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收藏彩色圖鑑系列:璽印收藏圖鑑

傳世收藏彩色圖鑑系列:璽印收藏圖鑑

《傳世收藏彩色圖鑑系列:璽印收藏圖鑑》是2014年4月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學,本書收錄近年國內各大博物館的傳世精品、藝術品拍賣精品和大量流失海外各大博物館的精品,系統詮釋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精湛與絕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世收藏彩色圖鑑系列:璽印收藏圖鑑
  • 作者:張學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ISBN:97875120124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國璽印篆刻之珍品,收錄了著名博物館璽印篆刻精華,用一千餘幅圖片,系統地詮釋了中國璽印篆刻藝術風格,如先秦、西漢、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玉璽、官印、私印、肖形印以及篆、隸、行、草等字型在篆刻藝術上的演變進程,從專業的角度,向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了鑑別璽印篆刻藝術的要點,如用料、材質、鈕印造型和圖案紋飾等。這是一部收藏鑑別璽印篆刻的小百科。本書對每一方經典篆刻印在不同時期的篆法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詮釋。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可供收藏者賞析學習。

圖書目錄

古代璽印之源流,古印上的文字可以代表中國文字字型、字形的全部,自秦代以後出現的各種字型,沒有在古印中見不到的,如古的鳥篆、龍文、大篆、小篆等。而且印文的書寫和鐫刻都出自名家之手,書寫、雕刻都非常認真。
春秋戰國璽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迎來了“百家爭鳴”。當時文書往來、貨物流通的封檢及器物製作的信用,多以璽印為憑證,並且成為等級身份的象徵與行使職權的信物。璽印,則主要是根據各諸侯國的文字風格、印文字型獨立形制而立論。
秦兩漢璽印,秦統一文字為規範的小篆, 在璽印、官印、私印上採用“田字格”“日字格”均布四字為特徵。秦漢時設立掌管符璽的官署。各種質料、鈕式、印綬分別與“璽”“章”“印”三種稱名相對應,作為等級的標誌。
魏晉南北朝璽印,魏晉南北朝時期,印章制度作為當時各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縮影,被打上了深刻的歷史烙印。官印製作雖然仍基本延續了秦漢制度,但印文、形制等都比較粗獷。私印,仍是沿用漢印製,而少有變化,唯字型多採用當時流行的魏碑體、篆白文、朱文小篆、鳥蟲文等。
隋唐五代璽印,隋唐時期,官印的製作和使用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印文內容由官員個人的官職名稱轉變為官署名稱。唐代官印改由專人保管,官署印印面增大,鈕式簡化但增高增大,多用方形鈕、長形圓鈕,印文改用朱文小篆。印文布局對稱,字型纖細端莊,有書法之感。
宋遼金元璽印,宋代的官印製度繼承唐代官印製度並有所發展。鈕式為橛鈕,印文筆畫變化曲折,形成“九疊篆”體,為遼、西夏、金、元時期官印所沿用。印的背面絕大多數刻有年款。宋代文人名號、齋室印和閒章也反映了都市經濟的繁榮。
明朝璽印篆刻,明代印製,官印繼承金元式樣,印文、形制均有嚴格的規範,而完全成為信驗的工具了。明代私印除使用小篆外,並以古文入印,文人篆刻流派興起和繁盛在明中期。石質印章篆刻普及,便利了當時文人書畫的空前發展,也推動了和書畫創作有密切關係的文人篆刻的興起。
清朝璽印篆刻,清朝因版圖疆域大,管理區域設行政官印比較多,地方官印以銅質為主。印鈕多同明制,印文特點為滿漢對照,既有監造機構名和年款,也有以帝王年號為首的編號。漢文多用篆體,直取秦漢篆文而略作藝術變形;滿文則有楷、篆兩種。清中期文人篆刻進入盛期,各種流派孳乳,風格鮮明多樣。晚清時期金石家多擅長篆刻,具有個性,強調秦漢傳統,不趨時尚而各具風貌。
印鈕用材之美,中國璽印在其漫長發展過程中的每個歷史時期,如秦漢、唐宋以來,其印鈕形制、印材都有著不同的特色,到了明清時期,印鈕和印章材質除傳統流行的銅、玉之外,其他印材更為豐富,在民間普遍流行。
張學,京城著名收藏家、學者,著有《中國唐青花研究》和《中國官窯研究》等。198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客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