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僭
- 讀音:jiàn(ㄐㄧㄢˋ )
- 部首:亻
- 五筆86、98:WAQJ
- Unicode:U+50ED
- 方言集匯:粵語:cim3 cim5 zim3
- 筆順讀寫:撇豎橫折撇折橫折撇折豎折橫橫
讀音
部首筆畫
音韻參考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僭jiàn
〈形〉
(1) 虛偽 [sham;hypocritical]
僭而無征。——《左傳·昭公八年》
覆為我僭。——《詩·大雅·抑》
(2) 又如:僭亂(虛妄淆亂);僭詞(虛妄之辭)。
(3) 過分 [undue]
不僭不濫,不敢怠遑。——《詩·商頌·殷武》
(4) 又如:僭溢(過分);僭奢(過分奢侈)。
(5) 差失,罪過。 [fault;crime;in disorder]
不僭不賊。——《詩·大雅·抑》
(6) 表示自謙 [modest]。如:僭先(越禮先。謙詞);僭忝(謂越分愧居上位。用為謙詞);僭易(冒昧、輕慢。謙詞);僭談(謙詞。所說的超越本分。)
詞性變化
◎僭jiàn
〈動〉
(1) 超越身分,冒用在上者的職權、名義行事。 [exceed one’s responsibility of office]
諸侯僭於天子。——《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
庶位逾節茲謂僭。——《漢書·五行志》
(2) 又如:僭越(超出本分行事);僭擬(超越本分,自比於居上位者);僭居(超越身分而竊居);僭位(越分竊據上位)。
英文翻譯
overstep one's authority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又差也。《書·湯誥》天命弗僭。《詩·大雅》不僭不賊。
又側禁切,音譖。《詩·小雅》亂之初生,僭始旣涵。《注》僭始,不信之端也。由讒人以不信之言始入,王涵容不察眞偽也。
又七林切,音侵。亂也。《詩·小雅》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原典出處
《禮記·禮運》: | 盞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
(The use of) the zhan cup (of Xia) and the jia cup (of Yin), and (the pledging in them)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ad and the ruler are contrary to propriety; these things constitute 'a usurping ruler.' | |
《詩經·巧言》: | 亂之初生、僭始既涵。 |
Disorder then comes to the birth, When the first untruth is received. | |
《尚書·湯誥》: |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賁若草木,兆民允殖。 |
High Heaven truly showed its favour to the inferior people, and the criminal has been degraded and subjected. What Heaven appoints is without error; brilliantly (now), like the blossoming of plants and trees, the millions of the people show a true reviving. | |
《荀子·致士》: | 賞不欲僭,刑不欲濫。 |
《說苑·建本》: | 《詩》曰:「不僭不亡,率由舊章」,夫學之謂也。 |
《春秋繁露·王道》: | 臣下上僭,不能禁止。 |
《韓詩外傳·卷六》: | 《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
《白虎通德論·崩薨》: | 堯皆僭痛之,舜見終,各一也。 |
《新書·瑰瑋》: | 擅退則讓,上僭者誅,故淫侈不得生,知巧詐謀無為起,奸邪盜賊自為止,則民離罪遠矣。 |
《中論·爵祿》: | 諸侯僭恣,大夫世位。 |
《孔子家語·禮運》: | 盞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
《潛夫論·忠貴》: | 貴戚懼家之不吉而聚諸令名,懼門之不堅而為作鐵樞,卒其以敗者,非苦禁忌少而門樞朽也,常苦崇財貨而行驕僭,虐百姓而失民心爾。 |
《論衡·感類》: | 大人與天地合德,孔子、大人也,譏管仲之僭禮。 |
《太玄經·周》: | 初一,還於天心,何德之僭,否。 |
