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禪之辨

禪宗是中國佛教中的一個宗派,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傳說初祖是印度來華傳法的達摩,遞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後則分成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北宗強調“拂塵看淨”,力主漸修;南宗提倡心性本淨,佛性本有,“明心見性”,即可成佛,主張頓悟。後由慧能之徒神會極力闡揚師說,遂使南宗頓悟禪風傳布天下,成為禪宗的主流,慧能則被尊為六祖。因而,《六祖壇經》也就成為禪宗的代表作。禪宗捨棄了佛教的繁文縟節,直指人心,即心是佛,簡便易行,遂迅速贏得廣大民眾的信奉。從此,禪宗寺廟遍及全國各地,禪宗發展成為佛教中最大的宗派。禪宗之所以產生於唐朝,是由於外來的佛教教義思想,在數百年的傳布過程中,吸收了某些中國的傳統思想素養,如儒家的“修身”、“養性”,道家的“坐忘”,玄學的“逍遙”等,實現了思想的再創造的結果,從而使佛教真正中國化了。禪宗因其具有較高的哲學思想內容,故對儒學頗具挑戰性,同時又對儒學特別是宋明理學產生過深刻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禪之辨
  • 定義:理學家雖強調儒學與禪學的根本差別,實際上卻不同程度地在思想上受佛教禪宗的影響
宋代開創理學的幾位大儒,如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均有“出入佛老”若干年的記錄,但都翻然醒悟,認識到入禪則為避世,無益於家國,復歸於儒學。理學家大多從儒家立場出發,排抵佛教,強調儒禪之辨。
宋明理學為了與佛教禪學理論頡頏,從《周易》、《中庸》、《大學》中,重新發掘出儒學所固有的“心性之學”,並賦予天、“人”以新的內涵。盡“性”至命而知“天”,從“天”而“人”,使“天”與“人”結合為一。在這裡,人性則成了聯結與溝通“天”“人”的樞紐。宋儒通過“心性之學”,上連天道,下接倫常,以此排擊佛禪;斥佛禪追求寂滅,違反天道與人性;以人性論代替佛性論。
佛教禪宗講人人皆具佛性,心性本淨,只要“明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最終歸諸於佛,即“覺”。理學則“心”、“性”、“命”、“天”,統歸由“理”貫通串紐:性即理,“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至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前者追求個人成佛,超脫出世,於世無補。後者則全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人世治世。二者跡同而目的實異,判然有別。這也是儒禪之辨的基本內容。
理學家雖強調儒學與禪學的根本差別,實際上卻不同程度地在思想上受佛教禪宗的影響。同時,禪宗也不得不向理學靠攏,以求受到封建王權的眷顧。如禪宗敬拜王者,講究孝道等,就是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