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周,一個中原大地的普通村莊,作者生於斯,長於斯,在大周村度過了童年時光。離開40年後,作者重返故鄉,傾聽、觀察與採訪,親身感受這一片土地發生的巨大變化。通過講述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和經歷,描繪鄉村日常生活,記錄鄉村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新變化新發展。
作者重新認識與感受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捕捉它不為人知的熱鬧與冷清,聆聽日常生活的喧囂之聲,感受鄉親沉默時的內心訴說,從而達到情感共振。撲面的鄉音與純真的鄉情及內在鄉愁纏繞作者筆端,纖毫畢現地呈現了農村巨變背後的世態人心與鄉村表情。
大周村,“一個熱乎乎的真實人間”,既是中原鄉村當下風貌的留影,也是中國廣袤鄉村的現實縮影。網路的普及,信息與交通的發達,實現了城鄉一體化。鄉村的人們,從未停止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並為之努力奮鬥。鄉土大地,積累著豐厚的聰明智慧和各種經驗教訓,她是如此古老又如此年輕,必將煥發新的生機。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是周瑄璞專門寫她的出生地河南省中部臨潁縣的大周村。周瑄璞為了寫這本書,專門回去住了一段時間。她要重新做一回故鄉人,融入到故鄉的生活中;她同時又帶著一副外來者的眼鏡,像一名記者一樣去觀察去採訪,帶著明確的寫作目的在故鄉蒐集素材。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鄉情、親情和人倫的溫情,是這支復調的第一旋律。中國的鄉村是一個倫理社會,濃濃的倫理情感像溫潤的黏合劑,將生活在土地上看似非常鬆散的人家組成為一個較為穩固的網路。《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中,周瑄璞再次回到這裡,就相當於再一次黏上了這個網路,各種人倫的情感會拉扯著她,她把注意力也集中放在這一點上。在她的敘述中,讀者會發現,儘管今天的鄉村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擺脫了土地的羈絆,大量的人走出鄉村去城市打工,但在鄉村里,這種人倫情感依舊十分黏稠。她的敘述是從童年記憶開始的,因為走進故鄉,這裡的一草一木,或許都留下當年的生活印記。她說:“村莊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安詳圓潤之所在。”儘管回憶起的往事是與窘困的日子有關,但透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溫暖的。周瑄璞在作品的開頭通過童年記憶把讀者帶入“安詳圓潤”之中,同時也描述了她回到故鄉與鄉鄰親友們相處的親熱景象。
作品評價
周瑄璞為了寫作故鄉而回到了故鄉,回去以後卻發現這是一個回不去的故鄉。正因為回不去了,才會熱愛與想念。在她誠實的文字里,努力將自己所熱愛的故鄉引向一個更為遼闊的精神故鄉。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評)《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直面大周市場化和城鎮化後的複雜現實,細大不捐地捕捉打撈豫中農村由表及里的社會變化與世態人情,給我們呈現了大變革背景下中國鄉村原生態的火辣辣的現實。作者熱愛故鄉的痴情如火如荼,讓人莫之能御,熔化其中。
(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王鵬程評)這部作品是當前中原鄉村現實風貌的生動留影,是中原農民日常生活狀態的鮮活再現,也是個人記憶和家族往事的清晰復甦。作者眼神銳利,心存深情,深入到村莊的肌體近身觸摸,捕捉它不為人知的熱鬧與冷清,聆聽生活著的人們喧囂和沉默時的訴說。總之,這部作品對當下鄉村複雜難言的狀況的真實還原,意義深遠。(鄭州師範學院副教授孔會俠評)
作品影響
2022年10月12日,《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獲河南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出版信息
2022年1月,《像土地一樣寂靜:回大周記》由河南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周瑄璞,中國作協會員,陝西文學院專業作家。著有長篇小說《
夏日殘夢》《
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愛情》《
多灣》《
日近長安遠》,中短篇小說集《
曼琴的四月》《驪歌》《
故障》《
房東》。在《
人民文學》《
十月》《
作家》等雜誌發表中短篇小說,多篇小說被轉載和收入各類年度選本,進入年度小說排行榜。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第五屆柳青文學獎,第四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2019)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