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是“傳世經典”中的一種,以清乾隆年間所制《御製三希堂法帖》為藍本,選取其中最精華者編輯而成,其中楷、草、隸、行書等一應俱全,帖子後面的都配有相應的釋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臨摹學習,其後的賞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領略書法的韻味與魅力。書中還有大量的彩色書帖,都是傳世的原帖精品,可以見識到原汁原味的書法藝術。學習、欣賞中國書法藝術,對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作用,對於陶冶個人情操,提高個人素養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和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世經典:三希堂法帖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社
- 頁數:470 頁
- 開本:28 開
- 作者:梁詩正 等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160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全彩四色印刷精裝版《三希堂法帖》,唯一一部全彩色圖片高清畫質的傳世法帖精品讀物。乾隆皇帝愛不釋手的稀世珍品,親自組織編撰的書法名跡。300餘幅傳世珍品,讓您領略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蘇軾、米芾、蔡襄、黃庭堅、趙孟頫等大家的名作。
圖書目錄
薦季直表·三國魏·鐘繇
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
行穰帖·晉·王羲之
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晉·王羲之
初月帖·晉·王羲之
大道帖·晉·王羲之
遠宦帖·晉·王羲之
中秋帖·晉·王獻之
送梨帖·晉·王獻之
新埭帖·晉·王獻之
伯遠帖·晉·王
出師頌·隋·無款
異趣帖·南朝梁·蕭衍
張翰帖·唐·歐陽詢
卜商帖·唐·歐陽詢
倪寬贊·唐·褚遂良
摹本蘭亭序·唐·褚遂良
摹本蘭亭序·唐·馮承素
自書告身·唐·顏真卿
江外帖·唐·顏真卿
書譜·唐·孫過庭
論書帖·唐·懷素
蒙詔帖·唐·柳公權
韭花帖·五代·楊凝式
草書夏熱帖·五代·楊凝式
敕蔡行·宋·趙佶
閏中秋月詩帖·宋·趙佶
暮春三月詩帖·宋·趙構
行書千字文·宋·趙構
洛神賦·宋·趙構
付岳飛札·宋·趙構
嵇康養生論·宋·趙構
土母帖·宋·李建中
同年帖·宋·李建中
灼艾帖·宋·歐陽修
內翰帖·宋·文彥博
離都帖·宋·蔡襄
謝郎帖·宋·蔡襄
蒙惠帖·宋·蔡襄
遠蒙帖·宋·蔡襄
陶生帖·宋·蔡襄
大研帖·宋·蔡襄
虛堂帖·宋·蔡襄
暑熱帖·宋·蔡襄
與提舉書帖·宋·蘇洵
新歲展慶帖·宋·蘇軾
人來得書帖·宋·蘇軾
一夜帖·宋·蘇軾
獲見帖·宋·蘇軾
黃州寒食詩帖·宋·蘇軾
次辯才韻詩帖·宋·蘇軾
洞庭春色賦·宋·蘇軾
中山松醪賦·宋·蘇軾
書杜甫詩帖·宋·蘇軾
觀陳公詩後帖·宋·蘇軾
江上帖·宋·蘇軾
東武帖·宋·蘇軾
治平帖·宋·蘇軾
歸安丘園帖·宋·蘇軾
山預帖·宋·黃庭堅
南康帖·宋·黃庭堅
致雲夫七弟尺牘·宋·黃庭堅
松風閣詩帖·宋·黃庭堅
寒山子龐居士詩帖·宋·黃庭堅
苦筍賦·宋·黃庭堅
花氣熏人帖·宋·黃庭堅
杜甫寄賀蘭銛詩·宋·黃庭堅
惟清道人帖·宋·黃庭堅
教審帖·宋·黃庭堅
烝徒帖·宋·米芾
臨沂使君帖·宋·米芾
拜中嶽命作詩帖·宋·米芾
陳攬帖·宋·米芾
向亂帖·宋·米芾
中秋詩帖·宋·米芾
秋暑憩多景樓帖·宋·米芾
糧院帖·宋·米芾
丹陽帖·宋·米芾
盛制帖·宋·米芾
論草書帖·宋·米芾
穰侯出關詩帖·宋·米芾
蘇太簡參政帖·宋·米芾
三吳帖·宋·米芾
鄉石帖·宋·米芾
真帖·宋·米芾
來戲帖·宋·米芾
伯修帖·宋·米芾
清和帖·宋·米芾
李太師帖·宋·米芾
淡墨秋山帖·宋·米芾
叔晦帖·宋·米芾
張都大帖·宋·米芾
與執政札子帖·宋·趙鼎
致總領少卿尺牘·宋·韓世忠
致御帶觀察尺牘·宋·吳說
門內帖·宋·吳說
休祥帖·宋·張孝祥
四絕句詩帖·宋·吳琚
行書蔡襄七言絕句·宋·吳琚
賜茶帖·宋·趙令畤
致教授學士尺牘·宋·朱熹
與彥修帖·宋·朱熹
酒德頌·元·趙孟
紈扇賦·元·趙孟
前後赤壁賦·元·趙孟
歸去來辭·元·趙孟
與次山帖·元·趙孟
與義齋帖·元·趙孟
與子陽二札帖·元·趙孟
致明仲帖·元·趙孟
致八弟書帖·元·趙孟
付二哥書帖·元·趙孟
與彥明帖·元·趙孟
與兄長書帖·元·趙孟
與孫行可三札卷·元·趙孟
與親家書帖·元·趙孟
與總管書帖·元·趙孟
與中峰十一札帖·元·趙孟
與中峰帖·元·管道
秋深帖·元·管道
秋夜感懷詩卷·元·康里
