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

《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是由2018年2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
  • 作者:[日] 岸見一郎
  •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 ISBN:9787553509846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

作品簡介

對於活得很痛苦的人來說,阿德勒的話語代表希望。因為阿德勒不要你追溯過去尋找原因,而是告訴你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引起廣泛共鳴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精髓,透過岸見一郎清晰紮實的理論與實踐的調和,交織他自身的人生體驗與哲學,因此成為岸見一郎至今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人類,是只能被創傷玩弄的脆弱存在嗎?
這本書告訴你:
即使過去無法改變,“現在”以及“未來”也可以改變。掙脫心理創傷,帶著強烈的意志、勇氣與希望,堅強努力,好好過完自己的人生吧。
也許你因為挫折與不被愛,將自己的人生停滯在看不到希望與幸福的牢籠里。你沮喪、夜不成眠,甚至必須求助藥物或醫師的協助。你渴望抓住一根浮木,帶給你勇氣,去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的課題。
岸見一郎說:人生很苦,特別是對那些很認真活著的人來說更是苦。但人生對每個人一視同仁,不會僅僅只有苦。
阿德勒說: 其實我們是在這個地球上放鬆休息。活著很辛苦沒錯,但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過得那么嚴肅,並感受活著的喜悅。
敢與人生的課題一決勝負的人,內心反而不會感到焦躁。而不管現實狀況如何,只要面向未來,同時活在此時此刻,就越來越沒有必要擔心未來的事。
樹木不會移動,若隔壁的大樹擋到它,它便難以獲得足夠的日照,無法長得高大。但人可以移動,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離開陰影,移動到有日照的場所。

作品目錄

序章 何謂阿德勒心理學 ——常識的反命題
懷疑常識
並非所有的人都一樣
原因論的問題
一切取決於自己
第一章 與弗洛伊德的相遇與訣別 ——探索欲望的根源
超越自卑感
與弗洛伊德的相遇
器官缺陷
攻擊衝動
情感欲望
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
個體心理學的誕生
第二章 從“從哪裡來”變成“往何處去” ——原因論與目的論
不是每個人都活在同一個世界
拯救自由意志
善的選擇
內心沒有掙扎
作為真正原因的目的
因果關係的假象
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釋
善的層次
改變現在的狀態
連過去也跟著改變
從器官缺陷到自卑感
第三章 生活形態 ——對自己與世界所賦予的意義
何謂生活形態
對自己與世界所賦予的意義
預測未來
生活形態就是一種認知偏見
自己選擇的生活形態
影響生活形態的決定因素
遺傳的影響
環境的影響
手足順位
吸引父母關注
親子關係
阿德勒的幼年時期
阿德勒的親子關係
文化的影響
改變生活形態
即使如此,生活形態還是可以改變
超越相對主義
提示一個選擇的方向
面對人生的問題
第四章 共同體感覺 ——超越對自己的執著
人無法獨自活下去
共同體感覺
戰爭精神官能症
對他人的關心
對自己的執著
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
鄰人之愛與共同體感覺
關於價值
柏拉圖的目的論
共同體感覺的驗證
第五章 優越性的追求 ——“善”的實現
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
天才的事跡
為了改變世界
“善”的終極目標
正確的優越性追求以及錯誤的優越性追求
優越性追求與共同體感覺
第六章 脫離精神官能症性質的生活形態 ——活在簡單的世界中
改善生活形態的必要
被溺愛的小孩
對自立的抗拒
即使長大之後
精神官能症的邏輯
關於震驚
比精神官能症的痛苦還痛苦的事
光有良善的意圖還不夠
世界觀與自我中心性
面向未來的原因論
作為再教育的心理諮詢
擺脫精神官能症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論 ——人生的問題以及賦予勇氣
維也納的教育改革
前往美國
阿德勒所受的教育
是誰的問題
不處理問題的決心
幫助小孩找到自己的價值
關於責罵
稱讚的問題
賦予勇氣與自己的價值
不被他人的評價左右
把短處看成長處
自己的價值可以通過貢獻感獲得
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
遇到對峙的狀況,仍把對方當同伴
貢獻感的重要性
不害怕失敗
對等這件事
賦予勇氣的問題
第八章 與他人的關係 ——個體的獨立性與他人的共生
通過他人,活出自己
給予和接受
賦予屬性以及從中獲得解脫
不需要他人的認同
擺脫競爭
從以力服人到對話
第九章 怎么好好地過完這一生 ——看清現實與理想
人生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有意義
超越現實
合乎現實地活下去
樂觀主義、樂天主義、悲觀主義
運動與活動
關於死亡
克服死亡的恐懼
好好地活著
活著的喜悅
隨時做好準備
雙重性
改善這個世界
跨越的勇氣
遊戲人生
阿德勒的遺產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