《風俗通義·五伯》: | 莊王僭號,自下摩上,觀兵京師,問鼎輕重,恃彊肆忿,幾亡宋國,易子析骸,厥禍亦巨。 |
《蔡中郎集》: | 先帝遺體,或以繼絕襲位,正於阿保,未洽雅訓,驕盈僭差。 |
《史記·六國年表》: | 太史公讀秦記,至犬戎敗幽王,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 |
《春秋左傳》: | 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之謂也,又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
《逸周書·商誓解》: | 命予小子肆我殷戎,亦辨百度□□美,左右予予,肆劉殷之命,今予維篤佑爾,予史太史違,我寔視爾,靖疑,胥敬誥,其斯一話敢逸僭,予則上帝之明命予,爾屏屏爾百姓,越爾庶義庶刑,予維及西土,我乃其來即刑,乃敬之哉,庶聽朕言,罔胥告。 |
《晏子春秋》: | 所以夭昏孤疾者,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於鬼神。 |
《吳越春秋》: | 昔吳之稱王,僭天子之號,天變於上,日為陰蝕。 |
《戰國策》: | 君悉燕兵而疾僭之,天下之從君也,若報父子之仇。 |
《鹽鐵論·通有》: | 當今世,非患禽獸不損,材木不勝,患僭侈之無窮也。 |
《列女傳·代趙夫人》: | 《詩》云:「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
《春秋穀梁傳》: | 初獻六羽,始僭樂矣。 |
《春秋公羊傳》: | 譏始僭諸公也。 |
《漢書·敘傳下》: | 丁、傅僭恣,自求凶害。 |
《前漢紀》: | 僭。 |
《東觀漢記·陳寵》: | 明帝時決獄多近於重,尚書陳寵上疏諫曰:「先王之政,賞不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故古賢君嘆相重式者,重刑之至也。」 |
《後漢書·祭祀上》: | 王莽以舅後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權勢,依託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僭號自立。 |
《古三墳》: | 禮正度,過政反僭。 |
《詩說·鄘》: | 《芄蘭》:刺霍叔也,以童子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亂。 |
《說文解字·人部》: | 僭:假也。 |
《顏氏家訓·教子》: | 及太子即位,王居別宮,禮數優僭,不與諸王等 |
《文心雕龍·指瑕》: | 與其失也,雖寧僭無濫,然高厚之詩,不類甚矣。 |
《抱朴子·逸民》: | 濯裘布被,拔葵去織,豘不掩豆,菜餚糲餐,又獲逼下邀偽之譏,樹塞反坫,三歸玉食,穰侯之富,安昌之泰,則有僭上洿濁之累。 |
《水經注·沔水》: | 斯乃楚之鄭鄉,守邑大夫僭言公,故世以為鄭公潭耳。 |
《三國志·武帝紀》: | 術僭號,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終不為屈。 |
《群書治要·尚書》: | 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天子服日月以下,諸侯自龍袞以下,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以五采明施於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制之也。 |
《藝文類聚·符命》: | 【文】《漢楊雄劇秦美新》曰:上罔顯於羲皇,中莫盛於唐虞,邇靡著於成周,仲尼不遭用,春秋因斯發言,神明所祚,兆民所託,罔不雲道德仁義禮智,獨秦崛起西戎,因襄文宣靈之僭跡,基孝公,茂惠文,奮昭莊,至政,破從擅衡,併吞六國,遂稱乎皇帝,盛從鞅儀韋斯之邪政,馳鶩起翦恬賁之用兵,滅滅古文,刮語燒書,弛禮崩樂,塗民耳目,遂流唐漂虞,滌殷盪周,𤓉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業,改制度軌量,鹹稽之於秦紀,是以耆儒碩老,抱其書而永遯,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二世而亡,何其劇歟,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離已,夫能貞而明之者窮祥瑞,困而昧之者極妭愆,故若古者稱堯舜,威侮者陷桀紂,況盡訊掃前聖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祜者哉。 |
《通典·初喪》: | 終稱附○東周政衰,諸侯逾僭,或已削去周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