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2012年的財政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根據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安排,現提出2012年財政工作要點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陽市溮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溮河區二○一二年財政工作要點的通知
- 時間:二○一二年
- 性質:通知
- 發布單位:信陽市溮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基本信息,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信陽市溮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溮河區二○一二年財政工作要點的通知
溮政辦〔2012〕6號
各鄉、鎮、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
現將《溮河區二○一二年財政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詳細內容
溮河區二○一二年財政工作要點
一、確立一個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區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四區”建設,堅持創新改革、科學理財、強基固本、積極求進的方針,進一步最佳化收入結構、培植壯大財源,突出支出重點、提升保障水平;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完善財政體制,履行財政職能、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財政科學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魅力溮河、美麗茶鄉建設。
二、完成兩項工作目標。一是2012年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6億元,增長18%。二是稅收收入突破5億元,增長19%,其中:溮河國稅局稅收目標為10780萬元,增長19 %;區地稅局稅收目標為39617萬元,增長19%;地稅涉外分局稅收目標為1528萬元,增長19%。
三、最佳化三項收支結構。一是最佳化收入結構。著力提高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穩定在85%以上;二是最佳化稅收結構。積極培植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稅源,減少一次性稅源比重,工商企業稅收占稅收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三是最佳化支出結構。堅持“保工資、保民生、保穩定、保重點”的原則,始終把保證工資、津補貼及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發放擺在首要位置,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四、深化四項財政改革。一是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完善預算約束機制,建立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建立預算支出項目庫,完善鄉鎮預算管理,不斷增強預算的透明度。二是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確保預算依法平穩執行,不斷提高國庫資金使用效益。三是進一步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完善“采管分離”制度,提高政府採購透明度,對5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10萬元以上的單筆貨物或服務,一律實行公開招投標,逐步將機關會議、接待等服務項目納入政府統一採購。四是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資評審制度,切實加強財政投資資金的監管,健全快捷、高效的工作機制。
五、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1、強化收入征管,全力實現財政收入持續增長。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稅費征管的實施意見》和《溮河區重點項目稅源管理實施意見》,確保完成今年的財稅收入任務。一是加大協稅護稅力度,抓大不放小。加強對工商企業、房地產業、餐飲業、建築業及招商落地企業等重點稅源的監管;加強對增值稅、營業稅、耕地占用稅、契稅、車船稅、房屋租賃稅等重點稅種的征管,不斷完善創新稅收征管辦法,確保應管儘管、應收盡收。二是加強和規範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非稅收入全部納入國庫或財政專戶管理。三是加強稅費源動態監管,規範稅費征管秩序,建立健全強有力的稅費征管執法領導協調機制,嚴厲打擊偷、逃、抗、騙稅費行為。
2、強化科學理財,竭力提升財政保障水平。一是牢固樹立科學理財的理念,不斷完善區鄉公共財政運行體制機制,創新職能保發展,最佳化結構保民生,整合資金保重點,集中財力辦大事。二是積極跑項爭資。繼續發揚近年來跑項爭資的好作風、好做法,吃透政策、搶抓機遇,主動匯報、積極進取,努力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為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財力支持。三是牢固樹立勤儉持家、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公款接待、公費旅遊、因公出國(境)等“三公”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精打細算,管好用好每一分財政資金。
3、強化支出重點,大力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始終堅持“工資第一、民生優先、穩定至上”的原則,優先保證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津補貼及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優先保證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房建設等重點民生支出,把改善民生擺在財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一是投入4億元,加強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繼續加大力度解決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養老金缺口問題,不斷提高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待遇,不斷提高全區城鄉社會保障能力和水平。二是投入2.1億元,用於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逐步將基本藥品零差價制度延伸至村衛生室,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革。三是投入4億元以上,支持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確保完成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例24%的目標,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最佳化城區學校布局,繼續加強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結合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搬遷,積極推進三高異地擴建項目,繼續支持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四是要保障民生工程項目建設,加快保障性住房、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病醫院建設。五是高度關注溮河南北岸、玉皇頂、金牛產業集聚區、火車站區域改造等區域拆遷戶的安置問題,努力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
4、強化財政職能,給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圍繞“四區”建設,給力支持中原經濟區、試驗區、產業集聚區、茶產業集群及豫南特色商務中心等區域特色經濟建設。一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採取投融資、擔保、貼息等方式,扶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培植稅源,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積極支持招商引資工作,認真落實招商引資各項財政獎勵扶持政策,繼續支持金牛產業集聚區、五星工業園建設,進一步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三是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區、鄉、村三級融資擔保、城鄉徵信體系,不斷提升投融資擔保能力。四是整合政府投融資資源,加快組建全區性國有資產投融資公司,探索城鄉基礎設施及土地一、二級市場開發經營機制,開拓多元化經營業務。在五星、湖東、金牛山、十三里橋、遊河等鄉、鎮、辦事處,開展梯次開發,逐步培育,滾動發展,推行淨地出讓,淨地+基礎設施出讓,管好經營一級市場,培育放活二級市場,增加土地收益率。同時建立宗地管理制度,嚴格成本控制,降低費用,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土地運作與出讓機制,盤活存量國有資產,不斷拓寬財政增收渠道。
5、強化精細管理,著力保障工作目標實現。進一步加強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全年工作目標的實現。一是進一步增強財政收支預算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人民民眾的監督,不斷提高財政工作效能。二是進一步加強財政目標運行監管,實行動態監控機制,一月一分析通報,完善獎勵機制,確保全年目標圓滿完成。三是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督檢查,建立健全財政投資的績效反饋機制,儘快出台政府投資資金管理辦法,規範投資項目法人、投資預算、招投標、質量驗收等程式,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四是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運營管理,逐步建立國有資產動態監管機制,尤其是要將政府投資項目納入政府固定資產監管,建立國有資產調劑使用機制,充分發揮國有資產效益。五是進一步加強財政隊伍建設,大力弘揚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立言立行、善做善成的“信陽紅”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堅定、業務過硬、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財政幹部隊伍,為魅力溮河、美麗茶鄉建設再做貢獻、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