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張學良

《假如我是張學良》是丁文江所著作品,出自於《丁文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假如我是張學良
  • 作者:丁文江
  • 作品出處:丁文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自從日本人有侵略熱河的訊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天天計畫抵抗的辦法,但是抵抗沒有實現,中央與地方先發生了衝突:本月七日,汪精衛辭職,同時通電責備張學良。據八日的《大公報》,張學良也有辭職的訊息。大難當前,軍政首領依然不能合作,真正使我們覺得中華民國的末日到了!
試問汪精衛和張學良都辭了職,熱河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嗎?負軍政責任的當局一辭職就可以告無罪於國人了嗎?不錯,假如張學良覺得抵抗日本,事實上是不可能,或是抵抗所必需的條件,中央的力量可以做的到而不肯容納,那么他除去辭職,當然沒有第二條路走。但是我以為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我先講抵抗日本的具體辦法。我們先要覺悟一旦熱河有了軍事行動,北平天津是萬萬守不了的。單就陸軍方面看起來,我們的第一道防禦線在山海關,第二道在灤河。但是秦王島在山海關的後方,天津在灤河的後方。日本人隨時可以在這兩處上陸,上陸要比在瀏河容易十倍。在這種狀況之下,無論軍隊如何精多,武器如何優良,因為地理的關係,沒有法子可以長期的防守。何況從山海關到天津北平都是平原曠野,日本的飛機,坦克,重炮,都可以使用,還不比得閘北江灣處處有小河,小溝和水田,使得日本人無法利用他們的坦克。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蘇泰興人。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先後留學日本、英國。1913年創辦地質研究所,任地質研究所所長兼地質調查所所長。1919年隨梁啓超到歐洲。1921年任北票煤礦公司總經理。1922年籌建中國地質學會。1923年發起“科學與人生觀”論戰。1924年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1926年任淞滬商埠督辦公署總辦,推行新市政。1929年組織西南地質調查隊。1931年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1932年參與創辦《獨立評論》。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建立基金制度,創建評議會。代表性地質報告收入《丁文江先生地質調查報告》,另有《中華民國新地圖》《爨文叢刻(甲編)》《梁啓超年譜長編》等。編者簡介宋廣波,山東章丘人,1970年生。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研究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史。出版有《丁文江年譜》《胡適與紅學》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