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圓澤傳是一個由宋代的蘇軾寫的傳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僧圓澤傳
- 作者:蘇軾
- 年代:宋
- 主人公身份:和尚
原文,傳說,
原文
僧圓澤傳
子源,少時以貴遊子,豪侈善歌聞於時,及登死,悲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餘年。
寺有僧圓澤,富而知音,源與之游,甚密,促膝交語竟日,人莫能測。
一日相約游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荊州泝(泝,同溯,逆水而行)峽,澤欲取長安斜谷路,源不可,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荊州路。
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瓮而汲者,澤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為是也。”
源驚問之,澤曰:“婦人姓王氏,吾當為之子,孕三歲矣!吾不來,故不得乳。今既見,無可逃者,公當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兒時,願公臨我,以笑為信。後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
源悲悔,而為具沐浴易服,至暮,澤亡而婦乳。三日往視之,兒見源果笑,具以告王氏,出家財,葬澤山下。
遂不果行,反寺中,問其徒,則既有治命矣!
後十三年,自洛適吳,赴其約。至約所,聞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長存。”
呼問:“澤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緣未盡,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墮,乃復相見。”又歌曰:
“身前身後事茫茫,
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己遍,
卻回煙棹上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
後三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篤孝。拜諫議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
蘇軾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長存。
——蘇東坡《僧圓澤傳》
傳說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故事話說是
唐朝有個名叫李源的貴族子弟,因為父親在戰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把自己的家財捐獻出來改建成惠林寺,作為佛教道場,並辭官住寺修行。
寺里的住持圓澤禪師,是一位道行很高而且精通音樂的大修行人。李源和他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常常促膝談經論道,往往一談就是一整天,幾乎廢寢忘食。
有一天,他們相約同往四川朝拜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禪師有所顧慮,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谷入川。但李源堅決不同意。圓澤拗不過,只好依了他,喟嘆道:“看來人的定數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於是他們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岸邊,看到一個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挑水。圓澤看見後,就流著眼淚對李源說:“知道么?我之所以不願走水路,就是因為怕見到她啊!”
有一天,他們相約同往四川朝拜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禪師有所顧慮,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谷入川。但李源堅決不同意。圓澤拗不過,只好依了他,喟嘆道:“看來人的定數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於是他們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岸邊,看到一個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挑水。圓澤看見後,就流著眼淚對李源說:“知道么?我之所以不願走水路,就是因為怕見到她啊!”
李源很驚訝,詢問原因,禪師說:“她姓王,我前生的業力注定要投胎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願繼續輪迴,所以抵抗到如今,她懷孕了三年還沒生育。現在既然碰了頭,那就無可逃避了。勞駕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當嬰兒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家看望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之夜,你到杭州的天竺寺外,我們再見個面。”
李源聽後,悔恨交加,只好哭著為他洗澡更衣。黃昏時分,圓澤禪師就圓寂了。河邊擔水的那個王氏婦人也隨之產下一個男嬰。
三天以後,李源打聽到王家,去看望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李源便把事實真相告訴了王家,王家便出錢把圓澤禪師埋葬在山下。
三天以後,李源打聽到王家,去看望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李源便把事實真相告訴了王家,王家便出錢把圓澤禪師埋葬在山下。
親歷無常,目擊輪迴,李源心中大慟,再也沒有心思去遊山玩水了,便失魂落魄地返回惠林寺。圓澤禪師的徒弟告訴李源說,圓澤師父早已預知此事了,所以臨行前就寫好了遺書,對我們交代了後事。李源震驚失色,痛不欲生。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趕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與圓澤禪師的後身約會。剛到寺外,就聽到有歌聲從葛洪川畔傳來: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趕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與圓澤禪師的後身約會。剛到寺外,就聽到有歌聲從葛洪川畔傳來: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循聲望去,見遠處的竹林中,一個牧童正在拍著牛角唱歌。李源知道,那牧童正是圓澤禪師的後身,於是他強忍悲痛,含淚高聲問道——
“澤公啊澤公,一別十三秋,您老還好嗎?”
牧童答道:“李公真乃守信義的君子,沒有白交一場。可惜我俗緣未了,不能再和你親近了,徒嘆奈何!嗚呼哀哉,輪迴路險,生死海深,人生苦短,轉眼即是百年。我們只有努力修行,念佛求生淨土,才不會退轉啊!老實念佛,一路珍重,我們後會有期!”
隨即又唱起一首歌: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牧童且歌且行,漸行漸遠,漸漸融入蒼茫山嵐,從此不知去向了。
隨即又唱起一首歌: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牧童且歌且行,漸行漸遠,漸漸融入蒼茫山嵐,從此不知去向了。
江河嗚咽,山林驚心,壯士斷腸……
三年後,當朝大臣李德裕聞知此事,認為李源是忠臣之子,又很孝順,遂向朝廷奏章推薦,請授官職。不久,皇帝頒詔,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此時的李源早已看破了世界,覺悟了人生,那肯就範於名韁利鎖。後來他便一直在寺里念佛修行,到八十歲時,報盡往生淨土,大事了畢。
三年後,當朝大臣李德裕聞知此事,認為李源是忠臣之子,又很孝順,遂向朝廷奏章推薦,請授官職。不久,皇帝頒詔,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此時的李源早已看破了世界,覺悟了人生,那肯就範於名韁利鎖。後來他便一直在寺里念佛修行,到八十歲時,報盡往生淨土,大事了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