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麥可·柯林斯、哈利·布蘭和伊曼·瓦列拉是三個以血為盟、立誓為國而戰的好弟兄,他們共組的愛爾蘭志願軍(愛爾蘭共和軍的前身),讓一向強權霸道的大英帝國深感芒刺在背,亂了手腳。
在一次被軍警衝散了的演說中,受傷的柯林斯認識了美麗的凱蒂。凱蒂外柔內剛的個性,讓柯林斯和布蘭深深為之吸引,兩位鐵血漢子同為柔情所困。組織了許多次行動的柯林斯,此時已成為促使愛爾蘭共和國成立的靈魂人物。瓦列拉在這最混亂、但也最有希望的時刻帶著布蘭離開了愛爾蘭,遠赴美國尋求國際支持。
當瓦列拉返國後,柯林斯的大膽策略已成功地將革命事業推至顛峰。終於休戰協定達成,柯林斯眾望所歸地帶著全國同胞的希望赴英談判。和約達成,愛爾蘭成立自治區、可擁有自己的國會,但仍須向英皇效忠。這項和約被大多數愛爾蘭人認可,但瓦列拉卻拒絕接受,他堅持成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終於志願軍分裂,布蘭也在此時離開柯林斯。當初共赴生死的弟兄,從此對立。
在一次談判途中,柯林斯回到家鄉。正當他站在出生的土地上百感交集時,卻被一個家鄉的青年槍殺。他的生命源自於對愛爾蘭狂熱的愛,卻也結束在他所熱愛的人民手中。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雷德芒德·莫瑞斯 史蒂芬·伍利 | 尼爾·喬丹 | Paul Barnes David Carrigan Patrick Clayton Daisy Cummins Catherine Dunne Noga Isackson | 尼爾·喬丹 | 克里斯·門格斯 | 艾略特·戈登塞爾 | J·派屈克·杜夫納 托尼·勞森 | Susie Figgis | Anthony Pratt | Arden Gantly Jonathan McKinstry Malcolm Middleton Cliff Robinson | 桑迪·鮑威爾 | Josie MacAvin |
角色演員介紹
- 麥可·柯林斯演員:連姆·尼森愛爾蘭志願軍創始人,他與哈利·布蘭和伊曼·瓦列拉以血為盟、立誓為國而戰,共同組成了愛爾蘭志願軍。柯林斯組織了多次反抗行動,成為了促使愛爾蘭共和國成立的靈魂人物,他的大膽策略成功地將革命事業推至顛峰,並終於達成休戰協定。柯林斯帶著全國同胞的希望赴英談判並簽訂了和約,該和約得到了大多數愛爾蘭人認可。
- 凱蒂演員:朱莉婭·羅伯茨進步女青年,青春靚麗,有著崇高的革命理想,她在一次騷亂中救了受傷的柯林斯,並收留了一同參與抗議活動的布蘭和瓦列拉。凱蒂美麗的容貌以及外柔內剛的個性深深吸引了柯林斯和布蘭,兩位鐵血漢子同時對她表達了愛意。
- 哈利·布蘭演員:艾丹·奎因愛爾蘭志願軍創始人,他參與組建的愛爾蘭志願軍讓一向強權霸道的大英帝國深感芒刺在背,漸漸亂了手腳。他愛上了美麗的女孩凱蒂,卻得知對方已心有所屬,在愛情上失意的布蘭重新振作精神,跟隨革命夥伴瓦列拉離開了愛爾蘭,遠赴美國為革命尋求國際支持。
- 伊曼·瓦列拉演員:艾倫·里克曼愛爾蘭志願軍創始人,他與柯林斯在革命的過程中漸漸出現了分歧,於是帶著革命夥伴布蘭離開了愛爾蘭,遠赴美國尋求國際支持。 瓦列拉歸國後,拒絕接受柯林斯與英國達成的協定,他堅持成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終於導致了志願軍的分裂,當初共赴生死的兄弟從此對立。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封面 |
---|---|---|
01 | Easter Rebellion | |
02 | Fire and Arms | |
03 | Train Station Farewell | |
04 | Winter Raid | |
05 | Elegy for a Sunday | |
06 | Football Match | |
07 | On Cats Feet | |
08 | Defiance and Arrest | |
09 | Train to Granard | |
10 | Boland Returns (Kitty's Waltz) | |
11 | His Majesty's Finest | |
12 | Boland's Death | |
13 | Home to Cork | |
14 | Civil War | |
15 | Collins' Proposal | |
16 | An Anthem Deferred | |
17 | She Moved Through the Fair | |
18 | Funeral/Coda | |
19 | Macushla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
1997年 |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攝影 | 克里斯·門格斯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 艾倫·里克曼 | |||
第54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連姆·尼森 | ||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 艾略特·戈登塞爾 | |||
1996年 | 第53屆威尼斯電影節 | 金獅獎 | 尼爾·喬丹 | 獲獎 |
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 | 連姆·尼森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Geffen Pictures[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
---|---|
發行公司 |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 Warner Bros. Española S.A.[西班牙] (1997) Warner Bros. GmbH[德國] (1997) 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 (1997) 華納兄弟公司[英國] (1996) Geffen Pictures[美國] (1996)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1996) 華納兄弟公司[荷蘭] (1997)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1997) Warner Home Video(1998) (荷蘭) |
影片評價
《麥可·柯林斯》緬懷了愛爾蘭獨立運動史上的英雄,同時質疑那段充滿重重疑點的歷史。導演堅持使用主觀上靠近、親近主角的視角,使觀眾去洞察柯林斯其輝煌成就後的豐富內心,整部影片雖然穿插了一系列歷史重大事件,但因主線始終凝聚在柯林斯分別處置這些事件的不同態度上,最終並未淪為流水賬,並通過刻畫麥可·柯林斯為愛爾蘭獨立不得不採用暴力手段抗爭,但又冀求和平以及他不斷掙扎的痛苦內心,間隔加入當年的歷史影像,使得影片始終充滿悲悵的力量。該片在架構上使用了雙重同構的手法。把柯林斯是如何功高震主,導致遭到瓦利拉屢次陰謀陷害的史實一一道來,非常辛辣地挑明柯林斯最終英年早逝的原因,影片結尾充滿對愛爾蘭人民內訌的痛心感。在感情戲處理上,雖豐富了角色面貌,激發觀眾更多觀影興致,卻拉低了整部片子英雄主義的格調,是為敗筆,茱莉亞·羅伯茨在片中一口美式英語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另一方面,導演在闡述柯林斯動用暴力恐怖手段時,也並無掩飾,充滿了各種暗殺的細節描寫,向觀眾表明了當年柯林斯所面對的真實狀況(鳳凰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