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英國倫敦,素有“
霧都”之稱。典型的“倫敦霧”出現於19世紀早期的工業時代,是首例全球“聞名”的空氣污染案例,直到20世紀60年代清潔空氣法案通過才得以終結。科頓在書中描述了倫敦霧的“美麗”和危險,以及其對文化和人們認知的持久影響。倫敦霧改變了城市生活,模糊了道德和社會邊界。而它也成了藝術家的“禮物”,出現在
狄更斯、
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著作中,以及
莫奈和
惠斯勒等畫家的畫作中。作者結合歷史與文學的敏感性,呈現了倫敦霧的起源、演變與終結,向讀者細緻而生動地展示了這一工業時代的奇特城市景象,特別給中國讀者提供了如何與霧霾“相處”的有趣參照。
劍橋大學學者克里斯汀·科頓(Christine Corto)最近為倫敦霧霾史寫了本“傳記”《倫敦霧》(London Fog),她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另闢蹊徑:在梳理倫敦污染史和抗霾史的同時,更將社會歷史和豐富的古怪軼聞結合起來。儘管倫敦早已甩掉了“霧都”的帽子,但霧霾不僅悄悄潛入了英國人的家裡和身體裡,也滲透到人們的思維中。如果
霧霾是城市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如
狄更斯著名的《
荒涼山莊》里一樣——它同樣也是文化想像中無處不在的元素。
------------
【編輯推薦】
◎“倫敦霧”如何起源、演變和終結?它有如何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藝術創作。
◎展示英國人通過怎樣的措施成功解決“倫敦霧”問題。《清潔空氣法》又是如何被提出、通過並實施的。
◎作者細細檢索摘取到了狄更斯等文學大師、莫奈等繪畫大師和霍布斯鮑姆等史學大師對倫敦霧的描繪與評價。
◎50多幅插圖生動展示藝術家們如何用油畫、漫畫、攝影和電影等形式反映和討論倫敦霧對人們生活的改變。
◎如何與霧霾“相處”?已成為中國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幾十年前的倫敦,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經驗。
------------
【評論】
本書對令人不可接受的倫敦濃霧——從狄更斯到現代——的分析是精彩和明晰的。行文優美,其歷史洞見和文學眼光是有趣而又天才的。
——安德魯·萊西特(Andrew Lycett)
一本值得讚賞和享受的書,研究詳實而規範,引人入勝。寫法清晰而平易近人,非常生動。
——傑里·懷特(Jerry White),倫敦大學教授
倫敦最為重要、最有標誌性的特徵之一就是它的濃霧。倫敦霧對於1950年代之前倫敦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犯罪、浪漫、商業和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書是目前為止對這一現象描述得最為詳實和精彩的一本。
——安東尼·沃爾(Anthony Wohl),瓦薩學院教授
作者簡介
目錄
第一章 倫敦霧的起源
第二章 狄更斯式的陰鬱
第三章 霧之王
第四章 危險中的女人
第五章 異域視角
第六章 倫敦啟示錄
第七章 活死人之地
第八章 奄奄一息
結 論 最後的霧
致 謝
注 釋
索 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