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美國信息資源管理學家F.W.霍頓(F.W.Horton)和
馬錢德(D.A.Marchand)等人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指出:
信息資源(Information Resources)與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一樣,都是企業的重要資源,因此,應該像管理其他資源那樣管理信息資源;搞好信息資源管理的目的是通過企業內外信息流的暢通和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來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顯然,搞好企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是,首先搞好信息資源規劃。
規劃範圍
信息資源規劃的範圍是由新建的或整合已有的
信息系統所涉及的業務範圍決定的。例如,某校一年內要在校園網上新建資產管理系統和科研管理系統,整合網路化辦公系統、
圖書管理系統和教學管理系統,那么,不論是新建的兩個信息系統,還是完善提升已有的三個信息系統,都需要做整體性的數據流分析,建立這五個系統的
功能模型、
數據模型和統一的數據標準,這就是屬於為了進行集成化的信息系統建設所進行的信息資源規劃的範圍。整個信息資源規劃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做需求分析,第二階段做系統建模。
規劃原因
有些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投以巨資建立起來通信-計算機網路、各種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經營管理信息系統,由於缺乏高層的統籌規劃和統一的信息標準,致使設計、生產和經營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許多信息孤島,遠沒有發揮信息化投資的效益。這種嚴重的數字鴻溝問題,許多人熟視無睹;有的人開始關注了,但沒有解決辦法,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當。 另外,一些企業準備引進實施
企業資源計畫(ERP)、客戶關係管理(CRM)和供應鏈管理(SCM)等
管理軟體,但見到或聽到一些管理諮詢無效、系統實施失敗的案例,雖然經過調研考察,參加過培訓研討,仍然沒形成明晰的思路。
要解決上述問題,要進行正規的信息資源規劃。通過信息資源規劃,可以梳理業務流程,搞清信息需求,建立企業信息標準和信息系統模型。用這些標準和模型來衡量現有的信息系統及各種套用,符合的就繼承並加以整合,不符合的就進行改造最佳化或重新開發,從而能積極穩步地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規劃意義
1、幫助理清並規範表達用戶需求,落實套用主導。貫徹信息化建設的套用主導方針,前提是要摸準用戶需求。只有正規的信息資源規劃,才能通過分析和建模真正反映用戶的需求。
2、整合信息資源,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套用系統集成。信息孤島產生的技術原因,是缺乏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信息資源規划過程就是開始建立數據標準的過程,從而為整合信息資源,實現套用系統集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3、指導SCM、ERP、
CRM等套用軟體的選型並保證成功實施。企業通過信息資源規劃建立兩種模型和一套標準,就有了套用軟體選型與實施的主動權,否則,雖然經過管理諮詢、多方考察和論證,由於自己心中無數,容易犯削足適履錯誤。
規劃作用
(1)一整套方法論。以信息工程IEM為指導並適合中國國情的總體數據規劃的方法理論體系,包括業務梳理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系統建模的方法等;
(2)標準和規範。貫徹信息資源管理IRM理論的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包括數據元素標準、用戶視圖示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邏輯資料庫標準、物理資料庫標準等;
(3)軟體支持工具系統。該工具軟體將上述信息資源規劃的具體步驟、相關標準和規範固化再軟體系統中,以人機互動的方式引導實施人員進行科學、系統的實施。
(4)整體解決方案。以上“方法論+標準和規範+軟體支持工具”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資源規劃解決方案,並且是具體的、可實施、可控制並可在短時間內達到預期效果的解決方案。
(5)一批成功案例。通過10多年來的套用實踐,信息資源規劃積累了一批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實實在在的成功案例,成為信息資源規劃的示範工程。
規劃要點
從理論和技術方法創新的角度來看,信息資源規劃的要點有:
(1)在總體數據規划過程中建立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從而落實企業數據環境的改造或重建工作。
(2)工程化的信息資源規劃實施方案,在需求分析和系統建模兩個階段的規划過程中執行有關標準規範。
(3)簡化需求分析和系統建模方法,確保其科學性和成果的實用性。
(4)組織業務骨幹和系統分析員緊密合作,按周制定規劃工作進度計畫,確保按期完成規劃任務。
(5)全面利用軟體工具支持信息資源規劃工作,將標準規範編寫到(“固化到”)軟體工具之中,軟體工具就會引導規劃人員執行標準規範,形成以規劃元庫(Planning Repository,簡稱PR)為核心的計算機化文檔,確保與後續開發工作的無縫銜接。
規劃方法
在建設
商業智慧型系統時,可以採取“從上自下”、“從下而上”或“上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信息資源規劃。
1. 從上自下。從用戶的套用需求出發,通過分析用戶希望通過BI來解決什麼問題,從而歸納出用戶需要從BI系統中獲取哪方面的知識,然而倒推出BI系統的信息體系結構和數據體系結構。
2. 從下而上。從用戶現有的數據資源出發,分析用戶所能獲得的數據資源,歸納整理出BI系統的數據體系結構,再往上推出BI的信息體系結構和知識體系結構。
3. 上下結合。既考慮用戶所能獲得的數據資源,又考慮用戶業務對BI系統的套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