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山小像

個山小像

《個山小像》是黃安平於1674年所作。

《個山小像》是現存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實畫像。它懸展於南昌青雲譜八大山人紀念館展廳,畫中其人物形象瘦削,清雋,高逸,然而內在又有著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基本介紹

作品介紹,作品展示,

作品介紹

《個山小像》於1954年在奉新縣奉先寺內發現,隨即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1959年撥回給南昌青雲譜,現藏八大山人紀念館,是目前發現的八大山人寫生畫像。這幅畫中,八大山人沒有發須,身裹粗服,一幅典型的空門僧人形象。與銅像不同的是,畫中的八大山人將斗笠戴在了頭上。
個山為八大山人名號之一,生於1626年,卒於1705年,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九世孫。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盡,明朝江山易幟。清順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清軍破九江攻南昌,江西藩王子孫多被殺,或“竄伏山林”以避難。
時年19歲的八大山人,遭遇了“父隨卒”,“妻、子俱死”的殘酷現實。從此,他遁入佛門,法名傳綮,開始了“贏贏然若喪家之犬”的逃亡生活。幾個關鍵階段的經歷,世人知之甚少,或語焉不詳,成為不解之謎。
《個山小像》上,八大山人自題:“個山小像。甲寅蒲節後二天,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牒譜學者饒國平告訴記者,“蒲節”,就是端午節,“甲寅”,指1674年(康熙十三年)。《個山小像》作於1674年端午節的第三天。這一年,八大山人49歲。

作品展示

參考資料:
畫中人物
朱耷(1624年—1705年),清朝書畫家、詩人,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子弟。明亡,深受刺激,由口吃而佯作啞巴。出家為僧,後還俗,又作道士,居南昌青雲譜道院,作品多署八大山人。擅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簡括、冷峭、凝練,形象變幻多端,有時誇張脫略,如所畫魚鳥,每以“白眼向人”。畫面著墨不多,均生動盡致,無景處也成妙境。所創意境,簡練含蓄,豪放中寓溫雅,自成獨特風格。山水多寫殘山剩水,意境荒寂,多抒鬱憤之氣。山水曾學董其昌,書法得力於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與原濟(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畫僧”。傳世作品有《朱耷書畫合冊》、《上花圖》卷、《荷花圖》軸、《八大山人山水花鳥》冊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