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儀智
- 字號:居真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高密
- 出生時間:1342年
- 去世時間:1421年
- 諡號:文簡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家族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洪武末年,儀智被推舉為耆儒,授予高密縣訓導,後升為莘縣教諭。再升為高郵州知州,督課農業,興辦學校,吏民愛戴他。
永樂元年(1403年),儀智升任為寶慶知府。當地人很驃悍,唯獨害怕儀智,互相告誡說不敢碰他。後被召回任右通政兼右中允。不久,升為湖廣右布政使,後因犯罪被貶到通州服役。
永樂六年(1408年)冬,湖廣指揮使龔忠入京朝見,皇上問起湖湘間的老儒,龔忠說出儀智,皇上即日把他召回。儀智到後,被任為禮部左侍郎。
永樂十一年(1413年)元旦,當時有日食,尚書呂震請照常朝賀,儀智說不可。正好左諭德楊士奇也這么說,於是如儀智所言免朝賀。
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詔令吏部、翰林院選擇耆儒侍奉太孫。楊士奇和蹇義首先推薦儀智。太子說:“我曾推舉李繼鼎,大錯,悔之不及。儀智誠然是端正之士,可惜老了。”楊士奇叩頭說道:“儀智以學官起家,明理守正,雖然老了,但精神不衰。廷臣中論起老成正大,還沒有人超過儀智。”這一天午朝,朱棣對太子說:“侍奉太孫講讀得人沒有?”太子回答說:”推舉禮部侍郎儀智,但還沒有決定。”皇上高興地說:“儀智雖老,但能直言,可以用。”於是命儀智輔導皇太孫。儀智每次進講經書史籍,總是反覆啟迪,以端正心術為本。
永樂十九年(1421年),儀智八十歲,退休回家,在家中去世。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追贈給儀智太子少保,諡文簡。
歷史評價
張廷玉:儀智父子仍世以儒術進,從容輔導,蓋其賢哉。
家族成員
兒子:儀銘,字子新,參與修撰《宣宗實錄》,死後被追謚為忠襄。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