晚秋雜興詩帖·元·鮮于樞
草書書札·元·吳志淳
愛厚帖·元·王蒙
夢梅花詩卷·元·王蒙
隸書五言詩帖·元·顧祿
鏞翁大參帖·明·沈度
橘頌·明·沈藻
與鎮邦帖·明·姜立綱
與民望書帖·明·金琮
與南雲書帖·明·王直
龍江留別詩·明·王守仁
赤壁二賦·明·祝允明
序言
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對書法情有獨鐘。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了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瑰寶。就歷代書法而言,有“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的精闢總結。
現在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除了墨跡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載體,那就是法帖。法帖最早出現在唐代,唐代由於帝王的喜愛,出現勾摹前人墨跡的集帖,即《萬歲通天帖》。到宋代又出現了匯集歷代名家書法墨跡,將其鐫刻在石或木板上,然後拓成墨本並裝裱成卷或冊的刻帖。這種刻帖既使古人的書法得以流傳,擴大了其影響,又是學習書法的範本。明清之際,隨著印刷業的發展和人們對書法學習的需求加大,匯集前人書法墨跡,鐫刻法帖持續不斷,規模也越來越大。除上述《萬歲通天帖》外,歷史上著名的法帖還有《淳化閣帖》、《絳帖》、《潭帖》、《大觀帖》、《寶晉齋法帖》、《真賞齋帖》、《停雲館帖》、《余清齋帖》、《墨池堂選帖》、《快雪堂法書》、《三希堂法帖》等。清代法帖的傑出代表就是《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乾隆皇帝在《三希堂記》中稱:“內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獻之《中秋帖》,近又得王《伯遠帖》,皆稀世之珍也。因就養心殿溫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三希堂”亦因此成為書家仰慕之地。
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書梁詩正、戶部尚書蔣溥、兵部右侍郎汪由敦等人,從三希堂和內府所藏曆代書法作品中,擇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鐫刻而成《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簡稱《三希堂法帖》)。《法帖》共分32冊,刻石500餘塊,以歷史順序編纂,收集自魏晉至明代末年共135位書法家的300餘件楷、行、草書作品,另有題跋210多件,幾乎囊括了當時清廷所能蒐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跡珍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懷素、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宋徽宗、趙孟等名家書法真跡。《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集歷代法書成就之大成的一部大型書法叢帖,具有極高的文物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為後世保存了極為珍貴的書法真跡,為書法研究者、廣大書法愛好者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財富和精神財富。
由於《三希堂法帖》原版卷帙浩繁,對於廣大書法愛好者來說,欣賞、學習、臨摹皆有所不便。為了讓更多的書法愛好者更為方便地學習、欣賞《三希堂法帖》,從中汲取中華書法藝術的精髓。我們特地編撰了這套《三希堂法帖》。本書以《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為藍本,精心編選各家作品,按歷史順序排列,儘可能地向廣大書法愛好者展現原帖風采,每帖之後配有相應的釋文、書法家簡介以及作品鑑賞評價,以最直觀的方式向廣大書法愛好者展現從魏晉至明一千餘年裡,書法藝術的演變、各時代的書法風貌以及各流派的特點和影響等。有助於廣大書法愛好者更好地欣賞原汁原味的大家書法,從中感悟中國書法的無窮魅力。
名人推薦
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編撰的書法經典,完美再現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蘇軾、米芾、趙孟頫等書法作品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