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鑑別特徵
嘴吻向下彎曲,其前端成為一個長有短密剛毛的吻盤。鼻孔位於吻端背面,具活瓣。尾葉水平位,其後緣中央有1個缺刻。 槳狀的鰭肢無指甲。
形態
最大體長3.3米,成體平均長約2.7米。體紡錘形,身體的後部側扁。皮膚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頭部較小,略呈圓形。上唇略呈馬蹄形。嘴吻彎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稱為吻盤。通過吻盤的側緣和後緣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兩個閥門狀鼻孔靠近在 一起,位於吻端背面,可以在潛水時露出水面呼吸。潛入水中時,鼻孔被活瓣關閉。眼小。無耳廓,耳 朵很小。鰭肢短,約為成 體體長的15%,梢端圓,無指甲。尾葉水平,略呈三角形,後緣中央有1個缺刻。胸部每側有 一個民戀享乳房,乳頭位於鰭肢後方的腋下。睪丸在腹腔內。雄性的生殖孔位在遠後方,很接近肛門。成體章甩虹慨背面灰雅凝欠白,腹面稍淺。幼體呈淡奶油色。許多年老個體的皮膚有大面積無色素區域,並有許多疤痕。
頭骨堅實,前頜再愚榜骨顯著擴大並急劇地下彎,下頜骨聯合部相應地延長並急劇地下彎。上頜骨在前頜骨下方,較小。無鼻骨。一對額骨位於鼻腔後方。頂骨合併,無間頂骨。在頭骨 背面,含有鼻孔的腔向後伸展到眼眶的前緣之後。雄性的前頜骨比雌性的厚實。幼體具2對很 小的乳門牙,它們被吸收而不萌出。在雄性,恆齒中的後上門齒形成獠牙,乳門齒在獠牙萌 出時消失。在雌性,小而被部分吸收的乳門齒可存留約30年。後上門齒(獠牙)在兩性都發 育形成,但只在雌性和少數老年雌性萌出。雄性的獠牙約在才提燥膠12-15歲時萌出,長可達15厘 米。儒艮的2-3對乳門齒和1對乳犬蒸故白齒是痕跡狀的,除獠牙外,只有臼齒是有功能的齒。前臼齒的乳齒在出生時萌出,但很快脫落,齒槽隨後封閉。臼齒隨年齡增長依次長出,最後在每側上、下頜只有第二臼齒和第三臼齒(偶有第一臼齒),它們有齒髓腔,終生繼續生長。
椎式:C7,T17~19,L4,S3,Ca28~29=59~62(枚)
近種區別
儒艮 | 斯特拉大海牛 |
---|
最大體長3.3米,成體平均長約2.7米。體紡錘形,身體的後部側扁。 | 斯特拉大海牛身軀龐大,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動物。 |
| |
| |
棲息環境
儒艮為海生
草食性獸類。其棲息地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品的
海草分布有密切關係。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
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後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
生活習性
行動緩慢,性情溫順,視力差,聽覺靈敏,平日呈昏睡狀。飽食後除不時出水換氣外,愛潛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於
岩礁等處靜候,從不遠離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對海溫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對冷敏感,水溫低於15℃,易染
肺炎死去;水質差也易罹
皮膚潰瘍、內
寄生蟲等。
喜成群活動,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雖然常單獨行動,但也會組成6頭左右的小群體,有時會達數百頭以上。在隱蔽條件良好的
海草區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驚嚇,就會立即逃避。從不遠離海岸。行動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鐘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時會潛水達8分鐘以上。上浮時僅將吻部尖端露出水 面,下潛時會像
海豚一般整個身體垂直旋轉1圈。一般而言每天會遊動25公里左右的距離。
食性:儒艮僅攝食海床底部生長的植物,深度約在1到5米左右,以多種海生植物的根、莖、葉,與部分藻類等為食,常會吃掉整株植物。它們不會使用門牙來咬斷
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來攝食。有時它們會留下一條啃酷膠食過的痕跡,當退潮時
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見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會進食,但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則多半在晚上覓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
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覓食
海藻的動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擺動著頭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地理分布
儒艮的分布區跨居37個以上的國家。
繁殖方式
儒艮性成熟的年齡在9齡或9齡以上,雄性在9-15齡達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時懷第一胎。在繁殖時期,一頭雌性儒艮被 幾頭雄性追逐,然後進行交配。妊娠期約13個月,每胎產1仔。新生的儒艮體長為1-1.5米,重約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個月左 右。前後兩次產仔的時間間隔約3-7年。
種群現狀
在整個分布區內,它們都曾遭到人類的捕殺,它們的棲息地則因沿岸的經濟建設遭到嚴重破壞。除在
澳大利亞外,在大多數地區的儒艮數量已急劇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絕滅的種群。世界上現存的儒艮大部分在
澳大利亞北部沿岸,據航空調查估算,那裡約有85,000頭儒艮。。如今,大多數國家都對儒艮實行法律保護,只有
澳大利亞北部島嶼和
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的土著仍允許捕獵儒艮。但即使是受到保護的地區,仍有一些儒艮死於盜獵以及漁具和防鯊網的誤殺。
在中國的發現記錄:
1955年5月,壽振黃等收購了北部灣捕獲的一隻雄性儒艮骨骼,並記錄研究。
