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用途:
- 類型:
簡介,意義,
簡介
我國有9億農民,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農業信息化對我國農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提供政策、市場、資源、技術、生活等信息的網路體系,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各種信息及市場預測分析,指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和經營,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後,用信息技術推動農業信息化和高技術化,增強我國農業的競爭力,更具有現實意義。
意義
實現高技術的“平民化”
國家重點科技計畫對農業信息化的支持,深受農民的歡迎。有的農民說:“過去只知道電腦能指揮衛星上天,現在電腦也能指揮咱種地了。”農民把建在鄉里、村裡的農業專家系統形象地稱為“農村不走”的高級專家,更有一些順口溜,如“農民不出家、專家請到家”、“種地用電腦、莊稼能長好”等等,表現出了農民對農業信息化的積極性。
農民之所以對農業信息化有著如此濃厚的興趣,關鍵是農業信息化的各項技術都重視實現高技術的“平民化”。農業信息化過程中有“四大障礙”:農民文化水平較低,很難熟練使用電腦;農民經濟條件差,難以購買電腦等現代信息工具;農村信息渠道不暢;現代信息系統的建立與維護比較困難。由於有這些障礙,開發簡單實用的工具才能容易被農民所接受,開發的軟體系統也應圖、文、聲並茂,並符合不同地區、不同農戶的實際套用水平。農業信息機就以其“傻瓜”的特性為農民所接受。
國家“863”計畫的重大項目“智慧型化農業信息技術套用示範工程”,也是靠著“平民化”的特色走進農村。這項被農民稱為“電腦農業”的工程以“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致富,推進農業信息化”為目標,針對中國農業地域廣、區域性強、生產個體分散的特點,研究開發先進實用的智慧型化農業信息系統平台技術。對於不發達地區,電腦農業示範工程的實施效果主要表現在提高產量,如雲南寧蒗縣實施電腦農業專家系統後,玉米增產幅度達9?30%—21?08%,水稻增產幅度達8?7%—11?5%。而對於發達地區,電腦農業示範工程則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品質為主。如北京示範區通過推廣蔬菜、果樹、畜牧、水產管理專家系統,輻射帶動主要蔬菜、果品生產基地的科學化生產,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而且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平谷示範區的大桃還通過計算機網路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