被稱為《蛇蛻皮》;《小場》 講述的是對第一次攻城未成功,集體做調整,改變策略,為隊伍布了新的陣法,使用“八卦陣”對蚩尤進行迷惑之情節;《過關》 展現的是“大鬼”將蚩尤所在的城全部包圍,趁其不備時進行偷襲,經過激烈的奪旗鬥爭後取得了勝利;《耍桌》講述了“大鬼”經過激戰打敗蚩尤後,當地百姓都拿出貢品擺在街邊,以示對“大鬼”的“犒勞”。
服裝特徵
儺舞(壽陽愛社)的面具別具特色,表演者在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是“鬼”,所以所佩戴的面具也叫“鬼面”。“大鬼”面具顏色分為綠、紅、灰、藍、黑、白六種顏色。面具造型為頭有兩角,像牛頭狀,眼睛長而且大,外眼角向上拉起,額頭、顴骨、眼睛、眉骨、鼻子、下巴都呈突出狀,額頭頂部和兩角頂部有金色太陽狀紋飾,顴骨、眉骨、鼻子、和下巴兩側也都有金色太陽狀紋飾。不同顏色的面具頭頂都有紅色穗毛搭在面具前面,兩個鬢角處插有彩色的紙紮。每副面具都佩戴有一對金色大耳環。每個面具都張著嘴,紅色的舌頭大部分在外露著,向下耷拉,嘴角兩側各有兩個白色尖狀獠牙,樣子十分猙獰。小鬼鬼面相比大鬼少了穗毛和紙紮,其餘都相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儺舞(壽陽愛社)是源於農耕文明的一份社會責任感的體現,與現代社會反差較大,其強烈的原始宗教性,增強了氏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時,也較多地保留了戲劇發展到某一特定階段的生態特徵和藝術樣貌。儺舞(壽陽愛社)有著歷史、人文、民間文化藝術價值,是研究文化史和人文史的重要資料。此外對其進行挖掘整理,有利於促進山西乃至整箇中原地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傳承人物
韓富林,男,漢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項目名稱:儺舞(壽陽愛社),序號:04-1557,申報地區:山西省壽陽縣。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壽陽愛社)”項目保護單位壽陽縣人民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4年8月8日,儺舞(壽陽愛社)在壽陽縣舉辦的第五屆儺舞愛社藝術節上參與了表演。
2016年8月15日,儺舞(壽陽愛社)在壽陽縣舉辦的第七屆儺舞愛社藝術節上參與了表演。
2017年9月3日,儺舞(壽陽愛社)在壽陽縣舉辦的第八屆儺舞愛社藝術節上參與了表演。
2019年8月13日,儺舞(壽陽愛社)在壽陽縣舉辦的第十屆儺舞愛社藝術節上參與了表演。
2020年8月31日,儺舞(壽陽愛社)在壽陽縣舉辦的第十一屆儺舞愛社藝術節上參與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