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源流全集

《傷寒源流全集》,6卷。清代陶憺庵輯,刊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本書《傷寒論》原文宗成無己,編次依王肯堂《傷寒證治準繩》,分為源、流兩集,刪去平脈、辨脈諸篇。源集兩卷,敘次六經、標本傳變並(病)合(病),在經、越經與汗吐下後諸證之原。以六經為綱,下分細目,各經之經絡循行、主證、主脈條目清晰。流集四卷,條分各證,明示經絡歸屬、表里淺深及施治之主方。其中三至四卷為證治分條,列三十證;五至六卷為六經支證,列十八證。闡述各證之脈象、機理、虛實寒熱、轉歸進退、鑑別診斷等頗詳。附方二百四十首,除王叔和撰次一百一十三方外,另集後世名方,注於諸證主治條下,並作方解。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源流全集》
  • 作者:陶憺庵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陶氏認為仲景《傷寒論》雖“歷經往哲考辨詮注乃今習之者猶苦其難”,遂參考諸家疏義,輯成此編。

流傳版本

現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初刻本。

作者簡介

陶憺庵,字之典,號石溪逸叟。湘西溈山人,清代康熙年間醫家。

內容簡介

本書總計六卷,包括“源集”兩卷,“流集”四卷,末附“傷寒源流藥方”240餘首。“源集”是以六經為綱為本源,下分細目,詳析各經之循行路線、主證、主脈;“流集”是以六經病證中的各單個症狀為流,詳述各症之經絡歸屬、表里淺深、施治主方、轉歸進退、鑑別診斷等,並對“六經支證”(六經雜互之病)及《金匱要略》中的常見雜證進行了編次整理。其主要內容大致如下:
1.“源”分六經
陶氏《傷寒源流全集》將六經病證稱為源,以六經為本源。其卷一、卷二為“源集”。卷一“六經證治”共列“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三經證治,卷二列“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三經證治。敘次為六經標本、傳變、併合、在經、越經與汗吐下後諸證之源,以六經為綱,下分細目,各經之經絡循行、主症、主脈,條目清晰。
陶氏指出,太陽經者,“足膀胱壬寒水也”,“其標熱,其本寒”,太陽經“專主表,是一身之綱維,為諸陽之主氣,四通八達,貫五臟六腑之俞,邪從此入,受病為先,故多傳變”;而陽明經者,“足胃戊土也”,“其標溫,其本燥”,陰明經“專主里,綱維於身,為中州之主,無所不受,六經之邪,皆能入之”,但入謂之入府,入府不復再傳矣”;少陽經者,“足膽甲風木也”,以“後有太陽專主於表,前有陽明專主乎里,此在表里之間,故曰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也”,而少陽經“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其為病有自受者,亦有傳變者,因其外有太陽,內有陽明,里有三陰,為病亦多傳變。
陶氏指出,太陰為“足脾己濕土”,為“三陰之首,主管四末”,其發病“當分直中,傳經受病,寒熱之異。凡病從陽經發者,為外感風寒,邪從表入,則太陽先受之;病自陰經起者,為內傷生冷,飲食過多,則太陰先受之”。少陰為“足腎癸水”,“與足膀胱同位北方”,凡“冬時寒令,非時寒氣,二經最易感觸”,“其間表里相配,多兼化相通之理,故自風邪直入與直中陰寒而外,傳經變症頗繁”;厥陰為“足肝乙木”,“在六經之後,兩陰交盡,窮傳變之機緘,還接太陽,復營衛之生氣。陰陽順逆,訊息最微”。
陶氏對六經病、脈、傳變、合病、並病、在經、越經與汗吐下後諸證論述頗詳,使學者一目了然。其論一本成無己之說,主張“風傷衛,寒傷榮”之說,認為“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脈浮者衛中風也,陰脈弱者榮氣虛也”,為“榮弱衛強”;“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為“寒傷榮也,寒並於榮,則榮中邪實而衛虛,故無汗而惡風也”,為“榮強衛弱”。陶氏認為麻黃湯為治太陽傷寒,桂枝湯治太陽中風,大青龍湯則為治風寒兩傷營衛之方。若“太陽中風,脈浮緊”為“中風見寒”;“太陽傷寒,脈浮緩”則為“傷寒見風”,兩者均可為“榮衛兩傷”,俱可以大青龍湯主之。而且還指出傷寒見風,“身不疼痛,無少陰證者”,尤可以“九味羌活湯加石膏、知母、枳殼”治之,此等論述,較適合臨床實用。
陶氏論陽明病分為陽明中風、陽明傷寒、陽明本經病、陽明合病、陽明並病及其他陽明之病。“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為“陽明中風”,治宜桂枝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為“陽明傷寒”,治宜麻黃湯。而“陽明中風”有“在經在里在半表里”之別。若“中風脈浮弦並見,則表里俱為有邪”;“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為風熱內壅”;“陽明病,不得臥,自汗出,邪在表”,“不得汗而嗜臥,是風熱內攻”;“耳腫者”是“風熱在經”;“若外不解,雖達十日,脈續浮者,邪猶在半表半里”。
