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是20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德睿。

基本介紹

  • 書名:傳承認知與宗教人類學的探索
  • 作者:楊德睿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8年
  • ISBN:978710016154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以認知人類學的視角來研究中國宗教文化傳承的一番嘗試,全書十二章的大致內容如下: 本書的立論基礎,源於法國人類學家Dan Sperber在新演化論(neoevolutionsim)和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的啟發下提出、倡導的“文化傳承(cultural transmission)研究”,主張“傳承”是解釋文化的演化與現狀的核心範疇,並進而提出“表征的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模型來將此一大方向操作化。本書可謂是中文世界裡第一本用這一理論視角和方法來研究中國宗教現象的人類學著作。 依據“表征的流行病學”模型,本書的第一部分“傳承的制度與經濟環境”是最貼近“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一個部分,由四篇探討道教學院這種現代學校教育模式(modern schooling)的論文構成:第一章《當代中國道士培訓教程的特徵與意義》討論了居於傳承方式核心之處的教程和教學法,第二章《現代學校教育與時間意識的革命:以道教學院為例》審視道教學院的教育流程及在校作息時間安排與道教傳統上重視的各種律動周期相配適的情況,第三章《當代道教宮觀經濟的轉型》審視經道教學院教育出身的宮觀道士與其他相關社會範疇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經濟關係以及與之相連的倫理觀念,第四章《口語、影像與新媒體時代的道教傳習》探討最近五年來因為課程和教學實踐的改變,使得文本知識曾經享有的至尊地位受到了口語和影像的駕馭技術的挑戰,於是造成道學院學生的精神氣質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本書的第二部分“傳承的媒介”討論文化在特定語境中採取的表征形式和傳輸形式,具體地說,這部分探討了當代中國宗教界常見的音樂、數術讖緯、念佛、儀式和放生這五種媒介。第五章《儀式音樂與道教的傳習》探究是主要是媒介和它所攜帶傳導的文化之間的關係,第六章《華北鄉居民眾的宗教偏好:對河北蠡縣弘陽教三派的比較研究》將焦點置於傳承環境對不同媒介形式及其傳播機制的選擇偏好,第七章《放生:在市場和公園間上演的佛法》可謂是第六章的延伸,只是把聚焦的對象改成了在南京極為盛行的放生,希望藉此揭示都市居民所偏好的宗教媒介。 第三部分《傳承的信息單元》討論的是被傳承的信息內容,也就是第二部分所論的“媒介”裡頭包裝、攜帶著,然後通過第一部分所論的“環境”所設定的渠道來傳遞的東西,若用文化表征的流行病學模型來講,這就是相當於“病原學”的部分。具體講,這部分討論了宗教信息的三種內容形式:“圖式”、“模組”和“原型”。第八章《事、功、斗:河北無極縣某村的“迷信”的理論意涵》的主題是描繪河北無極縣一個村落里的草根宗教模組。第九章《在家、回家:冀南民俗宗教對存在意義的追尋》的主題是“家”這個原型的力量。第十章《從超驗到通俗:弘陽教訴求主題變遷的研究》的主題是弘陽教的核心觀念圖式。第十一章《“血湖”研究芻議》討論的也是原型,不過與第九章的“家”不同,本章的焦點是一段“標準情節”或者叫“典故”,即眾所周知的目連救母出離血湖地獄(血盆地獄)的故事。第十二章《邪惡的母親:蘇州上方山太姆崇拜研究》討論的主要也是原型,但不是單一個“家”或“目連救母”原型的演繹,而是幾個原型的交錯分合,最後還要結合一組模組。

目錄

封面
緒 論
傳承的環境
第一章 中當代中國道士培訓教程的特徵與意義
第二章 中現代學校教育與時間意識的革命——以道教學院為例
第三章 當代道教宮觀經濟的轉型
第四章 口語、影像與新媒體時代的道教傳習
傳承的媒介
第五章 儀式音樂與道教的傳習:一種認知人類學的觀點
第六章 華北鄉居民眾的宗教偏好:對河北蠡縣弘陽教三派的比較研究
第七章 放生:在市場和公園間上演的佛法
傳承的信息
第八章 事、功、斗:河北無極縣某村的“迷信”的理論意涵
第九章 在家、回家:冀南民俗宗教對存在意義的追尋
第十章 從超驗到通俗:弘陽教訴求主題變遷的研究
第十一章 “血湖”研究芻議
第十二章 邪惡的母親:蘇州上方山太姆崇拜研究
參考書目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