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風逆溫

信風逆溫

信風逆溫(Trade inversion)通常出現在熱帶海洋東部信風氣流中之逆溫層。乃副熱帶高壓東端,自高空向下之大規模沉降空氣所造成。當此氣流下降時,受阻於下層流向赤道之海洋空氣,此二層乃在同向之水平氣流相遇處產生逆溫層。 逆溫層底高度各處不同,在副熱帶高氣壓之東端約500公尺,在其西端及赤道槽內約為2000公尺。在赤道槽或信風帶西部,雖在某種天氣類型時亦可出現,但非正常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風逆溫
  • 外文名:Trade inversion
  • 出現區域:在熱帶海洋東部信風氣流中逆溫層
  • 厚度:可自數公尺至1000公尺以上
  • 平均厚度:約為400公尺
  • 首次報導時間:1936年
  • 研究集中區域:大西洋、太平洋區域和夏威夷群島
  • 釋義:下沉逆溫發生在信風區域時的逆溫
舉例,歷史,特性,

舉例

逆溫之強度變化亦極不規則,有時超過10 °C, 但有時全部消失,尤以北半球為然。逆溫之強度變化亦極不規則,有時超過10 °C,但有時全部消失,尤以北半球為然。 一般情況下,逆溫層之底越低則越強,底越高則越弱。一般情況下,逆溫層之底越低則越強,底越高則越弱。 逆溫層之厚度可自數公尺至1000公尺以上。逆溫層之厚度可自數公尺至1000公尺以上。 平均厚度約為400公尺。 逆溫下之氣流極為潮濕且積雲密布(信風積雲), 其上空氣逆溫下之氣流極為潮濕且積雲密布(信風積雲),其上空氣溫暖且及乾燥( 稱為高空氣團Superior air); 此種結構為信風氣流之顯著特徵,致使熱帶分析人員認為熱帶對流層包括下部潮濕層及上部乾燥層兩部分。

歷史

早在1936年就有有關信風逆溫的報導,Ficker在“流星”船考察觀測中發現,海洋氣層上面為“信風逆溫”所覆蓋,有信風逆溫的地方,低雲的最大發展高度受到限制,大西洋上海洋氣層在緯度15。附近最淺薄,向海洋西部和信風匯合區厚度增加,在北太平洋東部的逆溫層高度向西有類似的抬高,這已為Neiburger,Beer和Leopold,Neiburger,Johnson和Chien大量的研究所證實。所謂信風逆溫,簡單說是下沉逆溫發生在信風區域時的逆溫。通常出現在熱帶海洋東部信風氣流中,是副熱帶高壓東端,自高空向下的大規模沉降空氣所造成。當此氣流下降時,受阻於下層流向赤道的海洋空氣,這兩種氣流在同向的水平氣流相遇處產生逆溫層,但是不同地區產生信風逆溫的機制也會存在不同。

特性

關於信風逆溫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大西洋、太平洋區域和夏威夷群島上。洋面上的信風逆溫大部分是利用航海船(Cruise)上的探空資料,Cruise的數據資料的優點是有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經緯度的數據資料,覆蓋範圍廣,可以得到赤道以南和以北的數據。得到的數據除了研究信風逆溫的基本特性外,還可以研究信風逆溫特性的緯度變化規律。夏威夷群島上的信風逆溫研究大多利用的是每天兩次的rawinsonde數據,一般還會結合當地降雨的數據、雲層的數據等進行分析。其他區域的信風逆溫的研究報導則相對較少。然而信風逆溫是主要調節對流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低層大氣的相對濕度、雲層分布、降雨等有著緊密的聯繫。對信風逆溫的存在已有很多的報導,儘管它的形成機制已經相對明了,但是由於信風逆溫的特徵在時間和空間兩方面變化都很大,對於它的相關的一些特性分析卻很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