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

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於2023年10月開展。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通過230餘件(組)文物展品,展示圓明園管理處歷年來開展修繕復建、考古發掘、遺址保護、文物修復、數位化保護及流失文物的研究與追索等文物保護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
  • 活動時間:2023年10月
活動進程,活動內容,

活動進程

2023年10月,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開展。

活動內容

7根回歸石柱、230餘件(組)文物展品帶領觀眾回望百年“圓夢之旅”。
圓明園博物館占地1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49平方米,展覽分別位於正覺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東西五佛殿、三聖殿、文殊亭、東六大金剛殿、最上樓等建築內。根據《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圓明園管理處利用正覺寺現有場館,在原“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安防、消防升級改造工程以及調整展覽展陳方案,加快推進圓明園博物館建設。
步入正覺寺,230餘件(組)文物和展品按照正覺滄桑、圓明重光、追跡圓明、尋古長春、匠心圓夢、萬園之園、聚散流離、圓夢之基等部分,立體展現出圓明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厚的文物保護成果。在最上樓展出的7根漢白玉石柱是圓明園博物館“重裝”亮相後的明星展品。此次回歸的7根石柱,經專家研究初步判斷,來自於圓明園西洋樓遺址區,略有風化痕跡,保存狀態完好。每一根石柱均刻有浮雕雕刻花卉、纏枝幾何紋飾,工藝精湛。“這7根石柱的雕花是西式花瓶,但是花瓶裡面是我們中國象徵富貴的傳統花卉牡丹花,這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邱文忠介紹,“石柱後面的背景採用西洋樓的銅版畫,在當年沒有照相的時候,銅版畫可以真實地反映當時建築的實際場景。”在現存乾隆五十一年(1786)西洋樓銅版圖中,可見海晏堂、諧奇趣、方外觀、養雀籠、遠瀛觀等均使用了較多的石柱,這些石柱分布於庭院、噴泉池邊、樓梯、樓層平台等處,有著實用及審美的價值。
除了能一睹圓明園的精巧建築構件,圓明園博物館還展出了馬首、銅鎏金象首、青玉老人山子、銅胎琺瑯香筒、道光帝御筆“瀛海仙山”詩石刻等珍貴文物,系統展示了圓明園管理處歷年來開展修繕復建、考古發掘、遺址保護、文物修復、數位化保護及流失文物的研究與追索等的文物保護成果。
2023年10月18日,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圓明園十二獸首之牛首、虎首、猴首、豬首,時隔163年後首次重聚圓明園,並與馬首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園新語”圓明園獸首銅像特別展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