1958年12月23日至1959年1月3日,
海南省澄邁縣東水灣共捕獲儒艮23頭。
20世紀50-70年代,在
廣西、
廣東、
海南沿岸都有擱淺的儒艮被發現,也有一些個體被捕獲,至少有120頭被捕殺。
20世紀70-80年代中期,陸續有擱淺的儒艮被發現,也有一些個體被捕獲,至少有12頭被製成了標本。
1996年和1997年各有一頭儒艮在保護區內被炸死,1997年11月王丕烈等在
廣西合浦沙田保護區調查時發現3頭儒艮。
2000年的調查表明,
北部灣儒艮的數量比20世紀70年代已顯著減少。
2002年3月沙田村漁民發現5頭儒艮,從2000到2004年的調查發現每年都能發現2-5頭儒艮。
2022年8月24日,阿聯《國家報》文章認為:儒艮被宣布在中國功能性滅絕。
受保護情況
保護級別
列入《2000 IUCN 受脅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VU)等級。
202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保護區
近種區別
儒艮 | 斯特拉大海牛 |
---|
最大體長3.3米,成體平均長約2.7米。體紡錘形,身體的後部側扁。 | 斯特拉大海牛身軀龐大,體長達7~8米,重達3~4噸,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動物。 |
| |
| |
棲息環境
儒艮為海生
草食性獸類。其棲息地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品的
海草分布有密切關係。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
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後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
生活習性
行動緩慢,性情溫順,視力差,聽覺靈敏,平日呈昏睡狀。飽食後除不時出水換氣外,愛潛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於
岩礁等處靜候,從不遠離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對海溫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對冷敏感,水溫低於15℃,易染
肺炎死去;水質差也易罹
皮膚潰瘍、內
寄生蟲等。
喜成群活動,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雖然常單獨行動,但也會組成6頭左右的小群體,有時會達數百頭以上。在隱蔽條件良好的
海草區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驚嚇,就會立即逃避。從不遠離海岸。行動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鐘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時會潛水達8分鐘以上。上浮時僅將吻部尖端露出水 面,下潛時會像
海豚一般整個身體垂直旋轉1圈。一般而言每天會遊動25公里左右的距離。
食性:儒艮僅攝食海床底部生長的植物,深度約在1到5米左右,以多種海生植物的根、莖、葉,與部分藻類等為食,常會吃掉整株植物。它們不會使用門牙來咬斷
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來攝食。有時它們會留下一條啃食過的痕跡,當退潮時
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見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會進食,但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則多半在晚上覓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
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覓食
海藻的動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擺動著頭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地理分布
儒艮的分布區跨居37個以上的國家。
繁殖方式
儒艮性成熟的年齡在9齡或9齡以上,雄性在9-15齡達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時懷第一胎。在繁殖時期,一頭雌性儒艮被 幾頭雄性追逐,然後進行交配。妊娠期約13個月,每胎產1仔。新生的儒艮體長為1-1.5米,重約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個月左 右。前後兩次產仔的時間間隔約3-7年。
種群現狀
在整個分布區內,它們都曾遭到人類的捕殺,它們的棲息地則因沿岸的經濟建設遭到嚴重破壞。除在
澳大利亞外,在大多數地區的儒艮數量已急劇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絕滅的種群。世界上現存的儒艮大部分在
澳大利亞北部沿岸,據航空調查估算,那裡約有85,000頭儒艮。。如今,大多數國家都對儒艮實行法律保護,只有
澳大利亞北部島嶼和
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的土著仍允許捕獵儒艮。但即使是受到保護的地區,仍有一些儒艮死於盜獵以及漁具和防鯊網的誤殺。
在中國的發現記錄:
1955年5月,壽振黃等收購了北部灣捕獲的一隻雄性儒艮骨骼,並記錄研究。
1958年12月23日至1959年1月3日,
海南省澄邁縣東水灣共捕獲儒艮23頭。
20世紀50-70年代,在
廣西、
廣東、
海南沿岸都有擱淺的儒艮被發現,也有一些個體被捕獲,至少有120頭被捕殺。
20世紀70-80年代中期,陸續有擱淺的儒艮被發現,也有一些個體被捕獲,至少有12頭被製成了標本。
1996年和1997年各有一頭儒艮在保護區內被炸死,1997年11月王丕烈等在
廣西合浦沙田保護區調查時發現3頭儒艮。
2000年的調查表明,
北部灣儒艮的數量比20世紀70年代已顯著減少。
2002年3月沙田村漁民發現5頭儒艮,從2000到2004年的調查發現每年都能發現2-5頭儒艮。
2022年8月24日,阿聯《國家報》文章認為:儒艮被宣布在中國功能性滅絕。
受保護情況
保護級別
列入《2000 IUCN 受脅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VU)等級。
202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