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倫敦的男人》是由貝拉·塔爾、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聯合執導,米羅斯拉夫·克羅博特領銜主演的懸疑電影。
影片講述了鐵路扳道工馬隆在目睹了一樁謀殺案,並撿回了一個放著大量現金的箱子後,開始面臨金錢誘惑與道德交戰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1月31日在匈牙利上映。
基本介紹
-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
- 中文名:來自倫敦的男人
- 外文名:The Man from London、A Londoni férfi
- 其它譯名:倫敦來客、倫敦來的人
- 製片地區:法國、德國、匈牙利
- 製片成本:€6,000,000(估計)
- 拍攝日期:2006年9月-2007年3月
- 類型:劇情、懸疑、犯罪
- 片長:132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1月31日(匈牙利)
- 色彩:黑白
- 主要獎項: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演職員,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在法國一個海港,來自倫敦的一艘船靠岸了。一個男人把一甩堡雄個皮箱交給另一個男人,兩人之間發生了爭吵,其中一個男子和皮箱一起墮入海中。鐵路扳道工馬隆(米羅斯拉夫·克羅博特飾)目睹了這樁謀殺案,他撿回了箱子,面對箱子裡突如其來的財富,他開始面槳潤敬臨金錢誘惑與道德交戰的煎熬。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馬隆 | 米羅斯拉夫·克羅博特 | ---- |
卡梅利婭 | 蒂爾達·斯文頓 | ---- |
Morrison | 伊斯特萬·萊納特 | ---- |
Mrs. Brown | Ági Szirtes | ---- |
Brown | 雅諾斯·德茲斯 | ---- |
海麗特 | 艾利卡·波克 | ---- |
Tapster | Gyula Pauer | ---- |
Bucher's Wife | Kati Lázár | ---- |
Maloin (voice) | Oszkár Gáti | ---- |
Camélia (voice) | Erzsébet Kútvölgyi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赫伯特·巴尚 Juliusz Kossakowski Christoph Hahnbeiser Gábor Téni Joachim von Vietinghoff Miriam Zachar Paul Saadoun 博偉達 János Hevesi T. Jean-Claude Marchant Zoltan Moll Pierre Pancrazi Lajos Szakácsi 貝拉·塔爾 Michael J. Werner | 喬治·西默農 | 貝拉·塔爾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David Steinberger Yann-Eryl Mer David Robert Evans Jeroen Frantzen Tamás Jovánovics 拉斯洛·傑萊斯 Sébastien Praznoczy | László Krasznahorkai 貝拉·塔爾 | 福瑞德·科勒曼 | Mihály Vig |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László Rajk Jean-Pascal Chalard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Péter Brill | János Breckl | Csaba Juhász | Sándor Katona Béla Zsolt Tóth |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馬隆演員:米羅斯拉夫·克羅博特海邊的鐵路扳道工馬隆,某天傍晚無意中目睹了一個神秘的英國人上岸,並進而在朦朧中目擊了他與另一個人因爭執一隻手提箱而墮入海中的事件。作為目擊者的馬隆撿回了箱子,這個小小的手提箱裡裝滿了現金。從此,馬隆的生活便為之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 卡梅利婭演員:蒂爾達·斯文頓鐵路扳道工馬隆的妻子,兩人育有一個女兒。在馬隆初獲錢財的當天,全家一起吃放時,卡梅利婭與其發生了莫名的爭執。
- 海麗特演員:艾利卡·波克鐵路扳道工馬隆與卡梅利婭的女兒,在馬隆獲得手提箱現金後,內心不安的他總是依照平時的生活節奏去看工作中的海麗特。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該片根據比利時偵探催乃擊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 據說導演貝拉·塔爾耗嘗員紙時三年多才完成了《來自倫敦的男櫃危人》。為了拍攝需要,他在海邊建起一座扳道工工作的瞭望塔,後來不滿意又拆掉重修。拍攝開始僅一周,塔爾就花掉了約170萬美元的全部預算。在拍攝過程中,原本就患有抑鬱症的製片人,因為絕望而選擇了自殺。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
