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養大學教程——知識篇》是2013年8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基溫。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素養大學教程——知識篇
- 作者:張基溫
- ISBN:9787115319302
- 頁數:171頁
- 定價:30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信息素養大學教程——實踐篇》的姊妹篇,目的是從知識教育的角度提高高等院校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全書以工作與學習結合、信息技術與信息文化以及信息文明結合為宗旨,選擇了12個相關模組,每個模組1講,分別占用2~4個課時。內容包括:計算機工具及其進步,微電子與摩爾法則,0、1編碼與數位化,信息的概念,數據處理與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計畫,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工業化與信息化,網路社會及其治理。本書突出了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也考慮了與當前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結合和學生參加證書考試的需要。
本書適合作為各類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相關人員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 1講 計算工具及其進步 1
1.1 計算工具的發展 1
1.1.1 從穴石記事到算盤——手動計算工具 1
1.1.2 從Pascal加法器到ENIAC——內動力計算工具 4
1.1.3 從提花機到Babbage分析機——實現自動計算 7
1.2 電子數字計算機工作原理 12
1.2.1 計算機存儲器的特點原理 12
1.2.2 計算機的運算器和暫存器 12
1.2.3 計算機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3
1.2.4 一個程式的執行過程 14
1.3 作業系統——計算機的自我管理 15
1.3.1 問題的提出 15
1.3.2 作業系統的功能 15
1.3.3 從裸機到虛擬計算機——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發展 17
1.4 知識連結 19
1.4.1 世界計算機發展簡史 19
1.4.2 世界著名計算機公司(機構) 20
習題 22
參考文獻 22
第 2講 微電子與摩爾法則 23
2.1 從電子管到積體電路 23
2.1.1 從電氣世界到電子世界 23
2.1.2 真空管 24
2.1.3 電晶體 25
2.1.4 積體電路 26
2.2 摩爾法則 29
2.2.1 摩爾的預言 29
2.2.2 微電子技術發展的瓶頸 30
2.3 未來信息設備器件 31
2.3.1 超導器件 31
2.3.2 量子器件 32
2.3.3 光子器件 34
2.3.4 納米電子器件 34
2.3.5 生物器件 35
2.4 知識連結 36
2.4.1 積體電路的規模 36
2.4.2 仙童和Intel 36
習題 38
參考文獻 39
第3講 0、1編碼與數位化 40
3.1 從八卦圖到0、1編碼 40
3.1.1 八卦圖和Leibniz的二進制 40
3.1.2 Leibniz的二進制 41
3.1.3 基於二進制的現代計算機 43
3.1.4 二進制位、字長和位元組 44
3.1.5 奇偶校驗——0、1碼的錯誤檢測 44
3.2 數值數據的0、1編碼 45
3.2.1 二進制的基本概念 45
3.2.2 十進制數與二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46
3.2.3 十六進制編碼 48
3.2.4 符號的0、1編碼 48
3.2.5 實數的0、1編碼 48
3.3 西文字元的0、1編碼 49
3.3.1 ASCII與Unicode 49
3.3.2 字元的輸出 50
3.3.3 文本壓縮 51
3.4 漢字的0、1編碼 52
3.4.1 幾種常用的漢字機內編碼方案 52
3.4.2 漢字的輸入——漢字外碼 53
3.4.3 漢字的字模 53
3.4.4 漢字系統的工作過程 53
3.5 圖形和圖像的0、1編碼 54
3.5.1 點陣圖的生成與存儲 54
3.5.2 圖像的顯示 55
