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被難記

倫敦被難記

倫敦被難記,全稱“孫中山倫敦被難記”、“孫逸仙倫敦被難記”,亦作“倫敦蒙難記”。書名。孫中山撰。記述他於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10月在倫敦被清政府駐英使館誘捕和獲康德黎營救經過,所記1895年廣州起義(乙未廣州之役)尤有參與價值。書前有孫中山1897年所寫自序。原書以英文撰寫,1897年在英國印行,後譯成俄、日、中等文字。中文本系甘永龍(甘作霖)編譯,191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後有多種版本印行。宮崎滔天日譯本,書名《幽囚錄》。為研究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的重要史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倫敦被難記
  • 外文名:Kidnapped in London 
  • 別名:倫敦蒙難記
  • 作者:孫中山
  • 出版時間:1912年
  • 出版社上海商務印書館
背景
九.倫敦蒙難
孫中山在丙申年(1896年)陰曆五月間由檀香山去美國,為的是徵求同志,募款再舉。到了美國以後,在舊金山住了一個多月,又在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等地分別住了若干天,最後在紐約又住了幾個月,卻不曾遇到多少能夠接受他的革命主張的華僑。
於是,他決定去英國。到了倫敦以後,他常常去拜訪自己的老師、曾經在香港西醫書院擔任過教務長的康德黎博士。康德黎的寓所,在清廷駐英使館附近。有一天,他在路上遇見廣東三水縣人鄧廷鏗。其後鄧廷鏗在10月11日把他騙進了使館,關在三樓的一個加了鐵窗欄的房間之中。
鄧廷鏗之所以如此,是奉了清廷駐英公使龔照瑗的命令。龔準備包雇一船,把孫中山秘密押解回國行刑;甚至想先把孫中山毒死,裝在箱子裡運回中國戮屍。
所好,吉人天相,使館的一個英國僕人柯爾漸漸表同情於孫中山的遭遇,送訊息給康德黎。康德黎邀同另一位英國醫士孟生把這件事在《地球報》(TheGlobe)發表,引起了英國人士對清廷使館的公憤;又寫信給當時的英國外相薩里斯伯。薩里斯伯認為清廷的公使館沒有在英國領土之上逮捕人、扣留人與押解人的權力,於九月十七日派員向龔照瑗交涉,要求將孫中山立即釋放。龔照瑗只得照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