2007年 |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來自倫敦的男人》 |
(以上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
---|---|
Wind Fish Motion Pictures Ltd.(英國) | Ognon Pictures(法國) |
Cinema Soleil(法國) | CMW Film Company GmbH(德國) |
Von Vietinghoff Filmproduktion GmbH(德國) | TT Filmmuhely Kft.(匈牙利) |
13 Productions(法國) | Black Forest Films |
發行公司 | |
---|---|
A-Film Distribution(荷蘭) | 人造眼(英國) |
Bitters End(日本) | 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
Karma Films(西班牙) | Seven Films |
Shellac Distribution(法國) | United King Films(以色列) |
Artplex Attica | Hungarotop |
IFC Films(美國) | -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
法國 | 2007年5月23日(坎城國際電影節) |
波蘭 | 2007年7月20日(時代新視野電影節) |
英國 | 2007年8月16日(愛丁堡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7年疊榜料9月7日(多倫多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7年9月19日(大西洋電影節) |
美國 | 2007年9月30日(紐約電影節) |
巴西 | 2007年10月30日(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希臘 | 2007年11月1日(雅典) |
西班牙 | 2007年11月10日(塞維亞電影節) |
中國台灣 | 2007年11月26日(台灣電影金馬獎) |
匈牙利 | 2008年1月31日 |
義大利 | 2008年3月14日(貝爾加莫電影節) |
芬蘭 | 2008年6月12日(午夜太陽電影節) |
捷克 | 2008年7月5日(卡洛夫瓦里電影節) |
法國 | 2008年9月24日 |
美國 | 2008年9月26日 |
加拿大 | 2008年9月26日(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英國 | 2008年12月12日 |
英國 | 2009年4月6日(DVD首映) |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來自倫敦的男人》有兩大殺手鐧,一是長鏡頭,二是黑白影像。沒有這兩招,影片獨有的風格,也就是懸疑和節奏感,以及存在主義的荒謬感便不復存在。而不管喜不喜歡這種風格,都不能否認,《來自倫敦的男人》具有一種旁若無人的自信和舉重若輕的藝術表現力,恐怕其他導演,誰也不能將這兩種手法運用得如此自如。(時光網評)
《來自倫敦的男人》屬於典型的貝拉·塔爾影片,其黑白攝影和畫面構圖都非常震撼,耐心觀賞會有一種讀詩的感覺,不過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其節奏之慢、鏡頭之少也確實讓人髮指:一開始的20分鐘只有兩個鏡頭,到30分鐘增加到3個,到40分鐘時也只不過有5個鏡頭!再加上影片重複使用一個背景音樂來表達“漫長的呼吸”的感覺,兩相配合會令不少觀眾沉入夢鄉。(跨拒淚匙《新京報》評)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赫伯特·巴尚 Juliusz Kossakowski Christoph Hahnbeiser Gábor Téni Joachim von Vietinghoff Miriam Zachar Paul Saadoun 博偉達 János Hevesi T. Jean-Claude Marchant Zoltan Moll Pierre Pancrazi Lajos Szakácsi 貝拉·塔爾 Michael J. Werner | 喬治·西默農 | 貝拉·塔爾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David Steinberger Yann-Eryl Mer David Robert Evans Jeroen Frantzen Tamás Jovánovics 拉斯洛·傑萊斯 Sébastien Praznoczy | László Krasznahorkai 貝拉·塔爾 | 福瑞德·科勒曼 | Mihály Vig |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László Rajk Jean-Pascal Chalard 阿尼亞斯·赫拉尼茨基 | Péter Brill | János Breckl | Csaba Juhász | Sándor Katona Béla Zsolt Tóth |