3.5.3 數位化圖像壓縮和檔案格式 56
3.6 音頻的0、1編碼 57
3.6.1 音頻的0、1編碼過程 57
3.6.2 數位化音頻參數與數據量計算 58
3.6.3 數位化音頻壓縮與檔案格式 58
3.7 指令的0、1編碼 59
3.7.1 指令系統 59
3.7.2 兩類指令系統——兩類CPU 60
3.7.3 指令字格式 60
3.8 知識連結 60
3.8.1 計算機中常用的進位計數制 60
3.8.2 記數體系 61
3.8.3 流媒體 63
3.8.4 虛擬現實 63
習題 64
參考文獻 65
第4講 信息的概念 66
4.1 “信息”一詞的含義 66
4.1.1 信息一詞的原本含義 66
4.1.2 基於資訊理論的含義 67
4.1.3 基於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含義 70
4.1.4 哲學界的討論 71
4.2 信息的特徵 72
4.2.1 信息的依附性和多態性 72
4.2.2 信息的可複製和可擴散性 72
4.2.3 信息的非消耗性和可共享性 73
4.2.4 信息的可聚變和繁衍性 73
4.2.5 信息的適合性和可連線性 73
4.2.6 信息的可偽性 74
4.2.7 信息的可度量性 74
4.2.8 信息的資源性 75
4.3 知識連結 77
4.3.1 信息定義種種 77
4.3.2 知識的概念 81
4.3.3 信號的概念 82
習題 82
參考文獻 82
第5講 通信技術 83
5.1 常用通信工具 83
5.1.1 基於人體自身器官的通信 83
5.1.2 早期的通信工具 84
5.1.3 電報 85
5.1.4 電話 86
5.1.5 電視 87
5.1.6 移動通信 89
5.1.7 計算機網路 91
5.2 傳輸技術 92
5.2.1 信號與信道的頻率特性 92
5.2.2 調製/解調技術 95
5.2.3 多路復用 96
5.3 交換技術 98
5.3.1 交換的由來——從早期的電話網路說起 98
5.3.2 電話交換機發展 98
5.3.3 分組交換 100
5.3.4 軟交換 102
5.4 通信協定 103
5.4.1 IP 103
5.4.2 差錯控制的停等ARQ協定 104
5.4.3 流量控制的滑動視窗協定 104
5.5 通信網 106
5.5.1 通信網的類型 106
5.5.2 數字城域網 107
5.5.3 中國長途電話網 107
5.5.4 移動通信網 108
5.5.5 NGN 109
5.5.6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111
5.5.7 Web 114
5.5.8 物聯網 117
5.6 知識連結 122
5.6.1 通信技術發明者的故事 122
5.6.2 手機制式 126
5.6.3 彩色電視國際制式 127
5.6.4 與通信有關的國際組織 127
5.6.5 七號信令 133
習題 133
參考文獻 134
第6講 電子商務 135
6.1 電子商務及其分類 135
6.1.1 電子商務的概念 135
6.1.2 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模式 136
6.1.3 電子商務的營利模式 139
6.2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 142
6.2.1 電子商務平台 142
6.2.2 電子商務的信用環境 142
6.2.3 電子商務法規環境 144
6.2.4 電子商務支付環境 145
6.2.5 電子商務物流環境 146
6.3 知識連結 147
6.3.1 網路經濟的邊際效用遞增規律 147
6.3.2 路徑依賴與轉移成本 148
6.3.3 梅特卡夫法則 150
6.3.4 雅虎法則 151
6.3.5 ZJW法則 151
習題 152
參考文獻 152
第7講 電子政務 153
7.1 電子政務形象 153
7.1.1 傳統政府印象 153
7.1.2 電子政務印象 154
7.1.3 電子政務與傳統政務的區別 157
7.2 電子政務的有關概念 158
7.2.1 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的幾個概念 158
7.2.2 有關電子政務結構的幾個概念 160
7.2.3 電子政務的服務模式 161
7.3 中國國家電子政務框架 163
7.3.1 服務與套用系統 163
7.3.2 信息資源 164
7.3.3 基礎設施 164
7.3.4 法律法規與標準化體系 165
7.3.5 管理體制 165
7.4 知識連結 165
7.4.1 政府信息公開 165
7.4.2 電子簽章法 167
7.4.3 行政許可法 168
7.4.4 電子政務標準規範體系 169
習題 171
參考文獻 171