2.“流”辨各證
陶氏《傷寒源流全集》將六經病證中的各單個症狀稱為流。《傷寒源流全集》卷三至卷六為“流集”。其中卷三、卷四為六經各證治分條,對各症經絡歸屬、表里淺深、施治主方,各症之脈象、機理、虛實寒熱、轉歸進退、鑑別診斷等,均詳細闡述,使學者於雜互諸證之中,瞭然易辨,在施治之時不致有毫釐千里之判。卷三計有發熱、惡寒、惡風、頭痛、項強、身痛、潮熱、自汗、盜汗、頭汗、手足汗、無汗、不得汗、不大便、不得臥、渴諸症,卷四計有譫語、發狂、循衣摸床、嘔吐、口苦咽乾、眩、往來寒熱、胸脅滿痛、結胸、藏結、痞、脅滿痛諸證、耳聾、腹滿、腹痛、發黃、但欲寐、咽痛、吐利霍亂、下利諸症。每症均首列總論,敘述該症經絡歸屬,虛實寒熱,施治方法。
如發熱,陶氏認為“寒熱諸病,惟發熱一症,頭緒最繁。故注宜詳”。其列有發熱總論、陽經發熱、陰經發熱、汗後發熱、下後發熱、血證發熱等各數條。在“發熱總論”中指出,“傷寒發熱,謂無休止時也”,與潮熱不同,與寒熱也不同,臨證之時宜詳辨之。又云:“若發熱不惡寒而渴者,為溫病。發汗已,身體灼熱者,為風溫。若初發熱,手或微厥,下利清谷,此為陰症也。頭疼發熱,身不疼痛者,傷食證也。不惡寒,身不痛,頭不疼,脈不緊,但煩熱者,虛煩也。”對於發熱症的表里之分,陶氏指出:“翕翕發熱者,謂如合羽所覆,明其熱之在表也。蒸蒸發熱者,謂若熏蒸之蒸,明其熱之在里也。”對發熱症的治療,陶氏指出在表者宜汗之,在里者宜下之,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之。“其在少陰厥陰發熱者,謂之反發熱,溫經救里,各有治條。惟太陰無發熱之症。”陶氏把傷寒六經病證中見有發熱症的,總結歸納為陽經發熱、陰經發熱、汗後發熱、下後發熱、血證發熱諸項,各項之下再細列諸條,從症、脈、辨證、治法、處方,相互對照,條分縷析,以供讀者能明辨治法,臨床之時能明確診斷,方藥中病,這較前人詮注又更進一籌。
卷五為“六經支證”。所謂“支證”,即“六經雜互之病”,亦即六經病中均可見到之證。之所以不煩重複專列一篇,陶氏指出,目的在於“欲令於雜互諸證疑似淆惑之中,取以參辨,則病情所屬,可以確斷而施治不致有毫釐千里之判矣。”計有“喘、氣短”,“短氣”,“煩、煩躁、懊”,“小便不利、小便難”,“小便自利,小便數”,“發斑”,“噦”,“吐血、便膿血”,“動氣”等症。其例亦仿卷三與卷四,先列總述,再條分各症之證治,條理分明。這些症狀六經病均可見之,但其辨證施治則異。如對“喘”的辨析,陶氏指出:“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其氣逆而上行,形於病則張口抬肩,搖身滾肚,是為喘也。”而導致喘證的病因、病位、病性均有差異,既有邪在表致氣不利而喘者,有水射肺而喘者,發汗後飲水而喘者,熱而以水灌之亦喘者,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而喘者,喘而汗出者,汗出而喘者,陰寒虛喘者,治逆而喘者等等。治療時,病在陽經須審發表攻里之宜,病在陰經惟溫里以救肺之急症,各症再結合六經辨證而羅列主治之方,並且對各種嚴重的喘證指出預後不良。
卷六則是對《金匱要略》中常見雜病證治進行編撰整理,計有氣上沖總論、厥總論、少腹滿囊縮、陰毒、兩感病、百合病、狐惑、差後勞復諸症與陰陽易、溫病詳辨、痙濕暍病別篇。該卷體例亦同卷三、卷四,先概說,次列各症治方,並作以註解。如“氣上衝心總論”下條分為胸中痞硬氣上沖、奔豚氣上沖、陰陽易氣上沖、口噤不得語氣上沖、燒針處被寒氣上沖、汗吐下氣上沖各症,每症下可見數條,相互鑑別,各有治法,使學者無混淆之惑。另附有“氣上衝心飢不欲食吐蛔”辨治之法。
3.附集各方
陶氏《傷寒源流全集》最後一部分為“傷寒源流藥方”。陶氏在前六卷諸症主治之下,參合曆代醫家所敘,除收集王叔和整理《傷寒論》113方外,還收集了後代名家驗方,總計240餘方,使傷寒源流各症方藥更為完備,也使得因病檢書者不致無方可用。為便於學者稽覽,陶氏按源流順序將其所集方藥,分為“源部證治方次”和“流部條分方次”收集整理,單列一卷附於書後。其中“源部證治方次”按在書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將“源集”一、二卷所收方順次整理,而“流部條分方次”則按“流集”三、四、五、六卷所敘各條證治中所收方順次整理,其中重複者則略之。關於《傷寒論》中原方諸藥用量,陶氏認為“世有古今,時有春冬,地有南北,藥有良獷,人有強弱,不可執一”,指出“原方傳自漢時,動以斤計,或稱升合,非今時所能遵用”。因此在所收集諸方時,“止載數目,不書銖兩”,目的是“欲慧者覽之,酌古準今,得以意會而不使粗工淺學,一視書本所開,妄施貽害也”。如麻黃湯,《傷寒論》載其用量為“麻黃去節、三兩,桂枝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陶氏載為“麻黃去節三,桂枝二,甘草炙一,杏仁去皮尖七十”,這樣便於學者按時下所用常規劑量,按原方比例斟酌變化,不致墨守成規,拘泥古方。

影響評價

本書編次條理井然,詮注理明義通,引經據典,採擷諸家精闢之見,內容豐富,不失為臨證及學習研究《傷寒論》之重要參考書,亦是湖湘研究注釋《傷寒論》較有成就和特色的一家,對湖湘傷寒學說的發展良有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