(以上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馬隆演員:米羅斯拉夫·克羅博特海邊的鐵路扳道工馬隆,某天傍晚無意中目睹了一個神秘的英國人上岸,並進而在朦朧中目擊了他與另一個人因爭執一隻手提箱而墮入海中的事件。作為目擊者的馬隆撿回了箱子,這個小小的手提箱裡裝滿了現金。從此,馬隆的生活便為之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 卡梅利婭演員:蒂爾達·斯文頓鐵路扳道工馬隆的妻子,兩人育有一個女兒。在馬隆初獲錢財的當天,全家一起吃放時,卡梅利婭與其發生了莫名的爭執。
- 海麗特演員:艾利卡·波克鐵路扳道工馬隆與卡梅利婭的女兒,在馬隆獲得手提箱現金後,內心不安的他總是依照平時的生活節奏去看工作中的海麗特。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該片根據比利時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 據說導演貝拉·塔爾耗時三年多才完成了《來自倫敦的男人》。為了拍攝需要,他在海邊建起一座扳道工工作的瞭望塔,後來不滿意又拆掉重修。拍攝開始僅一周,塔爾就花掉了約170萬美元的全部預算。在拍攝過程中,原本就患有抑鬱症的製片人,因為絕望而選擇了自殺。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
2007年 |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來自倫敦的男人》 |
(以上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
---|---|
Wind Fish Motion Pictures Ltd.(英國) | Ognon Pictures(法國) |
Cinema Soleil(法國) | CMW Film Company GmbH(德國) |
Von Vietinghoff Filmproduktion GmbH(德國) | TT Filmmuhely Kft.(匈牙利) |
13 Productions(法國) | Black Forest Films |
發行公司 | |
---|---|
A-Film Distribution(荷蘭) | 人造眼(英國) |
Bitters End(日本) | 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
Karma Films(西班牙) | Seven Films |
Shellac Distribution(法國) | United King Films(以色列) |
Artplex Attica | Hungarotop |
IFC Films(美國) | -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
法國 | 2007年5月23日(坎城國際電影節) |
波蘭 | 2007年7月20日(時代新視野電影節) |
英國 | 2007年8月16日(愛丁堡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7年9月7日(多倫多電影節) |
加拿大 | 2007年9月19日(大西洋電影節) |
美國 | 2007年9月30日(紐約電影節) |
巴西 | 2007年10月30日(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希臘 | 2007年11月1日(雅典) |
西班牙 | 2007年11月10日(塞維亞電影節) |
中國台灣 | 2007年11月26日(台灣電影金馬獎) |
匈牙利 | 2008年1月31日 |
義大利 | 2008年3月14日(貝爾加莫電影節) |
芬蘭 | 2008年6月12日(午夜太陽電影節) |
捷克 | 2008年7月5日(卡洛夫瓦里電影節) |
法國 | 2008年9月24日 |
美國 | 2008年9月26日 |
加拿大 | 2008年9月26日(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英國 | 2008年12月12日 |
英國 | 2009年4月6日(DVD首映) |
(以上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來自倫敦的男人》有兩大殺手鐧,一是長鏡頭,二是黑白影像。沒有這兩招,影片獨有的風格,也就是懸疑和節奏感,以及存在主義的荒謬感便不復存在。而不管喜不喜歡這種風格,都不能否認,《來自倫敦的男人》具有一種旁若無人的自信和舉重若輕的藝術表現力,恐怕其他導演,誰也不能將這兩種手法運用得如此自如。(時光網評)
《來自倫敦的男人》屬於典型的貝拉·塔爾影片,其黑白攝影和畫面構圖都非常震撼,耐心觀賞會有一種讀詩的感覺,不過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其節奏之慢、鏡頭之少也確實讓人髮指:一開始的20分鐘只有兩個鏡頭,到30分鐘增加到3個,到40分鐘時也只不過有5個鏡頭!再加上影片重複使用一個背景音樂來表達“漫長的呼吸”的感覺,兩相配合會令不少觀眾沉入夢鄉。(《新京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