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常行為

偏常行為

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現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心理素質發展極為重要的階段。高中生由於面臨升學或就業的人生選擇,心理壓力大,心理反映(行為)也強烈,部分學生發生心理偏常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常行為
  • 所屬學科:教育心理學
  • 性質:教育心理學術語
一、定義,二、心理機制分析,條件作用原理,社會學習理論,

一、定義

學生中一些行為,如經常不能完成作業、課堂上分散注意力、飲食習慣不良等學習和生活習慣,經常干擾他人、不招他人喜歡等人際交往行為,偷盜他人東西、冒犯和攻擊別人等品行。這些行為沒有牽涉違法犯罪及嚴重的情緒紊亂,但屬於不受歡迎的行為,因此我們把它統稱為偏常行為。學生中的偏常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一方面會對他們的社會處境不利,甚至會增加嚴重的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另一方面,會破壞整個班級氛圍,使其他同學受到損害。偏常行為讓許多父母深感擔憂、煩惱,也為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深切關注。

二、心理機制分析

條件作用原理

應答性條件作用(respondent conditioning)是偏常行為形成的心理機制之一。條件反應的形成受刺激強度、無條件刺激的時間安排和可預測性、個體的注意和生物成熟性等因素影響,如果降低刺激強度、或者延長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的時間間隔、或者在條件刺激後面不跟隨無條件刺激、或者個體注意其他的無關刺激,那么已有的條件反應就會被破壞、或被其他的反應所取代。操作性條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也是偏常行為的獲得機制,適當安排環境中的刺激、強化和懲罰,可以矯正偏常行為和訓練新的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能解釋學生自身在偏常行為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Julian Rotter認為行為由期待和強化價值兩個主要的變數決定,強化所發生的情境影響強化價值和期待的大小;個體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控制點、人際信任影響期待。Albert Bandura認為行為可以通過觀察、自我強化和替代強化而習得,行為、人、情境之間是相互決定的,個體在生活中發展起來的自我效能感對個體執行某種行為有很大影響。社會學習理論為偏常行為矯正提供了新的視角,它說明個體並不是被動參與行為矯正過程的。因此在運用行為療法處理學生的偏常行為時,要注意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不僅要消除偏常行為、學習更多的替代行為,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了解學生的思維、期待、情感、自我意象、需要的特點,使他們在有多種行為選擇的時候,能發展自我意識和增加自我控制感,幫助他們主動參與行為矯正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